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蛇(转贴)   

  • xulaoshi 2013年2月21日

    了解蛇的习性,才能更好的在出走中预防蛇伤,以下为北京周边常见的蛇类。


     


    (1)中文学名: 短尾蝮蛇


     拉丁学名: Gloydius brevicaudus


     中文俗名: 红球子、草上飞、蝮蛇、土球子


     蝰科 --> 蝮亚科 --> 亚洲蝮属
     

        短尾蝮蛇是中国各地均有的一种小型毒蛇,它是中国分布最广、数量最多的一种毒蛇,是造成蛇伤的主要蛇种。一般不主动攻击人,但在受到攻击后常连续扑咬。蝮蛇属晨昏性蛇类,早晨和傍晚活动频繁。其食性很广,是广食性的蛇类,淡水鱼、蛙、蜥蜴、鸟、鼠类等均是蝮蛇喜爱的食物,该蛇也有食蛇习性。


        短尾蝮蛇生活在平原、丘陵、低山区或城镇结合部的田野、溪沟边和坟丘、灌木丛、石碓及草丛中,多盘曲成团,如狗屎样,故有“狗屎卷”和“狗屎蝮”之称。


         蝮蛇的主要特征是头部呈三角形,有颊窝,体形较小,尾较短细。体背灰褐色或土红色,交互排列呈褐色圆形斑,亦有深浅相同的横斑及分散不规则的斑点,体侧有一列棕色斑点。腹面呈灰白或灰褐色,杂有黑斑。由于蝮蛇分布广,因此色斑的变异也较明显,主要随所栖环境干燥或湿润而有浅淡或深暗之分。其鳞片最显著的特征是鼻间鳞短而宽,体侧尖细,可与其他蛇种相区别。蝮蛇具管状毒牙1对,平时卧于口中,张嘴时则随之直立而起,咬住地害部位。


        短尾蝮蛇的活动有一定的自然规律,属晨昏性蛇类。大多傍晚5时左右出窝活动捕食,至早晨9~10时左右回窝休息。但我国地处温带、热带及亚热带,一年四季寒暑变化明显,蝮蛇的活动也表现出明显地南北地域差异。在此值得一提的是,一天之中如果气温变化较大,蝮蛇的活动时间也不尽相同。天气冷时,它只在中午前后出窝活动;气温达到25℃以上时,在上午9时和下午3时活动较多;在气温超过30℃以上时,则于清晨和黄昏活动频繁,中午却很少出来活动。


        在北京周边主要分布在西北部山区。


     


    (2)中文学名: 虎斑游蛇


     拉丁文学名: Rhobdophis tigrina lateralis


     中文俗名:  野鸡脖子、虎斑颈槽蛇、竹竿青


     游蛇科,竿蛇属
     

        虎斑游蛇是一种分布较广的达氏腺毒蛇,该蛇色彩鲜艳,受惊扰或被激怒时能昂首举颈,颈部膨扁;身体呈“S”形弯曲,形状与动作像眼镜蛇。体全长近1000mm,体重一般为200~400克。体背面翠绿色或草绿色,体前段两侧有粗大的黑色与桔红色斑块相间排列,枕部两侧有一对粗大的黑色“八”形斑。 是我国分布较广的一种小型毒蛇, 这蛇的脖子背后有一条突起的颈腺,毒液就保存在那里,不会喷毒。虎斑颈槽蛇自己能分泌毒素,之所以没有致命的伤害,没有不良记录是因为这种蛇微毒,不过敏的话一般没事。平时一般不攻击人类,(前提是不去惹它)所以也少造成致命伤害。北京大部分丘陵地区及1200米以下山地多分布,生活于山地、丘陵、平原地区的河流、湖泊、水库、水渠、稻田附近。以蛙、蟾蜍、蝌蚪和小鱼为食,也吃昆虫、鸟类、鼠类。


     


    (3)中文学名:赤链蛇


    拉丁文学名: Dinodon rufozonatum (Cantor)


