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7日出走北庄-达峪沟-杨家堡-北庄流水   

  • 三而一 2011年12月19日

     


    12月17日出走北庄-达峪沟-杨家堡-北庄流水

     


    几年了,走的地方不少,也在几个网站上注册和随行,都没有硬性的记帐要求,回来记过不少东西,一是发点小情调,二是确实有写头(比如有历史的走陵和走关沟),三是发照片。来到了出走社,必须要写,我只好写些小流水,但愿能够被批准被认可和接纳。


     


    5:00准时起床,洗漱、喝了点粥,穿戴,在穿着羽绒服和抓绒之间稍做纠结,之后穿了羽绒背心,这为之后除了身上不冷之外,胳膊和腿脚都超冷垫定了基础。然后背好背包,下楼。


     


    5:30分出门,10分钟后下到地铁5号线,汇合八万,6:00雍和宫转到2号线,6:19下车,转到公交站,找到980,终于在小撮说到的打道回府的时间之前上了车,6:30开车。


     


       980上人不算多,我心说太舒服了,还有这么多空座,遂把包放在另一座位上,准备着开睡了。谁想到延途停经的各个站都上来了不少人,一会座位就满了,但仍然上人,过道里,台阶上都已经是满满挡挡的了。今天是周六啊,而且才不过只有六点多,天还没亮干净,这些人去密云干吗呀,难道要去(支)援密(云)?这些人有过完早烟瘾上车的,有过完晚酒瘾上车的,都是不管吃了还是抽了什么,就能让人一闻便知的,顿时车箱内空气迷离起来。不管了,都与自己无关,只有睡觉与自己有关,蒙头开睡吧。


     


       70分钟后,来到了密云,这车就着密云绕开了弯,四站过后,我们在鼓楼站下了车。第一件事,找洗手间,走了不远,就看到了开封菜。走进门来,直奔后厨(头),找到了,舒服。温暖的房间,齐全的用品,连洗手的水都是热的,唉,太舒服了,除了……,出门前我没忍住,说了实话:这除了吃的不好之外,其它的还真不错呀。这话除了被开封菜的人听到之外 ,还被同队的其它2位听到了,其中一位是同路的帅锅:刘全(真名+ID)。


     


       之后就是找西单电器!其实我们已经到了,在这个大空场上转圈,问了几个在这等车的人,只是西单电器已经易名,这是小撮们到了以后我们才知道,但是公交站牌上都标着西单电器的站名,看来西单电器已经深入人心,估计在那个物质馈乏的时期,这里是多么的令人神往和抢手。


     


       几分钟之后,穿着黑冰的不吃饭也到了,再过一会,小撮也到了,还有磨砂和老酷,老酷是我后来听人叫她才认识的,小姑娘嘛,文文弱弱的,起了个那么豪爽的名字,就象我女儿,给自己也起了个响亮的野外名字:老五。估计是后悔自己生成女儿身,不能立马横刀,驰骋疆场吧。


     


       坐上了25路车(好象是啊,路痴的我不太关心坐什么车),上来了问道和美女枫叶,人齐了。我们一行,终于团聚:小撮,不吃饭,枫叶,问道,刘全,八万,三而一(我),还有磨砂和老酷。六男三女,完美的野外组合。我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为了一个共同的革命目标走到一起来了。


     


       小公共超冷,我只觉得四肢和脚冷的有些木,其实冷的最多的还是脚趾,这在爬山走了近半小时之后,我才觉得脚趾有知觉。冬天嘛,就是这样,爱的就是这种冰火两重天的感觉。下了车,顺着路走,发现小公共尾随而来,在不吃饭的套词中停了下来,又继续搭了我们2公里----原来司机和票员的家就在北庄啊。


     


    之后就是上山,认路,找路,走路的过程,象每次野外一样,每一个人都各司其职,小撮走在最前面,一路唱着,我就纳闷,他的气总是那么足,即使是上升也照样气不喘歌不断,问道是个非常内敛的人,但凡是需要找路,或者是感觉需要有人帮助的时候,他一定在,而且一定帮。不吃饭是个挺北京的小男生,吃不吃饭没看出来,但中午一定不吃,他脑子聪明,总能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找到捷径,人类的聪明进化,文明发展全靠你了啊。磨砂和老酷一直在一起,互相帮衬,倒也体贴。八万就别说了,老走山了,强人,枫叶,美女,一直在帽子的遮挡之下,很少见真人,也很少说话,除了打电话。我嘛,除了上山有些气喘,是为了让自己尽快走热外,还都在状态,没有拖队。


     


    之后就是五指山了,然后就是登顶眺望和下山。无悬念。


     


    小撮分别在山泉处和徒子峪桥下画了两张岩画,孤陋寡闻的我还是回来才查到画像中的主角是谁,我们集体合影并致敬。


     


    15:30穿过徒子峪,进到太师屯,准备返程,这中间有个小插曲,就是内急时一定要解决,不然在等车前找方便,那就只能跑路到人民医院了,但还好,解决的及时,回来不耽误乘车。


     


    16:10左右,来了一辆小公共,上车,顿时车内又满了,真为抢占了密云人民的座位而感到难过,但姐实在是有点累了,坐在了老年座位上,还好,一路无老人上车,我也没有让座,还在这四十分钟里,小眯了一觉。车在天将黑时,到了长途车站,下车。回走几步就到了车站,十步之内开来了一辆980,刷卡上车,坐在了第二排,据说是车前面空调会好些,鉴定的结果是,前排和后排空调的气流是一样的,都不热,而且越坐越冷,我就在这忐忑中一直怀念着我的羽绒服到了东直门。


     


    18:10东直门换2号线,18:40左右到了蒲黄榆,19:00已经坐在餐馆里和老五一起吃农夫烤鱼了我。大家也是在坐车过程中逐渐分解,直到最后各回各家,各找各妈。


     


    流水完毕,此次木发照片------还木学会,下次吧。

  • 问道

    回来的时候坐在后面真冷啊,听说前面暖和,别提多向往呢。

    2011年12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