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风降温,有事要忙,上次的课题报告没有写,一切的一切好象都不允许我这周继续出走了,从心里也认为要休息一周了,但是看到了独行叟的“12月6日出走平峪--洼卧山-森水--野三坡”的出走课题,好象都改变了。这个课题50+的强度对我充满了诱惑,几天以来,一直在惦记着。周4,事情似乎做的差不多了,天气也有好转的迹象,实在忍不住了,晚上,把课题报告抓紧时间写完,写完的时候已经过了午夜12点,作为一个社区嘉宾,抱着试一试的心理,报名,没想到成功。
看看名单,“独行叟,南瓜叶,龙棒,旅游者,秦安,石头”都是出走社的强人。出于对强度的认知还不太确切,决定不带那个又大又沉的相机了,但是穿什么衣服还是让我难以决定。“假如迷路出不了山,就找个山洞忍一宿”这句话让我犹豫再三,反复研究地图,直到最后时刻,下决心不穿棉裤了,但是以防万一,多带点吃的吧。最后再看一眼名单,“42”同学也加入到这次课题。
周6一大早,到了火车站买票上车,42,秦安,龙棒陆续上车,大灰厂,队伍中的人就都到齐了。车上,大家一起聊天,讨论,看来都是对这次出走充满着期待。
下车后,绕过一个小土坡,进了村子,向山里走去,开始是一段水泥路,遇到了2个防火队员,大概都是当地的村民,打过招呼,一个人还很负责任的让我们留下了名字和单位。老独大概的问了问路,村民说进沟后只有一条路,我们塌实了很多。离开水泥路,就都是沟中的小路了,非常的清晰,也很好走,路上看到了一个石头搭成的坝,以为是个水坝,爬上去一看,原来是一片庄稼地,坝是用来挡土的,实在想不出来,在这周围都是岩石的峡谷中,他们怎么能淘来这么多的土。又没走多久,开始出汗了,天气又一次比预想的要暖和的多,大家纷纷的减衣服。一路上没有什么很难走的地方,在峡谷中上升也很缓慢,大约一小时,上升的幅度开始大了起来,灌木也多了,偶尔上一个坡后,视野会非常的好,回头看过去,下车时的小村庄清晰的展现在眼前,很近的样子,好象是在嘲笑我们的速度太慢了。峡谷中怪石嶙峋,两壁如刀砍斧劈一般的齐整,远处的山很是雄伟,山型陡峭,和眼前的峡谷相映成趣,房山的山果然是与众不同的。
继续前行,是一片树林,也是用石头砌成梯田的样子,估计以前曾经在这里种过庄稼,现在废弃了,想不通那时的农民为什么要爬这么高来种地,难道是自留地?亦或是为了亩产万斤的不登记在案的地?这里的路开始模糊起来,但是到处都很好走。穿过林子,前面的人已经在喊看到垭口了,老独乐观的认为我们提前了一小时,大家都很高兴(实际上这个垭口并不是地图上路线的垭口),没过多久,我们登上了垭口,合影后拿出地图确认路线,我拿出gps看了一下航迹,只是注意到最后登上垭口之前的一个弧线和地图上的设计路线不同,却没有注意地图上的一个拐弯我们并没有走,导致一个严重的误导,险些造成迷路。象山下看去,下面的村庄依旧清晰,中间没有任何阻碍(这是一个被我忽略的重要信息,地图的路线上有一条梁在视线中,石头注意到了这个细节,而我没看到)。
垭口的西边是一个70度以上的崖,看上去只有羊道,南瓜叶和老独开始找路,先看了北面一条横切的路,不好走的样子,南瓜叶在崖上找到了路,大家决定爬上山顶,这些羊道实际上比看到的要好走,很快,大家就上到了山顶,顶上比较平坦,到处都是野榛子树(好象是),非常的安静,路也好走起来,在冬日的阳光下,行走在山顶平坦的山脊上,欣赏着四周美丽的景色,非常的惬意。向西走去,树渐渐的少了,西面的视野好了起来,我们看到了洼卧山,高耸起伏的山脊间,2块伫立的石头好象2个娃娃(多亏这2个娃娃为我们指引了正确的方向),老独说可能这个山叫娃娃山,被文言话后,现在叫洼卧山了,后来经过很多老乡的证实,这个说法被确认了。远处的小五台上已经被白雪铺满,非常的壮观。
轻松的山脊行走很快就结束了,一段急剧的下降后,到达一个垭口,路不那么清晰了,大家开始找路,最后选定一条从山脊北面的横切的路,这条路应该是一条羊道,路上有很多的落叶,脚下经常打滑,开始还比较好走,经过一段时间后,路的倾斜度越来越大,大家小心翼翼的前进,速度也慢了下来,跟着这条小路在山中盘旋,忽左忽右,忽上忽下,最后经过一段艰苦的上升后,到达一个新的垭口,开始午饭,简单的吃完,正准备继续向前,忽然发现2个娃娃看不到了,大家意识到可能出现了方向性的错误,这时,我意识到,自己的读图出现了错误。大家确定了一下方向,决定绕过前面的山梁,从垭口下去后,继续前进,按计划饶过山梁,又看到了那2个可爱的娃娃。
路越来越明显,也越来越好走了,上了一个小山坡,山上又是一片寂静的树林,一棵棵大树错落有秩的散落在满是落叶的山坡上,散发着自由的气息,穿行其间,恍若隔世。在这里还看到篝火后残留的木炭,看样子是有人曾经宿营,他们选了一个好地方。穿过这片树林,抬头看,2个娃娃已经就在眼前,南瓜叶已经站在了山顶附近的山脊上,我们落下了很远,赶紧加快速度追过去。
到了山脊下,看到一条小路转过山脊,决定走这条路,不登顶,于是大家集合开始横切,转过山脊,有一条大路绕山而行,这简直就是今天的高速公路了。沿着大路开始找下山的路,围着2个娃娃转了半圈,看到一个蓄水池,不远的地方有一个人在放羊,问了一下路,告诉我们可以顺小路下沟,然后从沟里就可以出去了。
下沟的路坡度较大,但是还是很好走的,下到沟底,沿着沟向外走,这条沟和上山的完全不同,沟底的石头上布满青苔,估计夏天这里很潮,在向前,豁然开朗,沟底宽阔平坦,两侧的石壁高耸,气势磅礴,走在沟中感觉到自己的渺小和自然的伟大。
一路上看到不少牧羊人住的小屋和很多的羊,还有一棵柿子树,旅游者给我们摘了几个柿子,里面全是冰碴,又凉又甜,沁人心肺。
一直走过去,看到一个小村庄,老独问村民,告知村子名字叫“四背峪”,有人说由于交通非常不方便以前叫四不入,后来改成了四背峪。村子里已经做好了路基,看样子很快就会铺公路了。顺着路基,很快就走到了公路上,前面到的人已经在等我们了。大家一起向火车站走过去,路上看到一家小馆,吃了3元一碗的热汤面,舒服的很呀。特别推荐“迎春饭店”。
最后,在这里特别感谢一起走的队友。最后,在这里特别感谢一起走的队友。经验丰富的独行叟,瞬间就没影的南瓜叶,稳重细致的石头,体力超强的摄影师旅游者,健步如飞的秦安,意志坚定的龙棒,老实淳朴的42。
读图错误的问题一直在反思,一定要加强学习,放弃主观思想,戴3块表,还有什么社会主义荣辱观,把八荣八耻融入到生活中,坚决做一个无耻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