    中文俗名:  火链
     

         赤链蛇全长约1米,最长可达1.5米,体背黑褐色。因具有60条以上的红色窄横纹而得名。背鳞平滑,或体后段的中央少数几行微棱。颊鳞常入眶。头背黑色,鳞缘红色,枕部有一“∧”形红色斑,眶后有一黑纹向后达第 7枚上唇鳞。赤链蛇栖息于平原、丘陵和山区,栖于田野;村庄及水源附近地带。性凶暴,有时进入住宅内。常卷曲成团,伏于草堆下。多在傍晚活动。以鱼、蛙、蟾蜍、蜥蜴、蛇、鸟等为食。以树洞、坟洞、地洞或石堆、瓦片下为窝,野外废弃的土窑及附近多有发现。属夜行性蛇类,多在傍晚出没,晚10点以后活动频繁。白天躲藏在墙缝、石头、洞穴中,遇到敌害时,先将头部深深埋于体下,摇动尾巴警告,如警告敌害无效,会弯成S型会发起攻击,野生个体较凶猛,一旦被抓住会乱咬,尤其喜欢咬软的东西,有咬人不放的习性。后毒牙类毒蛇,该蛇毒液含以血循毒为主的混合毒素(毒液对冷血动物作用较强),但咬伤症状较弱,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人员伤亡的具体报道。


        北京香巴拉附近较多,夜爬香巴拉时应注意此蛇。


     


    (4)中文学名:黑眉锦蛇


     拉丁文学名:Elaphe taeniura


     中文俗名:  黄颌蛇﹑枸皮蛇﹑黄喉蛇﹑慈鳗﹑黄长虫﹑家蛇﹑广蛇﹑菜花蛇﹑三索蛇秤星蛇等

     
        大型无毒蛇,全长可达2米左右。头和体背黄绿色或棕灰色;眼后有一条明显的黑纹,也是该蛇命名的主要依据;体背的前、中段有黑色梯形或蝶状斑纹,略似秤星,故又名秤星蛇;由体背中段往后斑纹渐趋隐失,但有4条清晰的黑色纵带直达尾端,中央数行背鳞具弱棱。


        黑眉锦蛇摄食多以游荡方式觅食,经常在小动物出没的地方游动,捕食率特别高,只要小动物从其附近经过就有命丧蛇腹的危险。有时,它们也会沿着树干爬上树去,伺机偷袭飞鸟和盗吞窝内的鸟蛋。当外界气温升至24~31℃时,其捕食旺盛,活动较频繁,也变得凶猛许多。若遇陌生人接近时便猛烈出击;


        北京云蒙山区,香八拉地区,分布较多。


     


    (5)中文学名:黄脊遊蛇


    拉丁文学名:Coluber spinalis


    中文俗名:白酱杆

     
        黄脊游蛇属于游蛇科。全长约1米左右。背面褐绿色,背部中央有一条略为宽的黄白色条纹,躯体侧方亦有直条细纹。头部近眼睛位置具有如同背中线般的黄白色横纹。是黄河以北的优势种蛇类之一,往南可达长江下游各地,大多以蜥蜴和鼠类为食。属无毒蛇。


        栖息森林的低地或溪流附近,草地沙荒或林区都可发现,胆小,易惊吓,行动非常敏捷。平原地区四月上旬就开始出蛰。晴天活动,雨后出来较多;


        上世纪80年代东南部平原的温榆河、潮百河流域还很常见,但近来已不多见,现主要分布在西北部山区。


     


    (6)中文学名:白条锦蛇


     拉丁文学名:Elaphe dione (Pallas)


     中文俗名:黄长虫、枕纹锦蛇、麻蛇

        中国北方广布的无毒蛇。生活力强,耐饥渴。性情比较温顺,行动较迟缓。捕杀小鸟、蜥蜴昅小型鼠类为食。它的耐饿能力很强,曾有耐饿18个月的记录。被列入: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单中。


        头略呈椭圆形,头顶有三条黑褐色斑纹,体尾较细长,全长1米左右。吻鳞略呈五边形,宽大于高,从背面可见其上缘:鼻间鳞成对,宽大于长,其和工只及前额鳞的一半;前额鳞一对近方形;额鳞单枚成盾形,瓣缘略宽于后缘,长度于其与吻端的距离;顶鳞一对,较额鳞要长。生活于平原、丘陵或山区、草原,栖于田野、坟堆、草坡、林区、河边及近旁,也常见于菜园、农家的鸡窝、畜圈附近,有时为捕食鼠类进入老土房。晴天白天和傍晚都出来活动。北方地区十月上旬开始入蛰,次年四月下旬出蜇。


        北京各郊县都有分布,很常见。


     


