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本报告腹稿的题目是《火炬熄灭了》,录入时怕与奥运牵扯,于是加上“东炼的”注释。
引子:上个世纪七十年代中(三十多年前),北京市民热议的话题之一就是:“东炼的火炬”。“东炼”:地处北京市房山县石化区的东方红炼油厂。“火炬”:矗立在东炼厂区冒着火苗的烟囱。
关于“火炬”有几个版本,其中一个是这样讲的:东炼是我国从日本引进的(购买的)“全套”炼油设备。谈判时,我们只谈了前端设备,不知道(?)“尾气”的问题,日方公司也没有提及。等到试生产时,发现炼油产生大量的“尾气”,于是又去谈判购买处理“尾气”的设备,结果对方开价比购买前端设备还高不少,没舍得买。“尾气”又不能直接排向空中,只好通过“烟囱”在空中点燃,……。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一到石化区,远远就可以看到“火炬”冒着冲天的火苗。有多大的浪费呢?有人比喻:就好比一个人坐在那不停的、一张一张的、烧十元的人民币(当时人民币的最大面额是十元,而大伙儿的月收入也三至六张)。人们每每议论到此,无不愤怒、遗憾和无奈。
正文:我对“车厂”这个地名感觉陌生,可是又觉得眼熟。查地图知道它在周口店北面几公里处。
根据一般人的建议,我5:40出门,5:50坐上323路,6:15到六里桥北里,6:20坐上616路,6:50到良乡西门(1.2元),6.55坐上房山38路,8.00到车厂客运站(2.4元)。全程用时2小时2分钟。
只有2个人在客运站下车,另一个人是白白胖胖的“颠倒”。
下车向东的小山坡望去,看到矗立在山坡上安静的铁塔,这不是“火炬”吗?怎么不冒火苗了?我一下想起来了:78年的暑假,我和另外几个同学到高中同学“山上”(那时城里的人称到东炼为“上山”)的家来玩,他家的板房就在车厂,当时一下火车就看到“火炬”,闻到难闻的气味,过一阵才习惯,第二天睡醒又闻到这股难闻的味。没什么可玩的,就爬这个小山,地面上油糊糊一层,枯黄的灌木上也裹着厚厚的一层油污,半死不活的。当年感觉非常不好。
8:30人员到齐,课题提前5分钟开始,北潞冠家住良乡,对房山一带的山比较熟,他说:九龙山上灌木很密,路不明显,天热不适合爬,建议走沟里。问道征询大伙的意见后,决定改从金陵沟上,十字寺沟下。
沿着大路直奔金陵,问道耐心为大家讲解金陵的历史,金陵的风水(详见开题报告),使大伙从几块断石,几个长满蒿草的土坑看到历史。我敬佩他的记忆力。
9:50转过山坡沿沟上升;
10:20到达泉水崖下;
11;30在快到垭口前的树林下午饭;
12:15继续上升;
12:26石板小路分岔,宽些的横切到十字寺沟脑,窄些的通向垭口。问道、罗罗和我继续上升到垭口,再沿着小道向左面峰顶上升,风很大(相对);
12:40接近峰顶,然后横切下降,向北潞冠、颠倒靠拢。
13:10钻了一气灌木丛后回到宽的石板路,会合。沿山脊向南走,右边隔着一道山梁就是比我们高出300多米的猫耳山,大家谈论着上猫耳山的最佳方案,……。
13:30开始下降,很陡,有两处几乎90度。
14:00开始沿带扶手的台阶下降;
14:45到达泉眼,补水;
15:04到十字寺遗址;
15:40到客运站追上即将启动的38路;
16:40到良乡西门,北潞冠为我们指好616路车站位置,然后骑车回家了;
16:45坐616路,车较空;
17:25到六里桥北里;
17:30坐323路,18:00到家。
感谢问道的开题,感谢一般人的指路。
此行认识新朋友:颠倒、北潞冠和罗罗。
另外,我和问道辨明了橡子树叶与栗子树叶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