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广大社友的关注和支持,仲裁会将认真考虑社友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将本着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以维护每一位当事人的合法权利为出发点,制定出走社的仲裁规则提供到公民大会讨论。
虽然征求意见日期结束,仲裁会仍希望社友能以各种方式——例如发帖、私信等——提出有益的意见和建议,仲裁会将会认真考虑。
1、我们是网络社区,基本假定就是所有社友都具备上网的能力和条件,即使是出差和旅游中的社友,也假定不会长时期处于脱离网络的环境,只要有主观的愿望,都能争取到上网的机会。
2、如无特殊必需,诉讼一般在网上进行,主要是采用论坛跟帖方式起诉、调查、询问、对质、合议、投票,除个别情况需要通过实时聊天工具之外,一般不需要实时进行,因此,不需要仲裁、当事人、证人等同时在线,诉讼过程可随时进行,不受相关人等所在时空的限制,因此,诉讼进程不必考虑相关人等具体所在时空状况。
3、综上两点原因,诉讼当事人不登录网站而造成的缺席裁判,其可能的不利后果应由不登录者自己承担,不必在程序上对其加以迁就。
回patch:
1.这里的“三次询问”目的在于催告被询问方行使权利,是一道程序性要求,而非对实体问题的究问(第22条“仲裁会可以在“出走会所-社区仲裁会”栏目下对案件开展调查和询问”解决的是实体问题),以解决被询问方怠于行使答辩权的程序悬置。该条文的落点是“原告无正当理由未予应答的,视为撤回起诉;被告无正当理由未予应答的,可以缺席裁决。”
2.感谢patch的细心审查,“开庭”确实没有在26条之前的条文中明示出来,应当对第22条完善一些文字,建议修订为“22.自被告收到或者应当收到起诉书之日起第二十日,仲裁会在“出走会所-社区仲裁会”栏目下开庭,对案件开展调查和询问,对象包括原被告双方和案件相关人。”
请教两个问题:
“三、23. 经仲裁会三次询问,每次间隔不少于三日,且有记录显示被询问方在此期间有登陆活动,原告无正当理由未予应答的,视为撤回起诉;被告无正当理由未予应答的,可以缺席裁决。原告在三次询问结束后三十日内仍不登录的,亦视为撤回起诉,如有特殊情况需要延期的,参照13条进行。视为撤回起诉的,原告以同一事实和理由重新起诉的,仲裁会不再受理。”
为什么是三次询问?如果两次询问已经弄清了问题呢?如果三次依然无法弄清呢?
“四、 26.仲裁会应当在仲裁庭开庭之日起三个月内作出裁决……”
“开庭”是指什么?
to 小撮
关于时间的问题,当初考虑主要是为了充分保障社友利益,给社友留有充足的时间,而不是仲裁会因为案件多才把时间故意延长。
试想如果一位社友出走后,或在发表某文章后,恰巧有出差任务或旅游活动,壹两个月没有条件登录,那么对于他的处罚他完全不知,等他回来的时候已经错过了申诉的时限,那该怎么办?
当然,在能够充分保障社友正当权益的前提下,这个时间可以压缩。但压缩的前提应当是考虑到部分社友因特殊原因不能登录的情况。
我们是一个人口不超过2000的社区,将来人口也不会无节制增长,系统一开始就设定了三个月内登录的人数达到500人时拒绝新成员注册的机制,因此,出走社的社会生活的活跃程度、丰富程度、复杂程度都是有限的,仲裁的业务不会很多,不会出现积案如山、处理不过来的情形。相对于很少的业务来说,10天、20天、30天、三个月,这样的期限规定都太长了,另外,也不符合虚拟空间的特点,在虚拟空间中,三个月足够遗忘了,提起诉讼的人恐怕都不会记起曾有这么一个官司。这个草案的其他程序性的条款也有这样的问题,总体上是按照真实空间的规律而非虚拟空间的规律制订的,过于繁琐,在虚拟空间中,信息流通的效率是很高的,,不需要真实空间那样漫长、迟钝的公文旅行。
TO小撮
立法权限属于社区议事会,而宪政预备时期结束的标志是第一届议事会成立,那么这句话是否可以表示为“待社区议事会成立后由议事会修订为正式仲裁规则”
TO大狮:
关于《出走社公共机构组织办法》中的仲裁的职权漏了一条,补充如下:
(1)处理出走课题中的争议和投诉,依照〈出走课题公约〉对违规者做出处罚决定。
