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茶人—3月11日出走中门寺-五岔路口-耕园-圈门结题报告   

  • 铺路去了 2012年3月12日

     

     

    【进程】

    6:46 西子到达集合地点,熟悉了一下集合地点周边的情况,特别留意了一下集合地点周边是否有早点出售这个“民生”问题。在确信集合地点百米范围内没有提供该“民生”问题的服务网点之后,给在课题中留言的刘全社友发去了与此有关的情况说明短信。在等待分担本次课题成员到到达的时间里,细细品味着阳光洒满山坡上的生机,洞察着初春门头沟稍有寒意的微风,顺便和此时已经从山上泉水点里背水下山的附近居民聊聊天。其间有一位居民说,从集合地点到达取水点也就二十分钟时间,这让我感觉到自己为课题所设定的时间似乎不太准确,当我进一步询问其下一个问题(即:从集合地点到达本次课题之关键点之一的五岔路口需要多长时间)时,他告诉我只需要四十分钟。这大大出乎我的意料(我为本次课题成员走完这段路程所预留的时间是一个小时三十分钟)。这是与本次课题时间有关的话题。随后穿山癸又为本次课题引出了累计上升的话题(见7:30段)。

    7:15左右 施雄和糖耳朵同车抵达。

    7:25左右  栗子、安小安同车抵达。

    7:30左右  小撮、穿山癸、刘全同车抵达。在与穿山癸闲聊时,穿山癸传递了这样一个信息,本课题累计上升666米估计是西子随便写写的,有往低处(小处)写的倾向。我承认,在开题时,如何填写这个累计上升高度呢?现在各位看到,填写累计上升666米时的预估强度已经是撮氏33度了,如果再往上写累计上升高度(比如888米或是1000米),预估强度将会超出 撮氏33度。这可以做为填写累计上升高度时的一种取舍思路或方向。实际上,填写该高度的实际困难之处在于以下两点:一是该课题只设置了两个关键点(除起点和终点外),也就是说该课题在实际分担过程中所行走的实际线路有多套方案,每种方案所产生的累计上升存在区别的可能性是比较大的。二是西子本人并没有携带专业工具,以便记录下实际线路的各处上升高度情况(进而得出累计上升)。需要说明的是,现在结题报告中将累计上升修正为888米,该数值仍然是一个在没有专业工具和准确记录的情况下的预估数值。

    7:45  由于中门寺三面靠山,宛如一把“太师椅”挡住了从东方升起的太阳,加上初春的早上还有些寒冷容易冻脚,再加上已经抵达的分担本课题的成员中有安小安这位第一次参加出走的新社友,同时考虑到穿山癸是一位经验丰富且对该线路的大部分路段均十分熟悉的走友。因此,我建议在穿山癸的带领下,栗子、安小安、刘全四人先从集合地点(891路公交车终点站)(中门寺生态园公交站)出发了。

    7:58 小垒打车抵达集合地点(891路公交车终点站)(中门寺生态园公交站)。

    7:59  接到刘德军电话,正从地铁苹果园站赶来的途中,建议我们先走,他随后赶来。

    8:00  小撮、糖耳朵、小垒、施雄和西子五人从集合地点(891路公交车终点站)(中门寺生态园公交站)出发。

    9:12  施雄沿山脊小路暂别西子,选择了另一条线路(据其在耕园的介绍,其是经雷达站到达耕园的),向耕园推进。

    9:29 (根据通话记录上显示的时间)穿山癸一行四人到达本课题关键点之一的五岔路口。此时,西子、小撮、糖耳朵和小垒还在赵家洼短暂休息、闲逛、四处瞧瞧兼晒太阳和等侍刘德军赶来(重要原因是,从集合地点到赵家洼这段路,只要沿着村村通的水泥路面经简单提示后追赶就不至于迷了路而能够到达赵家洼这个本次课题中人为设置的小小节点,出了赵家洼后,岔路较多,对于第一次参加本线路行走的刘德军社友来说,如何在电话中提示其走接下来的路会是一个接近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10:18  小撮、糖耳朵、小垒、刘德军、西子一行五人到达五岔路口。

