蹄窝的地质科学成因
门头沟京西古道上的蹄窝,因为近些年该地区走山的人越来越多而名声大噪。至于成因,都说是骡马驼队行走其上,日久天长踩踏。并以此作为昔日京西古道人马熙攘、商贸繁华的证据。
但我对此说一直怀疑。虽然从理论上牲口践踏是有可能,但为什么非要踩出坑来而不是平均地磨去一层岩石呢?牲口能有那么高的智力,知道要踩在坑洼来可以防滑吗?
于是我猜测可能有古人先用工具凿出了小坑,然后经过牲口年年月月的踩踏,终于形成了今天所见的蹄窝。但这个猜测也有一个问题,负重的牲口行走中能看到自己的蹄子进入蹄窝吗?那些深深的蹄窝会不会反而对牲口造成伤害,比如崴脚、绊腿什么的?
今天看见华人地质学家嵇少丞的博客科普文章《是“蹄窝”还是壶穴?》,他的看法是“什么动物的‘蹄窝’都不是 !”原来是一种地质现象,学名叫做壶穴(Pothole),“是水流中挟带砂、砾石刮擦、磨蚀不规则石面河床而产生的圆形、椭圆形、或近圆形的凹坑,然后,水流进入凹坑,形成涡流,盘旋冲击并转动坑内石子或砾石,不断磨蚀着坑壁,越磨越大,越磨越深,若在深部再遇到软弱岩层或薄弱面如节理或破裂等,冲蚀刮磨的速度就更快、效率更高,造成凹坑的侧向扩展、延长,使得一系列壶穴甚至在地下相互连通,形成地下河流。”“壶穴有大有小,大的就是深潭,小的就是驴‘蹄窝’。”
这些壶穴既然在京西古道上,后期肯定有骡马驼驴等驮运牲口的贡献。牲口的蹄子可能是有意踏进去的,也有可能不小心滑进去的,从而使壶穴更深更大,口部磨损更多。我猜想,牲口们不会很喜欢太深的壶穴,驮着重物滑进去一点儿都不好玩儿。你会说了,子非驴,安知驴不乐?那就那咱自己说话:我走蹄窝那里的时候,绝对是眼睛盯着脚下,不让脚踏进去;冬天有冰雪时更加小心。
有了壶穴这个词儿,联想到京区社友出走经常担心的壶。出走辞典里说“壶”是北京-河北山民对地貌学名词“岩槛”“岩坎”“裂点”的称呼,是个俗称,但这个词也已经被地质学吸收了。再者,壶穴的英文名称也是壶 pot 和穴 hole 复合而成的。
嵇少丞的博客原文链接在这里,我把它嵌入到下边:
你又会说了,蹄窝经常出现在高岗上,比如风口庵附近的那一片,傍边的山包也太小了,哪来的那么多流水冲刷啊?实际上在嵇少丞的博文之后,另一位科学网博主在文后也提出了类似的质疑。
我想说,上古时期门头沟曾是低洼之地,沧海桑田,如今那里已是北京的山区,北京最高峰东灵山(海拔2303米)就在门头沟区与河北省交界之处。也许不用提这个,即便那里亘古以来就是山区,也还有另一种地质现象解释蹄窝地区的地貌,这就是“褶皱”,有“向斜褶皱成峰、背斜褶皱成谷”之说,各地常见的马鞍山就是这样形成的,而蹄窝所处恰是向斜褶皱,蹄窝应该早于山峰之前形成,那时的流水资源可是相当的丰富。
还是嵇少丞的博客文章,原文请猛击这里,也嵌入本文:
当然了,地质学专家嵇少丞针对京西古道蹄窝的解释未必绝对正确,地质学门外汉我的转述引用更可能谬误,前边提到的那位质疑者甚至要嵇少丞不要做“砖家”。
但愿本文能让你喜欢,引发你思考。
【附记】
不久前曾在出走微博里推荐过嵇少丞的博客,现在继续推荐,主页是http://blog.sciencenet.cn/u/Majorite。咱出走之人大多不是地质科班出身,这些图文并茂的地质科普对咱很有用,出走时可以用来按图索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