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解“周德威收燕之路”   

  • 孤山影 2008年3月19日
    各位社友,以你们对房山山水的熟悉程度可否为“周德威收燕之路”提些见解。以下是我们初步收集的有关史料以及解题清单。
    (一)“周德威收燕之路”的由来
    “周德威收燕之路”一说出自宋朝吏部尚书宋琪呈给宋太宗的奏折。当时的宋朝正值国力强盛之时,宋太宗雄心勃勃,一心想收复被辽国掠去的“燕云十六州”(即今河北北部、山西北部及北京一带),然而前几次征战均以失败告终。端拱二年(即989年)宋太宗再提征讨幽蓟之事,诏群臣商议。宋琪以他对幽州一带的熟悉(其家在范阳——即今涿州)、对辽国军事政治的了解(曾作过辽国的官吏)提出了克幽方略。其中关于进军路线,他一反以往从雄、霸(近似今京广线河北段)直进的平原路线,主张从易州沿山道进逼幽州:“令大军会於易州,循孤山之北、漆水以西,挾山而行,援粮而进,涉涿水,並大房,抵桑乾河,出安祖寨,則东瞰燕城,裁及一舍。此是周德威收燕之路。”(《宋史·第二百六十四卷》)
    宋琪此言在后世的史书、方志中多有引述。其所谓“周德威收燕之路”实则是发生在唐末五代时期的一场幽州保卫战。五代后梁贞明三年(917年)时任卢龙节度使的周德威所在幽州城被三十万(一说百万)契丹兵马围困了二百日,几近陷落。晋王遣安国节度使李嗣源率7万步骑救援。他们从易州出发,不走平路走山道,出奇不意出现在幽州城郊,打败了契丹兵,解了幽州之围。这段史实在《旧五代史·第二十八卷》、《资治通卷·第二百六十九卷》均有记载。宋琪在事发72年后所作的表述与史实基本一致,只是命题有误,确切地说,应是李嗣源救燕之路。宋琪假以“周德威”和“收燕”似有他的特别用意。
    (二)“周德威收燕之路”的疑点
    似有两大方面的疑点需要破解,一是解读史料方面:
    1、“周德威收燕之路”究竟是指五代后梁贞明三年(917年)周德威困守幽州,李嗣源率兵救援之战还是指五代后梁乾化二年至三年(912--913年)周德威率兵出飞狐、过易州、克涿州、攻陷幽州、擒取刘仁恭父子之战;
    2、“孤山”、“漆水”、“涿水”、“桑乾河”今为何山何水;
    3、“4月,命李嗣源率师赴援,次于涞水”,为何直到8月甲午李嗣源才真正开始救援行动且从易州出发;
    4、为何要采用“衔枚束甲”、“衔枚钳马”的行军方式,有何用心;
    5、“并大房”、“循大房”、“踰大房”之意;
    6、古之“大房”、“大房岭”与今之大房山的方位、走向是否一样;
    7、“循大房岭而东”、“循涧而东”如何解释;
    8、“距幽州六十里,与契丹遇,契丹驚却,晋兵翼而随之。契丹行山上,晋兵行涧下,”
    这会是什么地方?什么样的地形地貌能让双方军队一个山上、一个涧下各走各的路;
    9、“出安祖寨,則东瞰燕城,裁及一舍。”唐代的幽州(即燕城)既不同于明清时的北京城也不同于金代的中都,其城址范围?城西三十里(古之一舍)的安祖寨今为何地。
    ┄┄
    二是实地考证方面:
    拟可归结为三段、三线、三水。
    1、  三段即“收燕之路”的前段、中段、后段。
    前段:需要还原出晋军从易州北行的进山之处,进的是哪条沟,翻的是哪座山;
    中段:需要考证出晋军究竟是沿大房山的那一侧行进,走过哪些沟谷、山岭;
    后段:还原晋军的出山之口、渡河之处、冲进幽州之路线;
    2、  三线即东线、西线、中线。
    “收燕之路”似可有三种走法——
    东线:由易州东北行,经张坊、孤山口、周口店、南观、卧龙岗一线过桑乾河进抵幽州;
    西线:由易州西北行,经六渡或十渡向北进大石河谷,顺河谷到红煤厂,走大安山、大寒岭向东过王平口,出大峪,   渡桑乾河进抵幽州;
    中线:由易州北行,经千河口、东关上、圣水峪、黄山店、南窖、南车营、北车营、鲁家滩,过罗喉岭,渡桑乾河进抵幽州。
    三线中的某一局部也可有不同的选择,亦可将三线分段交叉组合。
    3、  三水即拒马河、大石河、永定河。
    这三条河是“收燕之路”必过的较大河流,且进军时间又是在雨季刚过的阴历8月中旬,因此晋军将领制定行军路线不会不考虑渡河及渡口问题。哪里适于渡河、哪里有渡口,似乎也是制约行军路线的一个因素,再现“收燕之路”不能忽略考察这个因素。
    ┄┄
                                                                                       示意图
             
                    
     
    http://photo1.bababian.com/upload9/20080321/7D753EE993085880EB781B8D029BD9E0.jpg
     
     
  • 小撮

    帖张大点的图:

