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12月17日的金陵之行,虽然不算成功,却给咱们留下了丰富的话题。
九龙山下阿骨打同志的睿陵只剩了几块神道石料,而旁边立了一块碑却是睿宗的景陵的碑,不明真相的群众很容易被忽悠了。俺也是看了资料,才弄明白,敢情这“睿陵”不是“睿宗”的陵。
西秦同学问俺,睿宗文武简肃皇帝是什么意思?
这可复杂了。就从“谥号”说起吧。
谥号,就是一个人死后,后人给他的评语。这个评语,不象班主任写在学籍卡片上那样,可以任意发挥。而是有专用的字眼。古代传下来的谥号使用手册,叫“谥法表”(见附录)。这谥法表,搞得真是像模像样,跟乘法表似的。中国古人,搞科学研究不灵,整妖蛾子却是高手。
皇帝驾崩了,或者一个有地位有声望的人死了,政府要组织一班人,回顾其生评事迹,总结其人品性情,从谥法表里找出比较帖切的字,加给死者,盖棺论定。
唐之前的皇帝,咱们多是用其谥号称呼的。例如汉武帝等等,太多,不列举了。个别倒霉皇帝没有谥号,如刘禅等人。
一些名人的谥号,咱们比较熟悉,比如曾国藩,谥“文正”,后人提起老曾,为表敬意,就称“曾文正公”,或干脆简称“曾文正”,其他的,还有岳武穆(岳飞)、陶靖节(陶渊明)。
这位陶先生要拎出来单说一下。他的谥号,不是朝廷给的。这位同志放着人民公仆不干,自动离职,人事关系已转街道,党和政府当然犯不上为这样的不合作分子组织个治丧委员会。老陶的谥号,是民间组织给的,他虽然不是达官显贵,但背不住名气大呀,诗名满天下,粉丝遍地,他一死,陶氏诗迷会就开了一个全国代表大会,根据偶像“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高尚气节,给他上了一个“靖节”的谥号。俺认为,还是很准确的。
这谥号,也不全是夸死者,也有损人的。谥分为美谥、恶谥、中谥三类。上面提到的三个例子都是美谥,杨广同志就没这个好运了,“炀”就是恶谥,谥法上对炀的解释是:“好内远礼曰炀,去礼远觽曰炀。”俺古文不行,也看不太懂,好象是不懂礼貌任性胡来的意思。对比杨皇帝的作为,这个谥号的贬损义还是比较含蓄的。我有个发小很喜欢“炀”这个字,有一次对我说,他将来有了孩子,不管男女,都叫“刘炀”,不知道后来有没有这么做。扯远了,再回来。中谥多为同情类的谥号,比如:“憨”表示“在国遭忧”,在国逢难”,“怀”表示“慈仁短折”。
谥号的字数,有长有短。
先秦时代,周王及各国诸候的谥号多为一个字,到战国后期,秦王为了显摆,增为两个字,赵国也跟着学。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自知得罪人太多,怕死后人家用谥号骂他,借故废除了谥法,用始皇帝、一世皇帝、二世皇帝来代替。汉朝建立后恢复谥法,皇帝的谥号还是用一个到两字。这个惯例一直沿续到隋朝。
到了武则天时代,情况不同了。女人的虚荣心呀,就是强。她不但为自己的名字单造一字,追封四代祖宗为帝,而且打破了谥号用一到二字的旧例。也是因为杀人太多,怕自己死后,政敌翻案给自己加恶谥,武大嫂生前,就怂恿一帮马屁精向自己敬献“尊号”,以造成既成事实,尊号的用字,也突破了谥法的范围,什么肉麻来什么,实际上把谥号由死后的客观评判变成纯粹的溢美阿谀。
从此之后,通篇肉麻追捧又臭又长的谥号,成为帝王(包括后妃们)的标准配置。后代的帝王们,哪怕再操蛋,死后都会有个“圣”呀“神”呀“孝”呀之类的谥号。而且越来越长,一口气都念不下来。清代皇帝更长至21字。
这种情况下,再用谥号来称呼过去的皇帝就很不方便,也意义不大了。于是,唐以后明以前的皇帝大多改用“庙号”来称呼。
“庙号”也是死后给的,皇帝死后,牌位要进太庙,跟列祖列宗一起,接受后代祭祀,在太庙里的这人别称,叫“庙号”。庙号由两个字组成,因为是以祖宗的身份得到庙号,所以庙号的第二个字不是祖就是宗。一般开国皇帝或辈份靠前又很有作为的,称“祖”,后面的用“宗”。
一般认为,庙号始于商代,汉代承袭了这一制度。汉代对于追尊庙号一事是极为慎重的,因此不少皇帝都没有庙号。但这一制度发展到南北朝时已不太严格了,从唐代开始,除了某些“亡国之君”以及短命皇帝之外,更是无帝不”宗”了。
除了格式不同,庙号跟谥号还有两点区别。
一是庙号的第一个字可以是谥法表之外的,如太、世、高、圣等,但除这些之外,大部分用字还是取自谥法表。
二是庙号是由后代皇帝以子孙的身份敬赠给祖先的,所以亡国之君有谥号而无庙号。有一个搞笑的例外,就是朱由检,也就是明崇祯皇帝。此公在叛军入城之际上吊自杀,明亡。清军进关,打跑李自成,为朱皇帝发丧,给他上了个庙号“怀宗”,成为一时的笑谈,要知道,给死去的皇帝上庙号,就等于承认自己是老朱的子孙。到后来,学问渐长的满人醒过味来,撤销了“怀宗”,改谥朱由检为“庄烈帝”,以挽回影响。朱由检还有一个庙号“思宗”,是南明给上的。但清人不承认南明,称其为伪政府。所以连这个“思宗”也成了非法的了。
皇帝除了“谥号”“庙号”“尊号”,还有年号。
年号是纪年用的。一个皇帝登基,要采用新的年号,叫改元。明之前,同一个皇帝往往不止用一个年号,皇帝经常用改元来提振民气,显示祥瑞,或宣传国策。明之后,除明英宗用了两个年号,都是一个皇帝一个年号。所以,明清的皇帝多用年号称呼,如永乐帝、光绪帝之类。
最后,皇帝还有一个陵号,也就是其陵墓的名称。
陵号的用字,也比较灵活,不局限于谥法表。如汉武帝的“茂陵”,武则天的“乾陵”等等。但美好的字眼毕竟有限,而且大多被谥法占用。所以,陵号不免大多出自谥法表。如定陵、德陵、景陵、睿陵等等。
于是,就闹出了甲皇帝的谥号与乙皇帝的陵号用了同一个字的混乱状况。特别是俩人的陵墓又近在咫尺的情况下,就更让咱伤脑筋了。
回过头来想想,还是人家洋皇帝来得痛快,什么矮子丕平啦,征服者威廉啦,红胡子啦,瘸子贴木儿啦,又生动又好记,比这佶屈熬牙的谥法表,不知好上多少倍。
本文已在[2006-3-8 11:45:11]被作者重新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