(2)处理网友与理事的纠纷,受理被处罚网友的申诉,依照〈出走社网友行为规范〉和〈出走社公职人员行为规范〉做出裁决。
根于目前《出走社公共机构组织办法》关于仲裁权限的定义,仲裁依据的只有《出走课题公约》、《出走社网友行为规范》、《出走社公职人员行为规范》三项法度。
进入出走法度栏目,可以看到23条法度条文,归纳了一下,有两类法度应当成为仲裁的依据:
第一部分:
出走社保护性限制强度办法
出走社反“邂逅”条例
出走社反占坑条例
出走社野外安全气象标准
出走社关于课题中代购车票的规则
出走课题应急联络条例
出走课题强度评估方案
出走课题余款处置方案
以上单行的法度,我认为应当属于《出走课题公约》相关的内容,应当纳入调整范围。具体的办法可以是将这几条法度写进《出走课题公约》或者在《出走社公共机构组织办法》中将仲裁的权限中明确将这些法度纳入仲裁的依据。
第二部分:
出走社规避制度
出走社“准实名制”实施方案
出走社社友积分制度
出走社社友分级方案
社名使用规则
出走社过滤词和敏感词管理办法
以上单行的法度,我认为应当属于《出走社网友行为规范》相关的内容,应当纳入仲裁的依据。具体的办法可以是将这几条法度写进《出走社网友行为规范》或者在《出走社公共机构组织办法》中将仲裁的权限中明确将这些法度纳入仲裁的依据。
下面的内容与大狮主题中的内容一致,只是稍作排版,看上面文字不舒服的同学,可以参照下面文字
仲裁会五位仲裁员共同拟定了《出走社仲裁规则(暂行)》,现予张贴以征求各方意见。征求意见期满后,斟酌险关意见和建议,最终提出终稿。
征求意见期:为期十五日,2009年11月6日结束。
出走社仲裁规则(暂行)
一、总则
1.根据出走社宗旨、制度,为保障出走社法度公开、公正、有效、规范运行,保护出走社公民、居民及嘉宾在出走社内正当权益,监督和维护社长、议员、理事、选举专员、司库等社内公职人员依法、合理履行职能,制定本仲裁暂行规则,待出走社进入宪政时期后将由公民大会修订为正式仲裁规则。
2. 受案范围:
1)出走社法度规定直接由仲裁会受理的仲裁申请;
2)当事人因认为公共机构或公职人员履行职能的行为侵犯其社内正当权益而提出的起诉;
3.社区公民、社区居民和社区嘉宾(以下统称为“社友”)认为社区议事会、社区理事会或社长、议员、理事、选举专员、司库等社区公职人员(以下统称为“公共机构或公职人员”)履行职能的行为侵犯其社内正当权益的,有权依照本规则向仲裁会申请仲裁。
4. 仲裁会遵照出走社制度、法度独立审理案件,不受任何其他个人或机构干涉。
5. 仲裁会五名仲裁员地位平等,实行轮值制度。
6.仲裁会审理案件,实行合议、回避、公开裁决、简单多数裁决和一裁终局制度。
二、仲裁的参加
7.申请仲裁的社友是原告,原告认为侵害其正当权益的公共机构或公职人员为被告。
8.由出走社制度、法度明确授权的公共机构或公职人员履行职能的,该公共机构或公职人员是被告。由公共机构或公职人员委托其他机构或人员履行职能的,作出委托的公共机构或公职人员是被告。
9.公职人员被罢免或已去职的,继续履行其职能的公共机构或公职人员是被告。
10.两个以上公职人员在同一事项中对同一社友共同作出履行职能行为的,共同作出履行职能行为的公职人员是共同被告。
11.与被起诉的履行职能行为有利害关系的其他社友、公共机构或公职人员,可以作为第三人申请参加仲裁,经仲裁会核准后可参加仲裁,或者由仲裁会通知其参加仲裁。
三、仲裁程序
12.社友向仲裁会申请仲裁,应当在知道公共机构或公职人员作出履行职能行为之日起十日内提出。公共机构或公职人员作出履行职能行为之日起一百日内,相关社友仍未提出起诉的,仲裁会不再受理其起诉。出走社制度、法度另有规定的除外。
13.社友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特殊原因不能在上述期限内提出起诉的,可以自行或者委托出走社公民向仲裁会申请延期提出起诉,是否准许延期以及延期的期限,由仲裁会决定。
14.提出起诉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1)原告是认为公共机构或公职人员履行职能行为侵犯其在出走社内正当权益的;
2)有明确的被告;
3)有具体的仲裁请求和事实根据;
4)属于仲裁会受案范围。
