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书就像一座山——10月16日出走三合庄白楼-石人站-瓦沟结题报告   

  • 小撮 2010年10月20日

    【进程】

    在我“苦难的童年”,经常遭到各种豪言壮语的勉励,其中一句是“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由于这句格言,俺幼小的心灵里,毫无逻辑地,“书”与“山”建立了某种神秘的联系。

    用一句很增广贤文的话说,一本书就像一座山,一座山就像一本书,读书如爬山,爬山如读书。

    然而,山和书终究不同,爬山终究取代不了读书,只爬山,不读书,恐怕会越爬越傻。最近这几年,我山爬得越来越多,书读得越来越少,所以人越来越傻。虽然书读得少跟山爬得多没有因果关系,但还是莫名其妙地琢磨着如何爬山读书两不误,甚至相互促进,以爬山促读书,以读书促爬山。每每看到patch、小5等大小文艺青年捧着本书在山上埋头阅读时,总是心向往之。

    终于在今年初夏下定决心做一次爬山和读书合流的尝试。

    不料这个高山读书会时运不济,屡屡因故牵延,时隔三个月才得以重启,不但错过了当初要拉大旗做虎皮的美国独立日、法国攻陷巴士底监狱纪念日,连最近的双十节也错过了,剩下的主题只有一个《我的奋斗》。

    隔了三个月,原来名单上的成员除我之外都流失了,zodiac因为周日要上班退了,身为大二学生的salmon本来被我寄以厚望,以“出走社的未来”相待,发短信通知课题重启的消息,不料石沉大海,音讯皆无,电话打过去也被挂断,只好视为因故缺席。

    不吃饭、山蚁、京都水怪、史奴比都是新报名的。

    痛心于每次乘917总是落后于队友,这次我改进了交通方式,以自行车+22路+109路的组合,史无前例地于6:25抵达广安门内,并一下车就冲进人群里挤上刚进站的917。

    在车上先后接到不吃饭的短信、京都水怪的电话、山蚁的短信,得知他们都上了车,在我们后面若干公里处。

    8:30在张坊下车。东西两家早点铺,东边没营业,西边垄断了今天的生意,肉夹馍、鱼夹馍、鸡蛋夹馍供不应求,绝对的卖方市场,于是,我们很自然地享受了一番久违的计划经济时代服务质量。

    早点还没吃完,另外三个人依次到达。

    初次见面的水怪老师混合着谢园、孙国庆和刘晓波的神韵,款款走来。他对出走社的制度、规则、文化、习俗很是认真地做了功课,一张口便是引经据典。为了这次出走,特意从出长差的张家口赶回来。这样的老同志,谁能忍心怠慢。

    9:00 45路载着满车老少爷们,悍然启程,晃晃悠悠约半小时后,终于扑嗤一声后轮胎打泡,歇菜了。此地离我们的目的地三合庄小白楼不远,我们毅然弃车徒步,不到10分钟便看见那座标志性建筑及那只标志性动物——棕黄色松狮,依旧那副焉了吧唧受气包的表情。

    在史奴比对房山的石灰岩地貌的赞不绝口声中,我和山蚁面面相觑,我们俩的审美取向更为接近,穷山恶水是我们不约而同的评价,但谁在乎呢,如果是为了风景,那还不如去躲在被窝里看《国家地理杂志》,最美的风景都在摄影家的镜头里,而非我们凡夫俗子的眼睛里。

    通往留言垭口的路我已走过两次,不必赘述。不紧不慢,边走边聊,走走停停,11:40抵达留言垭口。再向左转,横切,到达我一直念念不忘的树丛草甸混合地带。

    “此地甚好,”据说,瞿秋白引颈就戮前牛逼哄哄地给自己选了一片草地。我想象中,那就是这样的草地——矮矮的、密密的、乱糟糟的

    ,象未经梳理的头发,背后是一簇簇的杂树,阳光斜照着,有光,有影,冷了,就到光下面,热了,就到树荫里。

    我们停了下来,午餐时间到了。我没有食欲,9点钟才吃完的早点还顶在嗓子眼。在史奴比的劝说下,我喝了几口热咖啡,我似乎感觉到了水怪老师异样的目光,这与他想象中清教徒式的出走社风俗有所出入。 

