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陵访古活动的续集—2007年3月10日访十三陵神道和穆宗昭陵小记   

  • 刘工 2007年3月14日
    十三陵访古活动的续集—2007年3月10日访十三陵神道和穆宗昭陵小记
     
    参加人:李工、马工、刘工
    2007年2月11日随老九一行社友一日出走十三陵,拉开了文化出走的序幕。那次活动引起我的访古兴趣,并收获颇丰,但也有两个遗憾,一是十三个陵走遍,没有走神道;二是十三个陵匆匆而过,走马观花,没能进入陵园内,对陵寝的构成只停留在书本和资料上。由此,我们计划着十三陵访古继续,终在2007年3月10日成行。
    十三陵神道
    神道原是通长陵的神道,后因由神道通达各陵,故称为总神道。神道建筑始于明宣德十年(1435年),宣宗朱瞻基死的那一年景陵修建时建成,明嘉靖十九年(1540年)世宗朱厚熜当政时又进行了增置。神道从南至北依次由石牌坊、大宫门、长陵神功圣德碑亭、石像生、龙凤门、五空桥、七空桥等建筑组成。从石牌坊至龙凤门约3.0公里;龙凤门至长陵约4公里,总长度约7公里,可谓气势恢宏。
    石牌坊是整个陵区的入口起点,建在山口外,遥对天寿山主峰,建于明嘉靖十九年(1540年)。石牌坊为汉白玉砌成,面阔五间,六柱十一楼,宽28.86米,坊高14米。夹柱石上雕刻麒麟、狮子、龙和怪兽,云腾浪涌,神态逼真,门上端额枋上雕刻的云纹,给人以柔美飘逸之感。它是石牌坊中的上品,是中国现存最大、最早的石坊建筑。由于400多年的变迁,现在的石牌坊与神道之间被果园、公路隔开,已没有了昔日的肃穆、威严和整体感,遗憾。
    大宫门坐落于陵区的正南面,为陵园的正门,成为现在神道的起点。大门两旁原各竖一通石碑,上刻“官员人等至此下马”字样。凡是前来祭陵的人,都必须从此步人陵园,以显示皇陵的至上尊严。现在只剩了左边的下马碑,还被公路与大宫门隔开,现在进十三陵不仅不用下马,还可以乘汽车游遍各陵,虽说扬眉吐气,但说心里话我还是希望这些古迹仍保持原有的风貌。大门两侧原设有两个角门,并连接着长达80华里的红色陵区围墙。在蜿蜒连绵的围墙中,另设有一座小宫门和十个出入关口,即中山口、东山口、老君堂口、贤庄口、灰岭口、锥子口、雁子口、德胜口、西山口、榨子口等,均派有重兵驻守,这是百姓不可接近的禁地。现在这些围墙及关口都早已坍塌,荡然无存,但我们在去思陵的路上经过一个叫小宫门的村子,大概那里就是当年小宫门的位置了。
    长陵神功圣德碑亭,现保存较好,其形制为重檐歇山顶,亭身平面为正方形,四面各辟券门,亭壁下部有石雕须弥座。亭内树一石碑,由传说中龙子中的老大赑屃龟趺,衬石的上部浮雕漩流海浪。碑高8.1米。碑首正面刻有篆额“大明长陵神功圣德碑”。碑身正面刻有明仁宗朱高炽撰文,翰林学士程南云书写的碑文,约4000余字之长,撰写了明成祖朱棣的功绩。碑背刻有清高宗乾隆五十年御制诗“哀明陵三十韵”,在诗中提到除清代立的思陵碑外,其它十二陵的碑均为无字碑,对此不解;碑的左侧刻清高宗乾隆五十二年御制诗;右侧刻清仁宗嘉庆九年御制文。碑石完好,字口清晰可见。碑亭外四隅各立汉白玉华表一座,碑亭以北有石柱一对,称为望柱。华表和望柱雕刻有盘龙和腾云,雕工精细,造型壮美,汉白玉石材精良,雕纹清晰,堪称上品。
    石像生布置在大碑楼至龙凤门的神路两侧。有石兽二十四座,狮、獬豸、骆驼、象、麒麟、马各四,均为二卧二立;石人十二座,武臣、文臣和勋臣各四,为明宣德十年(1435年)整修长陵、献陵时雕造。均用整块巨石雕成,体态高大,造型生动,雕刻精细,为国内少见的大型石雕群。石像生的形体高大,一般是实体动物1.5倍,文武群臣们约为1.6米正常身高的2倍。当我们仔细端详这些石像生时,才体会到什么叫栩栩如生,那些憨态可掬的守兽,那些文武大臣严肃和忠于职守,实在太可爱了,难怪游客们都纷纷与它们合影。我最钟爱的是麒麟,它大眼睛、大嘴、小鼻子、怪异的小耳朵、可爱的一对角、满身的鳞片、脊背上还有鬃毛,它居然还属于偶蹄目,这个虚拟的生灵是人类丰富想象力的产物。