    (7)中文学名:双斑锦蛇


     拉丁文学名:Elaphe bimaculata
     

        双斑锦蛇为游蛇科锦蛇属的爬行动物。在中国大陆,分布于河北、江苏、浙江、安徽、江西、山东、河南、湖北、重庆、四川、陕西、甘肃等地,常见于平原或丘陵旷野以及在村边、草丛、坟堆均可发现。全长约70公分。躯体以黄褐或淡褐为底色,背中线的左右两侧各有一列镶有黑边的褐色或红褐色斑纹。躯体两侧亦有一列相同颜色的小斑纹。此外另有与这些斑纹想连接的4条淡色直纹。头部背面则有与躯体斑纹颜色相同的矛尖状斑纹。性情温顺,野生的拿到手里一分钟后不再攻击人类(你偏要用力折磨它除外)。


        北京仅在西北部山区有个别发现。


     


     (8)中文学名:团花锦蛇


     拉丁文学名:Elaphe davidi


     中文俗名:黑镶锦蛇、花长虫

        生活于山区近水河谷地带,性暴躁,受惊时头呈三角形,常被误认为毒蛇,是较稀有的一种无毒蛇,捕食蜥蜴、鼠类和鸟卵。


        主要生活于平原丘陵、山地养蚕场石缝中或柞树上、山路边、石砬子及植被不多的沙壤土山上以及栖于较湿润的石头下或草丛中和开阔的河谷地带。体粗圆,长900毫未左右。体背褐色,背中央及两侧有三行镶黑边的暗褐色椭圆形斑纹,似团花,中央的一行斑纹大小为两侧斑纹的两倍以上。。有一条不明显背中央线连接于大斑纹间。


        北京地区亦很少见,只在怀柔云蒙山区、延庆松山等西北部山区有零星发现。 该物种已被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9)中文学名:玉斑锦蛇


    拉丁文学名:Elaphe mandarina (Cantor)


    中文俗名:杏树根子、 桑根蛇、 美女蛇、神皮花蛇、玉带蛇

     
        玉斑锦蛇属于游蛇科,别名杏树根子桑根蛇美女蛇,全长可达1米左右。背面紫灰色,头部有三道黑斑;背中央有一行几十个黑色菱形斑,菱形斑中央及边缘黄色;腹西灰白色,左右交错排列着黑横斑。捕食蜥蜴和鼠类,卵生,无毒。它们栖息在海拔300~1500 m的开阔平原山区林中、溪边、草丛、岩石堆上的灌木丛中。最早以为它们仅生活在山地,但后来在山地的低海拔处,甚至在农田里也有发现。海拔300~1500 m的平原山区林中、溪边、草丛,也常出没于居民区及其附近。玉斑锦蛇是神经质的动物,如果受到惊吓或粗暴对待,可能会咬人。在受到惊扰时,它会排出难闻的粘性分泌物。


        在北京密云和怀柔云蒙山区、海淀香山樱桃沟部分地区有少量发现。此外在近京的河北野三坡拒马河流域比较常见。


     


    (10)中文学名:红纹滞卵蛇


    拉丁文学名:Elaphe rufodorsata


    中文俗名:红点锦蛇、水长虫、白线蛇、水蛇、三线蛇

        红点锦蛇为半水生性无毒蛇类,全长在l 000mm以内,体重100-200克。背鳞平滑,头有3条“^”形黑斑,一条在吻背,穿过眼沿头侧向后,另2条在额部沿枕部向后,分别延续为躯尾背面的四条黑褐色纵纹。体前有4行杂有红棕色的黑点,渐成黑纵线达尾背;腹面密缀黑黄相间的棋格斑。常见于河沟、水田、池塘及其附近,常在水域附近草丛中晒太阳。它们捕食泥鳅,鳝鱼及蛙类。事实上红点锦蛇是十分温顺的,除了个别神经质的蛇以外,都容易上手,也有不少人把红点锦蛇当做宠物蛇养,但是, 这种蛇建议不要上手,红点锦蛇在人手上急于想逃跑时往往要喷屎和尿。而且由于这种蛇以蛙类和鱼类为食,所以粪便会有腥味。


        在北京通州、顺义、昌平的温榆河、潮白河、沙河流域分布较多,深山溪流处也有分布。


     


    (11)中文学名:王锦蛇


    中文目名:蛇目


    中文科名:游蛇科


    中文属名:锦蛇属


        中文俗名:臭王蛇、黄喉蛇、黄颌蛇、王蛇(四川)、锦蛇、黄蟒蛇、王蟒蛇、油菜花、臭黄蟒、棱锦蛇(黑龙江)、棱鳞锦蛇(福建)、菜花蛇(江苏)、菜蛇、王字头(贵州)、菜花蛇(湖北)、松花蛇(贵州、四川)、臭青公母(台湾)、菜花蛇(浙江)、臭黄颔