     

    2008年3月21日
  • 小宁
    真有学问。
    2008年3月20日
  • 小撮

    孤山兄提出了一个十分有意思的大课题,周德威收燕之路很长,从易县到北京,走山路,存在多种可能,每种可能性,每种可能性的每一段,都可以分解成一个或多个出走课题。完成这个大课题,需要一个比较长的周期。

    将历史公案通过出走课题加以还原,这是一个很好的思路。

    2008年3月20日
  • 小撮

    不管有意无意,宋琪所谓周德威收燕之路,实属张冠李戴。

    周德威收燕与李嗣源救燕,一先一后,一平原大道一山地孔道,一大张旗鼓一蹑手蹑脚,一先声夺人一攻敌不备,一大军压境一奇兵奔袭,一稳扎稳打寸土必争一避实击虚孤注一掷,除了起点易州和终点幽州相同,两次战役的进军路线再无共同点。

    如楼主所分析,宋琪若非口误或误记,而故意指鹿为马,则有心理暗示的目的。

    2008年3月20日
  • 南瓜叶

    第四、古城村的“古城”与宋辽时期的安祖寨有关
        1995年11月在村西出土了三块晚唐时代的墓志。墓志记载,墓主人“殡于幽州幽都县西界三十里房仙乡新安里岗原”或“墓于幽都之西三十里新安原”。说明,晚唐时古城村一带应该叫“新安里”。
        新安之“安”应源于安祖寨。安祖寨至少唐代以前就有,唐代墓志称所葬地为新安,是北辛安得名之源。《宋史》记载,宋太宗讨伐辽时有大臣宋琪献计,建议兵出易水抵桑干河,出安祖寨,离东边的燕城才30里地。今衙门口地区古称东安祖(佐),那么西安祖(佐)在哪里?在今古城村西一带。因为唐代墓志的‘新安’可能是‘西安’之误。西、新音近,‘安’则专指安祖寨而言。可见安祖寨的历史很长,它的地理位置是在不断变化的。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石景山地区是古老的永定河的出山口,河道在不断变化,必然影响到地面居民点的变迁。
        根据之一是“古城”至少应该指昔日的西安祖寨。按北京城从西到东的发展规律,西安祖寨的形成应早于东安祖寨,唐代就已经废毁过。查北京史志可知,安祖寨历唐、辽、金、元,多次废毁,原居民早已四散。明代移民来古城村现址后,把村西的古寨遗址叫‘古城’顺理成章。辽、金、元时期治理永定河,西安祖寨应该有军队驻扎。其北有金沟河古道,永定河主河道也会在卧龙岗受阻后,掉头向此处冲来。那时的军营,必须有简易的营寨才可保证安全,住在西安祖寨遗址是最好的选择之一。原古城村西有一道叫土龙岗的高坡子,可能就是金元时期营寨利用旧时西安祖寨的遗迹。
        其二,原古城村村西的大影壁是古城村标志之一。石砌,素面,高4米多,长约20米,面东有佛龛。按说,大影壁应在村南或村东,可在古城村它却到了村西,极为罕见。但如果把大影壁看成原西安祖寨的原物,就好理解了。它的身后是土龙岗,也就是西安祖寨的东寨墙,说明西安祖寨是坐西朝东,符合辽金时期人们崇拜东方的观念。
        其三,明代的移民以永乐年间规模最大,那时此处的安祖寨营寨遗址正好可以安置,而遗址恰像座老城或土城,这也是古城村所以得名古城的由来。

    http://www.shougang.com.cn/shougangdaily/4356/2005-11-15_10115.html

    衙门口位于石景山区东南部。北起老山,南至永定河,为京西交通要道。因清代此村设一名。此村原名安祖寨,始称于宋。据《宋史•宋琪传》:北宋端拱二年(989),宋太宗将伐幽蓟(北京),召群臣各言边事,欲纳良策。吏部尚书宋琪献技曰:讨伐路途坎坷,可取道太行山麓北进。“涉涿水(今拒马河)并大房山,抵桑干河(永定河),出安祖寨,则东瞰燕城,才及一舍(合三十里)”。明代文献记载:此村后分为东西二村,东名东安祖,西曰西安祖(在永定河西岸),明末又经演变称东安左、东安庄等名。另据民国《中国地名大词典》记载:“安祖寨在京兆宛平县西。”清时于此村设宛平县第一衙署掌管方圆十里乡村的民政、纳税、诉讼、遂得名衙门口。清《光绪顺天府志》说:“衙门口村,旧有碣石宫近此。”《史记》:“邹衍如燕,昭王筑碣石宫在幽州蓟县西三十里,宁台之东。”据考,衙门口衙署旧地初在上街,坐北朝南,前有两株古白皮松,后迁至街东今小学校内,其原址有四合庭院、围廊、戏台、石楼等建筑,雕梁画栋,富丽堂皇,依稀可见当年规模。此村历史上街巷纵横,寺宇甚众,有法云寺、三教寺、明堂寺、马神庙、五道庙、安祖庙等十余座寺庙

    http://www.cdd.cn/homepage/album.asp?id=183700&m_id=100833

     

    2008年3月20日
2901 浏览   6 回复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