15.提起起诉应当向仲裁会提交起诉书,出走社主页“出走会所—社区仲裁会—申请仲裁”栏目为起诉书的提交场所。
16.仲裁会收到起诉书,经当月轮值仲裁员审查,应当在七日内作出受理或不予受理的决定。原告对不予受理的决定不服的,可以要求仲裁会复审,复审后作出的决定为终局决定。
17.仲裁会对原告的起诉作出受理决定的三日内,将起诉书张贴于“出走会所-社区仲裁会”栏目下,并由当月轮值仲裁员向被告私信转发申诉状,同时告知其相关权利义务。对于不宜公开审理的案件,由仲裁会决定不公开审理。
18.争议任何一方认为仲裁员与本案有利害关系或者有其他正当事由可能影响公正裁决的,有权申请仲裁员回避。仲裁员认为自己与本案有利害关系或者有其他关系,应当主动申请回避。仲裁员是否回避,由仲裁会讨论决定;三名及三名以上仲裁员须同时回避的,由公民大会决定。
19.仲裁会依据证据审理案件,有权要求争议双方提供或者补充证据;有权向有关公共机构或公职人员及社友调取证据。被告对作出履行职能行为负有举证责任,应当提供作出该履行职能行为的证据和所依据的出走社制度及法度。
20.仲裁期间,不停止被诉履行职能行为的执行。但以下情况除外:
1)作出职能行为一方认为应当停止执行的;
2)经当事人申请,仲裁会认为继续履行严重违犯社制度、法度或违背公序良俗的,裁定中止执行的。
21.被告应当在收到或应当收到起诉书之日起十日内向仲裁会提交被诉的履行职能行为的有关材料,并在“出走会所-社区仲裁会”栏目提出答辩状。轮值仲裁员应当在收到答辩状之日起三日内,将答辩状私信转发原告以作提醒。被告不提出答辩状的,不影响仲裁会审理。
22.自被告收到或者应当收到起诉书之日起二十日后,仲裁会可以在“出走会所-社区仲裁会”栏目下对案件开展调查和询问,对象包括原被告双方和案件相关人。
23. 经仲裁会三次询问,每次间隔不少于三日,且有记录显示被询问方在此期间有登陆活动,原告无正当理由未予应答的,视为撤回起诉;被告无正当理由未予应答的,可以缺席裁决。原告在三次询问结束后三十日内仍不登录的,亦视为撤回起诉,如有特殊情况需要延期的,参照13条进行。视为撤回起诉的,原告以同一事实和理由重新起诉的,仲裁会不再受理。
24.仲裁会对案件作出裁决前,原告申请撤回起诉的;或者被告改变其履行职能行为,原告同意撤回起诉的,可以申请撤诉,是否准许由仲裁会决定。
四、裁决和执行
25.仲裁会经过审理,按照简单多数的原则作出以下裁决:
1)履行职能行为证据确凿,适用出走社制度、法度正确,裁决维持。
2)履行职能行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裁决撤销或者部分撤销,并可以裁决被告重新作出履行职能行为:
①主要证据不足的;
②适用出走社制度、法度错误或违反有关程序的;
③超越职权的;
④滥用职权的。
3)被告不履行或者拖延履行法定职能的,裁决其在一定期限内履行。
4)被告作出的职能行为不宜或无法撤销的,作出确认违法的裁决.
26.仲裁会应当在仲裁庭开庭之日起三个月内作出裁决,裁决书应当说明作出裁决的理由。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应在审理期满前十五日于“出走会所-社区仲裁会”栏目进行公告。
27.仲裁会作出的裁决在出走社内对争议双方具有约束力,当事人必须履行仲裁会作出的裁决。
28.原告拒绝履行裁决的,被告可以向社长或理事会申请强制执行,或依自身职能强制执行。
29.公共机构或公职人员拒绝履行裁决的,或在规定期限内不执行裁决的,从期满之日起,经原告申请,仲裁会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向社长或理事会送达强制执行书,由社长负责裁决的执行。社长负责向仲裁会反馈执行结果,仲裁会在‘出走会所—社区仲裁会’公布执行结果;
2)社长拒不履行仲裁会裁决的,提请公民大会监督其执行。
五、救济方式
仲裁会可以遵照出走社宗旨,根据出走社制度及法度的规定,依据案件事实,裁决相关当事人作出赔礼道歉、消除影响、恢复名誉、停止侵害、排除妨碍等裁决。
六 、本仲裁规则自出走社公民大会表决通过之日起施行。
七、本仲裁规则由出走社仲裁会负责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