    棂星门,俗称龙凤门,在十三陵石像群以北的神路上,是一座汉白玉石牌坊。门朝南,三门并排,其间联以红色短垣,柱头的云板和异兽,构成门上的装饰,结构奇特。三门额枋中央,都有一颗石琢火珠,故又称火焰牌坊。重新修缮后的龙凤门端庄美丽,使我们告别神道时真有些不舍。棂星门往北经过1座五空桥和1座七空桥后到达长陵。
    十三陵神道一改唐宋陵制,为十三个陵共同的神道,各陵不再单独设置牌坊、宫门、石象生之类。从石牌坊后可看到在神道左、右有两座山,蟒山和虎峪嵯峨两侧,应了古代道教有“左青龙,右白虎”为祥瑞之兆的传说。神道不是笔直修建而微有弯折,因为道路在山间延伸,须使左右远山的体量在视觉上感到大致均衡,因此,神道略偏向体量小的山峦而稍远于大者。这种重视直感效果,结合地形与山川水流等自然环境要素密切结合的细腻处理,是古代建筑艺术的宝贵经验。
    明昭陵
    从神道出来后,我们仍走2月11日老九带我们走的路,途经思陵、万娘坟到达昭陵,由于刚买的年票就在神道和昭陵派上了用场,感觉很爽,就像是沾了大便宜似的。
    进了陵区大门,迎面就是神功圣德碑亭,始建于明隆庆六年(1572年),重檐歇山顶,四辟券门,内立无字碑。碑亭毁于清代,1987年重建。穿过碑亭的时候,我们都抚摸了驮碑的赑屃,摸摸它的头,心里想这个小东西负重几百年很是辛苦,摸摸它的尾,据说可以保佑家人和朋友的平安,它就更辛苦了,禁不住对它怀有怜爱之情。
    过了石桥来到祾恩门,祾恩门是依地势而建,需走上约3米高的台阶才能进门,配上两边的红墙,显得十分气派壮观。进门后正对面是祾恩殿,院子里种了很多侧柏,其中只有一株称得上是古柏,其余的都是后人补种的树,但也已高大繁茂,给祾恩殿凭添了不俗的色彩。祾恩殿是明代陵寝建筑中的主建筑之一,两边各有配殿一座,形成了有一定规模的院落。祾恩殿是上陵朝拜仪式和供奉已故帝后神位的地方,始建于隆庆六年(1572年),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毁于雷火,乾隆五十年缩小规模重建,后因年久失修坍塌殆尽,1988年依照旧殿基重修。值得一提的是门前台阶中间的御路石雕,下面是山,上面是云,云自山而升,图案带有写意性,山和云朵为艺术化的形态,甚是美丽。
    过了祾恩殿就是棂星门。昭陵的棂星门规模不大,只有一门,但很精致,两面石柱中为木门,雕梁画柱,色彩鲜明。门后便是高大的宝城,城前设五供台,后接高台斜面登上宝城。宝城是保护陵寝玄宫的外部城垣,前方后圆,方城两侧的宝城墙连成一体,形成封闭。宝城方城上建有陵寝的标志性建筑明楼,楼内圣号碑刻有“穆宗庄皇帝之陵”七个大字。明崇祯十七年(1644年)被李自成农民起义军烧毁,现在碑上还留有龟裂。清乾隆五十年修茸,1987年再次重修。站在明楼上可远眺蟒山和虎峪、十三陵整个盆地、其它的帝陵以及十三陵水库,真是好视野、好风光、好风水。明楼后面便是硕大的墓地,就是一座山,由宝城墙环绕,山上种满了侧柏,郁郁葱葱,使人感到肃穆和安宁。
    昭陵在十三陵中具有代表性,其陵制统一,建筑结构基本一致,只是规模不同。最大的是成祖长陵,其次是世宗永陵和神宗定陵,昭陵与其它皇陵规模相当,崇祯帝思陵规模最小,想来与他为最后一个明帝卖了祖宗不无关系,连陵寝都是清朝修的。
    访完昭陵,徒步到定陵,在补习了明史和古代建筑史后,乘车返城。一路上我们唠叨着一句话:不虚此行。
    刘工记于2007年3月13日
  • 刘工

    谢谢!过奖了。本人疏学才浅,不能将所有的感受写出,惭愧也。

    2007年3月14日
  • 小撮

    科学技术工作者做任何事情都象搞科研,哪怕是玩,也透着一股子钻劲儿,认真、严谨、求实。值得学习。

    2007年3月14日
  • 没事
    十三陵各陵的介绍今后以此为准,建议有关部门重新立碑,对号入座,将文字分别刻在碑上,以使游人能够清晰。
    2007年3月14日
2344 浏览   3 回复
关键词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