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意外,10月份周末郊区的980站人不是想象的那么多。原以为980站等车的人不比852那样一直排到了门外怎么也会拐几个弯吧,但事实是也就10几人在排队,前边走的车人都没坐满,看来今天这条线路比较清闲了。在980车站,碰上11路,他好像领队去别的地方。
人少的980路一点也没快起来,等我在车上一觉醒来的时候,外边迷雾茫茫,但看得出来车已经出了高速,出高速后到终点站应该很快了。等我吃完早饭,时间已经快到集合点,而车还没走几站,我这才意识到严重性,遂电话开题人,才知开题人也一样被雾阻挠在半路。
意外地因打电话认识了同行的社友123,遂踏实了许多。
浓雾下我们在怀柔车站迂回转悠了半天,才找到主路,也才一点点找到12路车站,其实在新农村那站就有12路,而且不用挪步就可以倒车,下次可以不用在汽车站过马路转悠了。
据说12路10分钟一趟,我们等了半小时才等来一趟车,谁知道坐上车刚拐弯还没一站地,就发现后边紧跟着两辆空荡荡的12路,车上的人讲是大雾中在鼓楼那站堵的。
车到石马峪站,浓雾已经变淡了不少,太阳下好友和棉芯笑眯眯地在看着我们这辆车,眼神中满是期待,估计等的时间不短了。一直以为他们俩在我们后边,这都怨小撮,在汽车站等12路的时候,把好友他们已经到石马峪的信息转达成他们刚下高速路。
路过石马峪村,静悄悄的村庄似乎还沉浸在睡梦中,家家门前都有一堆堆栗子壳,据说里边的栗子不少,只可惜我们没时间,否则去淘捡应该收获不会少的。
穿过村子,这里既是另一番景象:薄雾下黄绿相间的树叶,一望无际的枯干的玉米田,长长的起伏不大的丘陵,潮乎乎的黄土乡间小路,还有淡淡的太阳和发白的天空,这些错综交织在一起,静悄悄的,只有我们这几人的聊天声,才能瞬间划破这种宁静,让周围的一切活起来,有些动感。
从来没有把水库和农家生活连接起来,与其说这里是水库,不如说是沟塘边。玉米田已经和水融合起来,涨水的时候,一些玉米天就是水库,退水的时候,水库即是玉米田了。我们沿着水边,走在玉米地里,旁边的薄雾把水和天连成一体,有些茫茫无头的感觉 。这种茫茫间的感觉有些憋闷,似乎是个壳要把我们禁锢起来,压抑得我连呼吸都有些不畅,还好田里的,河边的巨大贝壳分散了些我的注意力,才感觉平静了些。这边成堆的大到蒲扇,小到拳头大的贝壳不知道是被人烹饪吃完扔的还是水冲击后自然形成的,只见完整的壳,不见肉。不知道煮熟后的壳和没煮过的壳有没有什么区别?再往前走,连同庄稼地中央都有完整的成堆的蛤蜊壳,壳特别薄,是水质好还是不好的结果呢?
本来一直沿着水边走,但走着走着居然没了路,好在玉米地中间两行玉米间还是宽敞的。雾越来越淡,水对面的岛也有些影影绰绰。小撮的记性真是好,只走过一次,在雾中居然能很准确的找到路,而且上次怎么走的,打算这次再怎么走都有些丝毫不差。养牛场,白房子,玉米地等等的参照物都一一兑现,跟着他,我走得稀里糊涂,别说隔一段时间,就是马上回头走,我都寸步难行的。
原以为10月底所有的玉米都已经收割了,枯干的玉米秆就是个证明。我们老家的玉米收获的时候叶子和秆都是绿的,从来没想过玉米杆会长在田里变黄。但这边不是,所有我们经过的玉米不管是收获的,没收获的都是枯干的,一看就是成熟很久了。感觉他们很聪明,让玉米在秆上变黄,掰下来的时候就没有了玉米皮,省得掰回家的玉米还得多一条工序才能成玉米棒子。
少人来的这里凡是有树的地方,地面上就落满树叶,不仅是往年的,还有当年的,很有秋天的感觉,恍然间想起小时候经常在深秋初冬扫树叶。
这块世外桃源般的土地,就像一个小世界,有丘陵,有平原,有小河,有大江。丘陵的地方多种玉米,平原的地方则种杂草,有可能种的苜蓿,但成活下来的野草可是比苜蓿多多了,多到苜蓿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的程度。成堆的方方正正的草垛,被整齐的堆放在田野上,瞬间来的云雾贴着地面飘飘而过,我们几人或立定,或走动,体会着腾云驾雾的感觉,头顶乌黑的云朵让空旷的草地有了些海边的气候。
大片的能望到头的草地可不止一块,有些草地竟然有好几台收草机在忙碌着。人工收获玉米,机器收获杂草,从现代化的程度可以看出重视的程度,由此可以得出哪个占经济主体。
重新回归水边的玉米地,惊掠过的野鸡,疾行的野兔,高空盘旋的雄鹰,秋天苍凉的天空下,似乎正是狩猎的季节。有小蛇从小路横穿,很惊恐的样子,正好被我瞥见,其实路过的我们比它还恐惧,直到公路上,那种心理的阴影才渐渐消失。
环绕的河水阻挡了我们的脚步,才知道今天所走的地方是个半岛。清澈的河水似乎很浅,有人提议趟水过到对面,其实中间很深,感觉望不到底。远处渔船悠悠的看不出在行进,只有隔好久后位置的变动才知道其实不是静止的。对岸据说是不老屯镇,林立的现代化高楼在轻雾的太阳下有种海市蜃楼,吹皱的河水显得有些清凉,如果这时候泛舟会是什么感觉?可惜伪渔家不太善解我们的意思,只能悻悻然返回,一步三回头,是不是就是那种“乌雀南飞,绕树三匝”?
回去的路,都是大路,不再走玉米地。大路,其实就是被岛上的车走出来的土路,只是砸得结实宽敞些而已,但走在上边的感觉可真有些旅行者的感觉,新奇,陌生。“这个是西恒河”,什么?“恒河?是永恒的恒?”“是永恒的恒。”和印度那个圣河同名的这个河不知道要代表什么,也不知道名字是怎么来的,但干净,清澈,宁静可是那个圣河无法奢求的。
北京市委培训中心的位置选的很好,邻水环山,远离村庄,被满是彩叶的幽静的公路带入路人的视觉,但车不是很多, 所以开得有些肆无忌惮,看我们吹的木呱呱的白色绒毛,被路过的车带得在路的中央打着旋的飞舞。
再次炒小路,到达石马峪村附近的时候,我一点都不记得曾经经过这里,夕阳下的这里很宁静,祥和,一派收获后的满足感,和早上可是一点相似都没有,疑惑之余,回头环视,才对整天的路程有了大概的概念。
12路的乘务员很热心,善良,不但提醒我们上车不用刷卡,而且看见我们的队友半路还会停车,和城里有些售票员的漠然比较,更给夕阳下的石马峪一丝唯美的暖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