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逛北城古与今   

  • 叶晓泠 2023年12月28日


    北城是个神奇的地方


    豌豆花是粉红色的




    茶花满树已开败 

    高大乔木萌新芽 绿意盎然 

    而南城一片萧索





    湘江沿岸无铁丝网 无围墙 无栅栏 

    与水自然亲近 鸊鷉数只嬉戏于前 

    一只大白鹭 翩然飞过 

    蔚蓝 空朗




    文夕大火后 长沙唯一幸存的节孝坊

    建成于清光绪二十三年 


    两侧刻联

    楚水映清徽泪痕分染湘江竹
    纶音须旷典柱古长留冰雪心


    题写者 张汉英 

    清末民初女权活动家、教育家

    1904年第一批公派留学生


    历史长河 慨叹无数

    ……




    白马庙 

    普通的日子 香火如此旺盛 少见

    此年轻女子 每个殿都跪拜

    一边喃喃自语 一边打着卦 

    一边不停合十作揖

    从进庙到离开 

    她不厌其烦重复着 重复着 虔诚的重复着

    占卦声 渐行渐远










    攀爬寻古迹







    据说要兴建遗址公园

    只怕这里等不到了 

    残剩无几的大树

    正在被白蚁啃噬 苟延残喘

    百年的松树早已枯干





    “松树千年终是朽,槿花一日自为荣。”




    中餐丰盛 四荤一素 人均未过社标三十

    店家挂满腊货 初见腊蛤蟆 惊悚 

    无异于二十多年前 初次在长沙餐桌上 

    见到整只整只蛤蟆 摆满一盘的家常菜 惊悚




    北风渐紧 闲来煮茶




    河岸边 

    一群年轻人点起的火堆 

    燃烧的青春 在飞舞

    我伸出双手 取取暖




    近些年的江河治理 成效不错

    处处是美景 时时有精彩




    “微微风簇浪,散作满河星。”





    “世路如今已惯,此心到处悠然。”




  • 叶晓泠
    汉长沙国考古遗址公园是继长沙铜官窑、永顺老司城和湘西里耶古城之后,湖南第四座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中国第七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规划设计面积约2.12平方公里,建设内容为郭家山环境整治、谷山区域环境整治三期工程、博物馆建设工程、博物馆周边环境整治工程。建设期限为2023-2027年。
    汉长沙国考古遗址公园占地面积约3255亩,总体打造七大功能片区、形成"一带、一廊、多片区"的空间格局。建成王陵遗址展示与考古科研平台、汉长沙国历史教育与体验中心、集人文与生态于一体的城市文化空间和具有全国示范意义的文旅标杆项目。
    公园里建设一座汉长沙博物馆、一座考古科研中心、一条文化交通廊道、北中南三个遗址展示区,以及南北各两个主入口。
    汉代长沙王陵墓群作为我国现存数量最多、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汉代诸侯国陵园,被秦汉考古专业委员会主任信立祥先生誉为“汉代诸侯王陵寝的百科全书”,具有重大的保护利用价值。
    汉长沙国王陵遗址公园位于月亮岛文旅新城,南接滨江,西靠谷山,汉长沙国遗址博物馆建成后,将成为长沙又一个文化地标。
    2023年12月28日
  • 叶晓泠
    刘氏长沙

