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山有感   

  • 秦天 2010年7月15日
          莫名的烦躁似绿豆芽疯长,心也显得湿湿的。今天天气格外的好。太阳精神焕发,洒下了朗朗的光辉,给大地披上了暖暖的金色,连空气也有鲜活的感觉。
          不知不觉,我们来到了山脚下。朋友建议去爬山,我欣然应允。说实在的,自从参加工作后,迫于工作的压力,加上自己的懒惰,很少去爬山。今天机会难得,可以和朋友一起散散心,领略山色的壮丽和幽谷的空朦,解除内心的疲惫,捡拾青年时代的风华正茂,也是人生极大的乐趣。
        我们沿着蜿蜒的山道,拾级而上,穿梭在茂盛的树林下,享受着和煦春风的抚摸,耳闻小鸟婉转的和鸣,映入眼帘的是一片明艳的世界。小草返青,嫩嫩的,绿绿的,朝气蓬勃。绿树吐芽,在阳光的映衬下绿得发亮,似乎要把自己的生命力全部展示给我们看。我们走走停停,谈笑风生,顾不得腰酸腿软,汗流满面,兴致勃勃爬到了山顶。
        站在山顶,极目远望,晃动的人影若隐若现。远处,山峰逶迤,白云缭绕,朦朦胧胧,给人无限的遐想。田间阡陌纵横,河塘碧水荡漾。看着不用浓墨重彩勾勒的山水画,心旷神怡的感觉油然而生。
        我感慨万千,情不自禁地说:“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站在高处的感觉,真的是妙不可言。俗话说得好,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真是一个颠扑不破的真理。”一个朋友听了,哈哈一笑,不以为然。“高处自有高处的佳境,因为有欲穷千里目的内容。可是高处不胜寒呀!”他一一指了指山下的景物,对我说,“如果山下没有田野房舍,没有江水湖泊,没有远处连绵起伏的群山,站在这个孤峰上又是怎样的心境呢?你不觉得孤独和凄凉吗?山峰也会黯然失色。”我无言以对,因为没有想得那么多。
        “其实做人同样如此,都做大人物,不做小人物,大人物也名不副实了。古往今来,那些所谓的高人有多少平凡的人为他支撑着。”他的一番高论引起所有朋友的共鸣。大家竖起拇指啧啧称赞:“高,高,实在是高。”说毕,陷入了深深的思索。
        “世间万物,有幸成为人,人为什么活着,有时我也糊涂。”另一个朋友深有感触地说,“听了刚才仁兄一番哲理之言,胜读十年书呀!很受启发。高人有高人的追求,矮人有矮人的乐趣。”大家纷纷点头表示赞同。
        “会当凌绝顶,一觅众山小。那是有众山小可觅,否则,就没有那么豪迈的气概。我们还是下山吧,走在坚实的大地上才是最踏实的。”我提议。
        
        登山之初,我满怀豪情壮志,想要一鼓作气攻克这座“堡垒”。待兴冲冲奔至山麓跃跃欲试时,不由倒吸了口冷气,只见巍峨山峦高耸入云,山径蜿蜒而上,而矗立于峰顶的电视发射天线直刺苍穹,我顿时背脊发凉,腿肚子发软。这么高的山,人没到半山腰,一定先趴下了。瞧那些步履轻捷的登山者,看来我只能望“山”兴叹了。既来之,则安之,我往上爬,谁知未到5分钟就气喘如牛,两腿如注铅似的沉重,再也迈不开步子,汗水也一个劲地往外冒……
           “我咬着牙,挪着艰难的步子,汗流涔涔。落日的余辉肆无忌惮地在我脸上扫荡,炽热无比。愈近山顶路愈发陡峭起来。停下来歇歇脚,拭拭汗,一抬头,啊,湛蓝的天空下,那根直插云霄的电视发射针已近在咫尺了,加油!当我步履蹒跚地迈上最后一个台阶时,一股清凉山风迎面扑来,顿时舒畅至极。放眼眺望,我被眼前的美景深深陶醉了,远处的天空云蒸霞蔚,落日从晚霞的边沿和缝隙射出万道金色光芒,绚丽无比,夕阳笼罩下的小城全景尽收眼底,高楼鳞次栉比,道路纵横交错,绿毯似的田园沟壑和炊烟袅袅的村庄都披上了一层银纱。周围的山脉逶迤辽远,宛如绕城一圈的黛蓝色栏栅。鸟儿在灌木丛中欢快啾啁,不知名的野花迎风摇曳,散发着阵阵幽香。“之”字形的山径如白练般缠绕着大山苍翠挺拔的身躯。好一幅浓墨重彩、疏密有致的山水画!而我此时就身置其中,临风而立,“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情便油然而生。
        登山的路程是漫长而艰难的,但是当抵达顶峰后,身体的疲惫甚至心灵的阴翳一股脑儿全被风吹跑了,一路的艰辛终于换来了此刻的赏心悦目。其实,我们的人生之路何尝不如登山呢,困境也许会持续很久,但只要有耐性一点,且看命运如何盘旋,就能站在山头上欣赏自己走过的崎岖路程……
  • 门与窗
    又看了一遍,报告写得不错~
    2010年7月21日
  • 门与窗
    岳众朋友吧,已经出走过了啊,我还以为是新加入的呢。
    体会出走过程,各种感受都是一种难得的收获。期待同行~
    2010年7月21日
  • 手挽手
    困境也许会持续很久,但只要有耐性一点,且看命运如何盘旋,就能站在山头上欣赏自己走过的崎岖路程……一该句话我喜欢
     
     
     
     
     
     
     
     
     
     
     
     
     
     
     
     
     
     
     
     
     
     
     
     
     
     
     
     
     
     
     
     
     
     
     
     
     
     
     
     
     
     
     
     
     
     
     
     
     
     
     
     
     
     
     
     
     
     
     
     
     
     
     
     
     
    2010年7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