    拉丁文名:Elaphe carinata
     

        王锦蛇,又称菜花蛇,大王蛇、蛇王、臭黄颌等。它是无毒蛇中(除蟒蛇外)长势最快,形体较大的蛇类。栖息在山地,平原及丘陵地带,活动于河边、水塘边、库区及其他近水域的地方。王锦蛇动作敏捷,性情凶猛,爬行速度快且会攀爬上树。它系广食性蛇类,以捕食蛙类、鸟类、鼠类及各种鸟蛋。食物缺乏时,它甚至吞食自己的幼蛇或同类。王锦蛇肛腺能散发出一种奇臭,故有臭黄颌之称,手握蛇体后要用生姜片擦洗或用香味浓郁的香皂洗手,才能把臭味洗掉。


        王锦蛇的特点:捕杀能力突出,性暴烈,有明显的霸占主义;当遇见其他蛇时,会采取攻击,是神经质的蛇类,攻击猛烈,绞杀能力强。是大多蛇类害怕的品种。 其唾液可使小型动物死亡,伤口会有肿胀,疼痛感明显.对食物的选择比较挑剔,对于鱼之类的不大感兴趣。喜食鼠类,雏鸟,青蛙。


        在北京主要分布在西北部山区


     


    (12)中文学名:赤峰锦蛇


    拉丁文学名:Elaphe anomala

    中文俗名:蓝颈锦蛇、 黑乌虫、乌松、黑松、虎尾蛇


        赤峰锦蛇是游蛇科,全长2m左右。背面黄褐色或棕色,腹面灰白色,没有黑斑或有不明显的黑斑。主要生活于平原、丘陵、山地的林边、田园、水域附近,亦可进入人住宅。属无毒蛇。


         在北京主要分布在西北山区


     


    (13)中文学名:乌梢蛇


    拉丁文学名:Zaocys dhumnades (Cantor)

    中文俗名:黑松、乌蛇、乌风蛇

        生活在中国东部中部东南部和西南的海拔1600m以下中低山地带平原、丘陵地带或低山地区。垂直分布范围:海拔50~1570 m。常在农田(高举头部警视四周)或沿着水田内侧的田埂下爬行、菜地、河沟附近,有时也在山道边上的草丛旁晒太阳、在村落中发现(山区房屋边的树林)。行动迅速,反应敏捷,善于逃跑。性温顺,不咬人(和很多蛇类一样,只有在逼急或被你捉到时过度惊吓时不得已咬人)。以蛙类(主食)、蜥蜴、鱼类、鼠类等为食(狭食性蛇类)。


        体全长可达2.5m以上。体背绿褐或棕黑色及棕褐色;背部正中有一条黄色的纵纹;体侧各有两条黑色纵纹,至少在前段明显(成年个体),至体后部消失(有的个体是通身墨绿色的,有的前半身看上去是黄色,后半身是黑色)。次成体通身纵纹明显。头颈区别显著;吻鳞自头背可见,宽大于高;


        在北京主要分布在云蒙山区和昌平碓臼峪南口一带。


     


     (14)中文学名:中介蝮


    拉丁文学名:Gloydius intermedius


    中文俗名:雪山蝮、地扁蛇、七寸蛇、哈里斯蝮
     

        中介蝮属于高原蝮雪山亚种,Werner于1922年命名,俗名雪山蝮。在中国大陆,分布于横断山中段以南、云南等地。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云南玉龙雪山。在我国均有分布,属于剧毒蛇种,主要以蜥蜴为食,也见吃鱼、蛙、鸟及其他蛇类。全长雄性500+90mm,雌性530+70mm。背面砂黄色,具两行深褐色圆斑,左右圆斑往往并合,其间的砂黄色在背面形成一列窄横纹;眼后黑眉较宽,其上缘镶黄白色边。上唇浅褐色主要占上唇鳞。鼻间鳞两外侧尖细而微弯向后;


        主要分布于北京1000米以上的高山草甸和多石干燥山地,在周边县区例如延庆怀柔以及门头沟房山一代的高山山区。哈里斯蝮体型稍大,肥硕,但攻击性,毒性都较短尾蝮稍弱,一旦被咬伤轻者只需消肿,重者截肢,不会太过威胁性命。

2737 浏览   0 回复
关键词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