仰山行宫与仰山栖隐寺(转)    

  • 小海 2009年10月27日

    (先贴过来,有空慢慢看~~)
      史书记载:京师之西,连锁苍翠,蟠亘霄汉,所谓西山也。仰山乃其支脉,而蜿蜓起伏,特为雄胜,所止之处,外固中宽……“由香山再向西北行,地势愈高,山形愈险峻,是为仰山。虽然路远难行,但景色极佳,故而仍为京西一名胜。”
      如今去仰山,已不是很困难的事情了。从门头沟乘汽车可直达仰山脚下的樱桃沟村,如欲循故道由香山攀援,也可很轻松地达到。仰山妙峰山仅数里之遥,如欲游览,可一日二游。
      历史上的仰山名气很大。“断崖连苍山,寒岩多积雪;中有万古泉,淙淙声不绝”。早在金朝,诸位皇帝多次来到这里,“诸帝屡次巡幸”。章宗时,有五峰八亭之目。北面为级级峰,形容为挺拔峻秀,有舍利塔在其绝顶;西面为锦绣峰,称赞其艳丽多彩;锦绣峰外有水自西折而南,又折而东;水外正南为笔架峰,从寺前望去,屹然三尖,与寺门相对出乎层青叠翠之表;正东为独秀峰;西为莲花峰。是谓五峰。(又一说,五峰名为独秀、翠微、紫盖、妙高、紫微)五峰之间建有八亭,当年金朝皇帝驾到,百官相随,在寺的东山口有接官亭,再往东,有回宫亭,在寺的门前,有对称的两个亭子:东为洗面亭,西为具服亭,洗面更衣后才进寺中。寺之正北,有列宿亭,列宿东北有龙王亭,亭下有水一泓,清澈甘甜,水流向南入一方形的井中,直进膳所之东;龙王亭东北有梨园亭,西北有招凉亭,这两亭就在级级峰的两边。山上古刹,称栖隐寺,为金世宗于大定年间修建。金章宗时因其地景致优美,就寺之所在,建为行宫。金章宗常到其“五峰八亭”游玩,曾题诗、刻石。诗称:“金色界中兜率景,碧莲花里梵王宫,鹤惊清落三更日,虎啸悚林万壑风。”《全金诗·章宗·仰山》诗中反映了仰山景物的风貌,当时人们因见仰山五峰环抱,如莲花形,中有平顶,象莲花心,把寺院描述为建在莲花心上一样。
      元朝中期,武宗赐钞万贯,于寺中建一文殊菩萨像。其后,又在山中建尊胜佛塔一座,凉亭两座,称为明远亭、观光亭,为仰山增添了多处胜迹。
      这所行宫不仅建筑庞大,占地也广,其建筑历经元代,到明初始渐荒废,明代天顺年间,内官吴琪将这里的佛寺进行过修复。今日其寺院的围墙保存尚好,古塔等遗迹仍可看到。
      金章宗泰和年间,燕京著名的佛教领袖人物万松老人行秀出任仰山栖隐寺住持,一时栖隐寺名声大振。当时著名的政治家耶律楚材曾向其学习佛法,“冒寒暑,无昼夜者三年,尽得其道。”耶律楚材对万松行秀推崇备至,认为他身集禅宗之曹洞、云门、临济三派特长,“抉择玄微,全曹洞之血脉;判断语缘,具云门之善巧;拈提公案,备临济之机锋。”为一代佛学大宗师。金元之际,隐居于燕京报恩寺之从容庵。
      当时禅宗的另一著名高僧为万山行满。至元十七年(1280年)由老家山东北上大都,至仰山,先后拜泽庵、素庵为师,深得云门,临济二宗精要。成宗大德年,遂于仰山栖隐寺升堂说法,自是“声闻大振”。武宗时,赐其号为“佛慧镜智普照大禅师”,并为其织造金龙锦缘僧伽大衣,“穷极工巧”。仁宗即位之初,又“制授师银青荣禄大夫、司空”。藏传佛教一派的领袖人物,如宣政使相迦失里、功德使大司徒辇真吃刺思等,亦与其相结交,研讨佛理,时有往还。
      今日仰山,自然景观依然,古建筑遗址尚存。

     

  • 独行叟

    此处我已去过三次。第一次是在04年二月初,在山顶下望,见有方形建筑,便以血肉之躯,在荆棘中左冲右突,杀出一条血路,直奔那里,见地下躺有一碑,上有:天顺三年敕赐西峰寺长老韦韆(曰進)字样,背面篆书:祖师辩公大和尚开山道行碑。寺后有塔四座,塔下已被人挖空。另发现院外有一块兽头瓦,便将其藏于草丛。第二次是在04年5月底,专门为取瓦而去,并采了一些玫瑰和酸杏。第三次就是出走社那次了。

    第一次感觉是惊喜,第二次感觉是神秘,第三次再去,那里正在施工,感觉是无聊。那里颓败的原因应是缺水

    2009年10月27日
  • 南瓜叶
    2009年10月27日
2627 浏览   2 回复
关键词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