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为什么?我为什么?你为什么?转引旧闻一则   

  • 劳伦斯 2008年5月22日
                丁大卫是个美国人。我认识他是在电视上。这个美国人带给了我深深的感动。我受到深深感动的这天是中央电视台《实话实说》节目组请到了丁大卫。我打开电视,就听到丁大卫在与崔永元唠嗑。崔永元老笑,而丁大卫很诚恳的样子。
      
        丁大卫的故事是这样的:5年前,美国青年丁大卫来到中国。他到了中国一所最普通的郊区小学教学。这个美国青年因为做人与教学深得人的喜欢,后来居然当上了校长。大概是1998年底,想到中国西部去看一看的丁大卫到了甘肃兰州。他到西北民族学院应聘当大学教师。丁大卫不是一个能侃的人,机智的崔永元是这样“套”丁大卫的。
      
        “丁大卫,你去大学应聘的时候,是不是这样说的:‘我曾是一名小学教师,积累了一些教学经验,所以来你校应聘大学教师?’”没想到丁大卫这样回答:“大概就是这样的。”大卫的话让现场很多观众都会心地笑了。
      
        更有意思的还在后头。学校给大卫定的工资是每月1200元。大卫去问别人,1200元在兰州是不是很高了?别人说,是算高了。于是,大卫主动找到学校,让人把工资降到900元。学校一再坚持,大卫不让,说:怎么也不能超过1000元。最后,学校给他每月950元。这段经历本来很好笑,但是我注意到现场没一个人笑。
      
        崔永元问:“大卫,你每月工资够用吗?”大卫说:“够了,我每月的钱除了买些饭票,就用来买些邮票,给家里打打电话,三四百元就够了!”
      
        我听见观众中有不少人“哇”地一声发出惊叹。我知道是有人灵魂受到触动了,而这种触动是我们的教科书和父母的教化所达不到的。而真正让我感动的还是以下一幕:
      
        别出心裁的编导在做这一期节目时,让丁大卫带来了他所有的家当. 一只还不及我们平常出门旅游背的那么大而“内容”丰富的帆布袋。而让我们怎么也想不到的是,这便是一个美国青年在中国生存5年积累下的我们肉眼看得到的财富。崔永元让丁大卫向大家展示一下他的家当,大卫的脸红了一下,打开了他的帆布袋,里面的东西是这样的:
      
        1、一顶大卫家乡足球队的队帽。他戴着向人展示时,我看见了他眼里的骄傲。
      
        2、一本相册。里面是他亲人、朋友,还有他教过的学生的照片。
      
        3、一个用精致相框镶好的一家人温馨亲昵的合影(大卫从包里掏出时,相框面上的玻璃被压碎了,大卫的脸上露出不易察觉的心痛的表情。不一会儿,节目组的人把一个赶着去买来的相框送给了大卫。中央台这一着似平凡的举动令我感动和叹服,它是那么及时地体现了善解人意的内涵和我们对外国友人的尊重)。
      
        4、两套换洗的衣服,其中有一件军装上装。那是大卫爸爸年轻时当兵穿过的,整整40年了。大卫向观众展示时,很有些骄傲地说:因为它漂亮啊!
      
        5、一双未洗的普通的运动鞋。那甚至不是一双品牌球鞋,大卫将它拿出来的时候,说什么也不让崔永元碰一下,他说:“这鞋很臭的!”
      
        6、几件以饭盆、口杯、牙刷、剃须刀为阵容的生活必需品。
      
        7、一面随身带着的鲜艳的五星红旗。
      
        当美国青年丁大卫将一面中国国旗打开,向现场的观众展示时,偌大的演播厅里鸦雀无声,现场乐队深情地奏响了《我的祖国》的旋律。崔永元问大卫:你怎么会时时将五星红旗带在身边?丁大卫说:我时时带着它,就是为了提醒自己,我现在是在中国,我要多说美丽的中文,有人到我房间里来,看着墙上挂着的五星红旗,也会缩小我们之间的差距。再说,看到这面国旗,我就会告诫自己:你现在是一位中国教师,你要多为中国教书育人。
      
