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清爽的出走   

  • 安心 2011年7月08日

        上周六参加了xulaoshi的课题,很高兴认识了soso0、棉芯、stonewang和小诗。下面是我结合网上介绍资料写的总结。

        明十三陵是明朝迁都北京后13位皇帝陵墓的总称,我们在345终点站集合后,经原东山口进入这块天寿山下方圆40平方公里的小盆地上。十三陵陵区共有10个山口与四方相通,长陵以南有东山口、中山口、榨子口和西山口。这四个山口在南部边城上,是南部边城的组成部分。其他6个山口,则在陵区北半部。长陵以西有德胜口和雁子口,以北有锥石口、贤庄口和灰岭口,东北方向有老君堂口。这10个山口原来"皆有垣","水口垒水门,山口砌城堞"。东山口在陵区东南角,地势较低,为陵区四水(老君堂、灰岭、锥石和德胜口四水)的总汇干流出口,东为蟒山,西为汉包山。山口由河道和川地两部分组成,宽1198米。十三陵水库大坝的坝基正是原东山口关城遗址。原东山口"有楼,南北两座,三层",晚清以后,两座楼都被拆毁,仅存两座楼台。楼台为正方形,边长16.60米,高7.25米,由大块长方形花岗岩砌成。1958年修建十三陵水库时,因西楼台正处 在大坝的西坝肩,被拆除了,东楼台处在大坝东坝肩稍南,利用楼基修建了三层楼房,做为十三陵水库的陈列馆。

        从1409年营建长陵到清顺治初年营建思陵,长达200多年间依次建有长陵(成祖)、献陵(仁宗)、景陵(宣宗)、裕陵(英宗)、茂陵(宪宗)、泰陵(孝宗)、康陵(武宗)、永陵(世宗)、昭陵(穆宗)、定陵(神宗)、庆陵(光宗)、德陵(熹宗)、思陵(思宗),故称十三陵。如果按照传统礼制的规定,在陵墓群中间,都是祖陵居中,规模也最大;以后各帝按左昭、右穆顺序埋葬,规模也应逐代减小。但是,十三陵却不是如此。即使由于地势的关系,所有陵墓没有按照顺序排列,可规模也有后来居上的,如裕、茂、泰、康四陵由东向西排列,规模也超过前代献、景二陵,后来的永、定二陵又超过了这四陵。明初的埋葬制度是一帝一后。献陵合葬张皇后、宣宗景陵合葬孙皇后。自英宗裕陵开始陵内有两个皇后,其后除定陵有两皇后外,茂、永、昭、庆四陵均是三个皇后。因此陵内有13个皇帝,却有23个皇后。 我这次看了四个陵,而且只是在门外溜达。

        首先去德陵,位于潭峪岭西麓,里面住的是天启皇帝朱由校和皇后张氏。他是倒数第二任皇帝,热衷于当木匠盖房子并充分信任并放权给了在历史上比他自己更加著名的太监——魏忠贤。据说,他亲自当木匠,身体力行地操作斧锯凿削,干得比一般木匠还要强,而且一天到晚就迷在这些事上,从不厌倦。当他干活干得正起劲的时候,怎会处理政务呢,魏忠贤专门等他干木匠活的时候才进来奏事。

        然后去的是永陵,位于阳翠岭南麓,里面有第十一位皇帝世宗朱厚熜及陈氏、方氏、杜氏三位皇后。其卜选陵址是在嘉靖七年(1528)皇后陈氏去世之时。当时,世宗命辅臣张璁及兵部员外郎骆用卿等人为陈皇后选择陵地。同时,也秘密选好了自己的陵地。嘉靖虽然对前代的碑文和当朝的国事不感兴趣,但他对自己陵墓的兴趣却着实不低,时不常地利用祭陵之际看看风水。据说他曾十二次来到永陵工地,最后一次是在永陵基本建成的时候,当时嘉靖皇帝问身旁的大臣“朕陵止于此乎”,大臣立刻听出了皇帝对工程还不满意,于是马上应对说,还有一层外墙没有建。于是永陵的工程就在原有围墙的基础上又多加了一层外罗城。这是永陵前七陵所没有的。永陵建筑奢华,比如用石,其方城、宝城之上,以花斑石垒成雉堞。这种花斑石古时被称为文石,是极其珍贵的石料。连明楼的梁柱等处,都用石料雕刻而成,并且按木料的做法,加饰油漆彩画,极其精美,有很多地方都超过了成祖的长陵。

        第三去的是景陵,位于天寿山东峰之下,里面躺着第五位皇帝宣宗朱瞻基与皇后孙氏。他继承了前代与民休息的政策,注意节俭,反对奢靡,其陵园制度,遵照献陵俭制,神道从长陵神道北五空桥南向东分出,长约1.5公里,途中建单空石桥一座。陵宫朝向为南偏西55度,占地约2.5万平方米。宝城因地势修成前方后圆的修长形状,前面的二进方院和后面的宝城连成一体。由于铁栅栏挡着,无法近瞧,据说祾恩殿台基是嘉靖年间改建后的遗物,祾恩门、祾恩殿的台基上有清代改建后遗留的柱础石。神功圣德碑亭仅存石碑及台基。

        最后看十三陵墓的首陵,它是明朝第三个皇帝明成祖朱棣的陵墓,主要建筑祾恩殿,和故宫中的太和殿一样大。它的柱、梁、檩、椽和檐头全部使用楠木,殿内的32根巨柱,都是用整根金丝楠木制成的。当时光是从产地将这些巨大的楠木运到陵园,就用了几年的时间。可惜未能入内参观。

        本次出走亲近了大自然,使我身心放松,减轻了工作带来的疲乏,谢谢同行的社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