    前157年(汉文帝后元七年),吴氏长沙国除。文帝也于同年去世。次年。文帝之子景帝继位,公元前155年,重置长沙国,景帝庶子刘发被封为长沙王。史称“刘氏长沙国”,仍以临湘为都。
    刘发之长沙国正值西汉王朝大削诸侯王国势力的时候,至此,疆域广阔的长沙国分离出南部另立桂阳郡和零陵郡。
    自前155年封地,到前145年,随着朝廷对诸侯番国管理体制的改变,这时的长沙国辖地大为缩小,由于已析出桂阳郡和零陵郡,仅有临湘、罗、下集、益阳、连道、湘南、安城、丞阳、茶陵、攸、昭陵等13县;长沙国的番王至此也削除了实际权力,不得干预自己所辖诸侯国的政务,成为名义上的王,上至相(管理政务的最高行政长官,改制以前称为“臣相”),下至县令全部由朝廷任免。
    “刘氏长沙国”从刘发始封到刘舜被废,共传7代8王,历时164年,随西汉王朝灭亡而废除。
    刘发的母亲唐姬,原来是汉景帝程姬的侍女。一次,景帝召幸程姬,程姬因“有所避,不愿进”,“而饰侍者唐儿使夜进”。当时,景帝因酒醉不知,直到唐儿怀孕,才发觉所幸并非程姬,便将其所生之子取名为“发”。景帝即位后,分封皇子,刘发因其母出身低微而无声,被封到离京师较远的长沙。
    据传说,刘发离别长安,来到长沙后,十分思念自己的母亲,曾“运来长安之士,筑台于临湘城内,以登临遥望”。后来,这座望台因刘发溢号定王而称为定王台,遗址即今长沙市图书馆址。2000多年来,刘发的慈孝思亲之情一直深深地感染着人们成为千古流传的佳话。
    刘发建国,正值西汉王朝大力削弱诸侯王国势力之时,原来疆域广袤的长沙国已经分出南部之地另立桂阳郡和零陵郡。刘氏国的封地只有临湘、罗、下集、益阳、连道、湘南、安城、丞阳、茶陵、攸、昭陵等13县,远不及往日之大了。
    正如《汉书·诸侯王表》所说:“虽有旧名,皆无南北边矣。”因此,刘发心中颇为不快。据东汉学者座劭的《汉书集解》,传说前142年(景帝后元二年),刘氏诸王到长安朝见,景帝命他们“更前称寿歌舞”,而长沙王刘发仅摆了摆衣袖,抬了抬手。旁人都笑他舞姿笨拙迟钝,景帝见了,也感奇怪,便问其由。刘发对曰:“臣国小地狭,不足回旋。”原来,他是借此机会发发牢骚。
    刘氏长沙国不仅版图大大缩小,而且权力也被大大削弱,地位一落千文。
    前145年,汉景帝鉴于诸侯王权位太重,将成尾大不掉之势,下诏改变王国旧制,规定:“诸侯王不得复治国,天子为置吏,改丞相为相。”从此,诸侯王不能干预自己封国的政务,封国官员上至相、下至县令统由皇帝任免。
    诏令还减少了封国的官员人数,改变一些官员的名称。诸侯国的地位、规模、仪制都大大降低,诸侯王的行政权、官吏任免权也都一一收回。此时的长沙国也同其他诸侯王国一样,实际上就是汉朝廷直辖的一个郡,而长沙王“唯得衣食租税,不与政事”了。
    公元8年(西汉孺子婴初始元年),外戚王莽废除汉朝自立为帝,建立“新”朝,刘氏所封诸侯王国、侯国也被全部废除。次年(新莽始建国元年),末代长沙王刘舜被废,长沙国改名“填蛮郡”,国都临湘改名“抚睦县”。至此,刘氏长沙国从刘发始封到刘舜被废,共传7代8王,历时164年,随着西汉王朝的灭亡而结。
    刘秀复汉后,封刘舜的儿子刘兴为长沙王,但后来刘兴因与光武帝血缘关系太远而被削去王位,降封为临湘侯。东汉的开国皇帝刘秀即长沙王刘发的直系后代。
    以上皆来自度娘。
    2023年12月28日
  • 叶晓泠
    长沙国,西汉时期湖南历史上出现了第一个诸侯封国;自公元前202年建立至公元7年废除,共存在209年;辖境承袭秦代长沙郡和黔中郡辖境,将秦长沙郡治所“湘县”(改名“临湘县”)作为国都,汉朝开国功臣吴芮由衡山王改封为第一任长沙王。
    最初将长沙王的封地(长沙、黔中)称为长沙国,长沙国下辖若干个县。最初也由长沙国藩王长沙王治国,拥有行政权、官吏任免权。削藩集权后,长沙王的封地逐渐缩小到长沙一郡,与郡几无差异,长沙王“唯得衣食租税,不与政事”而成为名义上的王,上至相,下至县令、长全部由朝廷任免。
    公元前202年(汉高祖五年),汉高祖刘邦正式称帝建立西汉王朝后,西汉时期在行政区划管理上改秦朝的郡县制为郡县制与封国制并行即“郡国制”。
    与西汉王朝的命运相始终,长沙国自前202年始封至公元7年废除,存在了200多年,又先后分为吴氏长沙国和刘氏长沙国两个时期。
    汉朝初期,长沙国为当时的直属朝廷管理的一级行政区的诸侯国,实行世袭制,自主性也要大于同时期的郡。到了刘氏长沙国时期,中央加紧控制诸侯国,领土缩小,长沙国的自主权也大大下降,与郡几无差异。
    公元8年(西汉孺子婴初始元年),王莽篡权建立新朝,西汉所封诸侯王国、侯国全部废除;长沙国改名“填蛮郡”,国都临湘县改名“抚睦县”;
    公元25年东汉建立,
    公元26年(建武二年),刘秀遥封西汉末代长沙王刘舜之子刘兴为长沙王,复建“长沙国”,以控制洞庭以南的局势,
    到公元29年,江夏太守侯登、武陵太守王堂、长沙相韩福、桂阳太守张隆、零陵太守田翕等,相率遣使贡献,悉封为列侯,至此,包括长沙在内的湖南全境正式归于东汉;
    公元37年,刘秀以长沙王刘兴等“皆袭爵为王,不应经义”,将其改封为临湘侯,又将长沙国废除,改为“长沙郡”。
    吴氏长沙国时期,为古代长沙历史上辉煌时期,政治上始终不渝维护国家统一,是西汉王朝的忠实诸侯王国。刘邦所封八个异姓诸侯王臧荼、韩信、英布等七个诸侯王全部消灭,唯独吴氏长沙国自始自终效忠朝廷,就是淮阴王英布(即长沙王吴芮之女婿)反叛,长沙王吴臣(吴芮之子)还大义灭亲。
    吴氏长沙国自吴芮始封,到前156年其五世孙吴著死,因无子被撤除,吴氏长沙国共传5代,历时46年。王国的官吏制度与西汉朝廷相同,设有丞相(汉高祖初曾称柱国),由朝廷直接委任,名为辅佐诸王,实际上是派来掌握该国实权以控制地方的。
    著名的马王堆汉墓2号墓的墓主利苍,即是第三代王吴回和第四代王吴右的丞相。西汉杰出的政论家大文学家贾谊,曾为第五代王吴著的太傅。
    1996年8月,考古工作者在长沙市区中心五一广场平和堂基建工地,从一口汉代古井中,出士了汉代卷云纹瓦当和刻有“安乐”、“未央”宇样的瓦当。显然,这都是长沙国宫殿的遗物。
    今 天心阁太平街的贾谊祠,即是贾谊当年任长沙王太傅时的邸宅。
    为了保卫王都的安全,城外水陆要冲还修建了驻扎军队的戍所。
    湘江两岸由南而北即有南津城、桔洲戍、北津城等,至今仍有遗迹可寻。