    12:38  小撮、糖耳朵、小垒、刘德军、西子一行五人到达耕园。

    聚餐之后,围观了当为小撮的微展示(用DV的方式进行展示)拍摄进行时,其间领略了第一次参加出走课题的新社友安小安对小撮的提问,结合当正在寻找访谈主持这一动向,建议安小安社友不妨一试。

    相聚总是短暂的,又到了暂别耕园的时候了,社友们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自由选择分担课题后半程(以耕园为界进行划分)的线路。

    其它部分略去不表,或可参阅其它社友的出走报告。

    14:35  当、小垒、穿山癸和西子四人暂别留在耕园的独行叟后踏上了经峰口庵抵达圈门的把家还之路。

    在途中,当还为准备与独行叟有关的微展示(用DV的方式进行展示)拍摄了一些素材。

    17:39   当、小垒、穿山癸和西子四人抵达本次课题的终点,370路公交车门头沟圈门车站。本次课题顺利结束。

    【附录】

    关于山与水,《高山流水》被人们用来话知音。

    关于茶与水,曾有人试用雪水、井水、溪水、矿泉水、自来水、纯净水、蒸馏水等不同的水来冲泡同一种茶叶。西子此次从891路公交车中门寺生态园站下车开始之后及在前往五岔路口的途中,见到了起得早的上山取水者,也见到了拎得多的上山取水者,取山泉不一定都是用来泡茶,但好茶需要好水却是一种共识。

    关于山水茶人会有许多学文演义和故事,这已经超出了本结题报告的范围,在此就略去不表。

    选择《山水茶人》为本结题报告的标题,是告诫自己既要看到山、水、茶、人,也要理解山水茶人这几者组合在一起所形成的当下现象,还要挖掘山水茶人这几者组合在一起可能到来的未来。

    【开销】

    以西子为例。

    去程:地铁2元+公交刷卡0.8元;

    回程:公交刷卡0.4元+公交刷卡1.6元。

    以上合计4.8元。

  • 荷包

    我实在想象不出老独独个儿淌眼抹泪的样子。。。

    2012年3月14日
  • 铺路去了

    回复南瓜叶:完全同意您把老独解放出来的想法。

    回复刘全:只是举手之劳,不必客气。

    回复施雄:谢谢您的补充和回复。

     

    2012年3月13日
  • 施雄

    西子辛苦了:)

    我9:25左右到达定都峰,右拐,不久见到一条似曾相识的小道,便走了进去。后来看了一下GPS,发现已经很接近王坡村,并且继续走下去将很可能会路经龙潭、阳坡村。这样一来,我“要么是走错了”,“要么是走以前走过的路线”,于是我又吃力地爬回山脊,向雷达站方向行进,并力图在到达雷达站前找到一条合适的路线穿越至赵家台,结果耗费了大量体力也没有找到。

    几度迷失、穿越,最终到达雷达站。跟几个中老年爬山者悄悄从小路进去,然后对追来的士兵装聋作哑嗯嗯诺诺,最终蒙混赖过。此后一路疾行,半小时左右就下至耕园,惊喜地发现我不但是本课题组第一个到达耕园者,而且还赶上了第一锅面。

    山里手机信号不好,我过了定都峰后不久就切换到飞行模式了。下午到达南辛房时切换到正常状态,这时才收到西子上午发给我的询问短信。特此回复,以对自己脱队后的情况交代一下:)

    2012年3月12日
  • 刘全

    原来西子那么早去了集合地点!而且是为了帮我探测附近有没有早餐,真是感动啊,奖励小红花wink

    2012年3月12日
  • 南瓜叶

    四个细心人留下来多陪伴了老独一会,这个过渡太重要了。几十号人哗啦啦一撤,剩老独孤零零一人,坐地上抹眼泪也没人看的见。周末尽量让老独解放出来,即使去耕园,最好不和老独提前到招呼,在,就突然袭击。不在,就临时当家坐台。

    2012年3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