    午餐之后,高山读书会迫不及待地开始,以错字连篇的盗版希特勒《我的奋斗》暖场,恶心了一把自己之后,作为一种优厚的补偿,罗永浩的《我的奋斗》隆重登场。

    名义上一人一段,实际上,我只读了前言,号称模仿朝鲜味的东北话,实则读出了山西话,关于山西话与东北话的隐秘联系,可参考太原人士阿贤老师的普通话发音;不吃饭这个小滑头读了两三页就交给水怪老师,水怪老师是实在人,一口气读了30页,以刘宝瑞的风范和音色,将老罗“苦难的童年”娓娓道来,其中老师派上高一的儿子打自已三年级的学生、没有风五星红旗依然在校园上空飘扬、我的哥哥是古典文学名著爱好者等段子,让我再次满地打滚(我是斜躺在草地上“收听”的),其他同学也以个性化的方式诠释了忍俊不止的内涵,相关描写参看红楼梦中与刘姥姥相关的段落。水怪老师之后是史奴比老师,虽然没有风,她的声音也曾在校园上空飘扬,内容是考场规则,如今,她读过考场规则的嗓音在高山之间回荡,向天空、山峦和大地诉说一个青年是如何坚持理想坚持美好拒绝“王哥”们的成熟和世故并活得很牛逼很精彩的,我承认,我很受鼓舞。

    读书会于14:30闭幕,读到了86页。

    为了奖励大家的学习精神,我向队友们推出了本日奇观——石人站。大家纷纷表示不虚此行。其实有没有这个已经无关紧要。读书会已经升华了这座山。

    以石人站为为轴心横切了一段路,我们找到了西梯的入口,一路速降。

    经过一片柿子林,此处有我无力阻止之事发生。

    16:30 瓦沟,迎来45路,GAME OVER。

    【开销】

    公交车刷卡共11.2元。

  • 手挽手
     想起了小时候寒冬季节 围炉小烤 我姐手捧一本书 为我们朗渎...神往中    现如今 如此浮澡的社会 要静下来读点书也不易 幸好有小撮社长能构思出如此清纯的活动 如清风拂面
    2010年10月22日
  • 小撮
    时光回不去了,但岳麓山上读书的情形是可以再现的。
    2010年10月21日
  • 不痴不呆
    小撮的文章,让我无限的怀念当年在岳麓山读书的岁月。。。。。永远的回不去了!
     
    2010年10月21日
  • 武林阿混
    “史奴比对房山的石灰岩地貌的赞不绝口声中”
    史老师和我的口味差不多。
    摄影家算什么,只会玩装备。
    2010年10月21日
  • 丁香
    "每每看到patch、小5等大小文艺青年捧着本书在山上埋头阅读时,总是心向往之。"  就象京城赶考的状元,能文能武,下不得地~~~~~
    京城的出走,透着股文艺气。悄悄说句,莫让我们老大看见了,一准他会发自创的混混独门暗器给你,等着接招吧
    2010年10月21日
  • mountain
    俺到现在也还没搞清青年与中年的确切分界,所以不知你是文学青年还是文学中年,但有一样搞清了,你也是很文学的.
    2010年10月20日
  • 京都水怪
    多么温馨的文字,我听着都要陶醉了,我从小就爱读书,第一次参见活动就赶上读书会,万幸呀,缘分呀。遇到知音了三生有幸,念念不会忘的。2010年10月20日23点写于张家口南苑宾馆。落泪疑似。
    2010年10月20日
  • 风飞扬
    罗永浩是我首次从出走走夜话中他的那篇文章认识的,网上搜了一下,大致知道他是什么样的人,看了他的新东方的推荐信,很牛,俞敏洪也一样。只是这样子的人为什么不太受社会主流的欢迎?我也有他的《我的奋斗》,还没有来得及看,等看完了再交流心得吧,好象离题远了一点,呵呵。。。
    2010年10月20日
  • 山蚁
    ”只爬山,不读书,恐怕会越爬越傻”——严重同意!为做人而读书,为做人而爬山
    2010年10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