    以上皆来自度娘。
    2023年12月28日
  • 叶晓泠
    三石戌遗址西傍青山、东临湘江,是西汉时期的古城遗址,也是湖南现存最完整的汉代城墙。城墙总长近2公里,最宽处近30米,最高约7.5米,面积约50万平方米。据说城墙外环绕的一串水塘,就是当年护城河的遗迹。
    清嘉庆《长沙县志》载:长沙“有土城,在三汊矶,周八九里,高五六丈或三四丈不等。即古北津城。”
    北津城之名最早见于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湘水“又右迳临湘县故城西……县治西北有北津城”。但郦道元说的北津城不在三汊矶,而在“县治西北”。
    从《水经注》记述推断,并经考古发现证实汉临湘故城(今长沙)县治即在今五一广场一带。因此“县治西北”当在今潮宗门一带。故真正的北津城,即河东岸潮宗门一带的成功堤是也。
    古长沙城北的戌城,据记载有三石戌和浏口戌。
    《水经注》记述“北津城”和“吴芮冢”以后说:“湘水又北,迳三石山东,山枕侧湘川,北即三石水口也,湘浦矣;水北有三石戌,戌城为二水之会也,湘水右迳浏口戌西,北对浏水。”文中所述三石戌城,应即是现三汊矶所存的土城。
    由于位于潮宗街一带的古北津城在元军攻长沙时被毁殆尽,至清代已不知所存,而当时的修志者未作详细调查考证,将三汊矶土城张冠李戴,从疑到定,成了“北津城”,因此造成了几百年的误会。“湖南省文物保护单位”标志碑上也写成“北津城”。
    清末民初学者梁赓陶也认为此处为古兵戍,其诗云:
    三汊矶畔日斜曛,曼衍鱼龙水上军。
    战舰如风鼓如雨,红旗万阵卷残云。
    因三石戍傍发现西汉王陵,所以考古专家宋少华认为,三石戌很可能就是守卫王陵的戍城——“园邑”(汉代为陵园所置的县邑)

    以上皆为网络资料。
    2023年12月28日
538 浏览   4 回复
相关动态
  • 2024年1月03日 wordless 赞了话题
  • 2023年12月30日 叶晓泠 修改了话题
  • 2023年12月29日 琳梓 赞了话题
  • 2023年12月28日 叶晓泠 回复了话题
  • 2023年12月28日 叶晓泠 回复了话题
  •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