        丁大卫的普普通通的话,让我从另一个角度认识了我们的国旗,也让我的眼泪不听话地掉下来。当崔永元问丁大卫在中国感觉苦不苦时,丁大卫说,很好的,比如这次你们中央台就让我这样一个平凡的人来做嘉宾,而且还让我坐飞机,吃很好的饭菜。我看见崔永元有些不好意思地脸红了,他幽默地说:“我觉得你挺像我们中国的一个人?雷锋!”丁大卫想了想,说:“还真有点儿像。”大伙儿“轰”地一声善意地笑开了。“只是,雷锋挺平常的,他只是一个凭良心做事的人,这样的人不应该只有一个,每个人都应该做得到的!”他认真地补充道。没有人再笑了,就连崔永元的脸上都显出了小学生的表情。节目快结束时,崔永元对丁大卫说:“丁大卫,你听到过人家对你的评价吗?”丁大卫笑笑说:“没有!”崔永元说:“好,现在我们就让你来听听。”我们于是看到了这样一组外采镜头:
      
        许多丁大卫的同事,丁大卫教过的学生,以及学生的家长在镜头前交替着出现,他们一一地说着丁大卫的可敬与可爱之处,有的人情到深处时,甚至泪盈于眶。一个大学女孩对着镜头说:“丁老师从来没骂过我,但我真的好怕他啊,因为我怕看他因我而失望的样子!”而最后我们看到的一个镜头是:丁老师教过的那所小学的孩子们,一个个争着抢到镜头前流着泪喊:你回来教我们吧!
      
        我们看见,丁大卫不敢再看大屏幕,他深深地把头埋下。一个美国青年,却在中国得到了人世间最珍贵的东西,我的心为之一颤。朴素的平凡的甚至不很英俊的丁大卫,给我们上了最有教益的一课!这样的一课,我们的课本上是没有的。
      
      

    作者:天高地远魂飞苦 回复日期:2006-2-21 14:11:29 
     
      纪事:美国青年助教东乡
      
      --------------------------------------------------------------------------------
      
      甘肃日报
      
      美国青年助教东乡 □本报记者 王朝霞
        2004年12月中旬,记者到东乡县去采访,这里的山壑梁峁在暖阳照耀下一片寂静。山的阴面,覆盖着未融化的积雪,山的阳面,是鲜亮的土黄。
      
        一白一黄,构成这里的基本色调,沿途散落着零星的村庄农舍。
      
        在这个偏僻的少数民族自治县,一位名叫丁大卫(DavidM.Deems)的美国青年义务助教已有4年时间,他帮助从没有过学校的乡村修建小学,翻译东乡语汉语教学实验资料,奔走在羊肠小道,将来自全国各地捐助的校服书籍送给乡村学校的孩子们……
      
        “东乡的文盲率在全国最高,基础教育最差,你认为我来得值不值?”记者来到东乡县教育局,事先联系过的副局长汪之武从二楼冲着下面的平房大喊一声“大———卫”,一位高个子外国人应声跑跳上楼梯。
      
        “他就是丁大卫,现在是我们县教育局教学研究室顾问。”丁大卫身高1.93米,蓝眼高鼻,黄色卷发。他衣着朴素,大冬天里毛衣上仅套着一件墨绿色单外套,穿一条深蓝色条绒裤,一双像小船一样的大鞋,脚上没穿袜子,戴着顶灰黑色帽子。他操着一口流利的汉语,如果不是外表的差异,与他交谈东乡、临夏甚至中国,其熟悉的程度令人误以为他是个中国人哩。
      
        “到我的办公室去谈吧!”丁大卫说。他的办公室是一间平房,大约13平米,既是办公室,又是宿舍,又像个仓库。房间里除了床、桌子、椅子等几件简陋的家什外,一大半空间堆放着大大小小的邮寄包裹,有编织袋、帆布袋、纸箱等等,丁大卫解释道:“这些都是全国各地寄来的书籍、校服、电脑等,让我转送给这里的学校和孩子。”“有的邮址错写成四川省东乡县或兰州市东乡县,有的邮编错写为123456,有的还将我的名字写成马大卫,可我都能收到这些捐物。我在这里没有身份证,我的高鼻子、蓝眼睛、大胡子就是我的身份证明。”丁大卫很娴熟地给炉子里加了煤炭,用铁丝棍捅了捅炉火,不一会,屋子里变得暖和起来。
      
        “你到东乡学会生炉子的吧?”“嗯,原来我在县教育局双语办公室里住宿时,那个火炉子很好,煤炭也好,呼呼呼!火就上来了。这里的煤炭质量不好,烟很大,火容易灭。
      
        我的家乡已有80年不再生炉子了。”丁大卫为何抛弃祖国优越的生活来到中国大西北?这里的地域区别、文化差异、宗教信仰、风土人情等等,他能习惯、能适应吗?当记者怀着好奇的心理一股脑问他时,这位蓝眼高鼻的美国人耸耸肩,很不以为然地说:“世界的差异很大,但人都是一样的人呀!
      
        这里的东乡族人很习惯地吃洋芋、面条,我也可以习惯的呀!其实任何人都能习惯在这里生活,只要你愿意。”丁大卫出生于美国克里夫兰市,父亲是全美最大一家轮胎厂的高级行政人员,母亲曾是一位中学教师。丁大卫今年36岁,兄弟4人,他排行老三。
      
        1987年至1991年,他在威廉马莉大学就读期间,曾到北京大学进修过一年,1993年,他从美国艾斯贝利研究院毕业获得古典文学硕士学位后,在美国肯德基大学、日本东京等地当老师。
      
        在从事教育工作期间,他关注到中国的教育问题。
      
        1992年,他了解到东乡族是中国56个民族中成人文盲率最高的民族,达82.63%,文化程度综合均值相当于小学二三年级,于是便萌生了到中国东乡族自治县的念头。
      
        1994年,他来到中国,在广东珠海恩溢私立小学担任英语教师一年时间后,来到了西北民族大学当英语教师,由此还获得过1999年甘肃省政府颁发给有特别贡献外国人员的奖项———敦煌奖。从2000年至今,他又来到东乡族自治县进行义务助教。
      
        “丁大卫,你为什么要来到东乡族自治县?”这是个经常被别人问起的问题。
      
        丁大卫对记者说:“我也常常问自己,原来在美国、日本、中国珠海、兰州当教师当得好好的,为什么会到东乡?
      
        人都是一步一步往高走,而我却一步一步往下走,别人都以为我是个傻子。
      
        可东乡这个地方是全中国文盲率最高、基础教育最差的地方,我来这里助教,你认为我来得值不值得?!”“这条路不知走了多少次,每一道弯、每一道沟再熟悉不过了。”隆冬的夜晚早早降临。丁大卫“蜗居”的房间里由暖变凉,炉中的炭火渐渐熄灭,窗外已是昏黑一片。
      
        我们到东乡县政府招待所登记住宿,服务员说近日县上搞什么培训,客满无房。我们在这个小县城转悠了几圈后,丁大卫以东道主的口气对我们说:“这里有一些私人开的小旅店,里面没有暖气、没有炉子、没有马桶,有的地方还有老鼠,你们住可能不方便。
      
        我刚开始来时,在那个民族旅舍住了一年多时间,一晚上4块钱,冬天晚上冷得像冰窟。”丁大卫建议:“你们明天不是要去看捐款人委托我修建的那几所学校吗?东塬乡牙胡家学校距离临夏市很近,我建议你们今晚住到临夏市,那里的住宿条件好一些,明天看学校也很近。你们自己带了车,也请你们帮我带些捐赠的邮寄包裹到学校,要不然,我还得雇车专程送或者自己背这些包裹到学校。”晚上8时许,窗外黑漆漆的,我们驱车赶往临夏市。一路上,借着车灯,丁大卫指着窗外随时指点我们,分路叉处该如何走,哪里是柳树乡,从何处走下山去就到了春台乡祁牙小学,从何处山梁上可以看到刘家峡水库,何处是大夏河……司机杨师傅感慨道:“外国人在中国给中国人做向导!”“这里是我的地盘!”丁大卫说:“我经常到临夏州教育局、州外办等部门办理修建学校的各项手续,还到我的一些西北民院的学生和朋友家,从东乡县城到临夏市,车行26公里,步行可走山路,少走5公里路。
      
        这条路不知走了多少次,每一道弯、每一道沟再熟悉不过了。”来到临夏市,丁大卫问及我们住宿报销的标准后,熟门熟路将我们领到靠近汽车南站的临夏宾馆。
      
        丁大卫说:“嗨!服务员,又给你们拉客人了,打个折,优惠点,上次我刚领过广东佛山的朋友来住过。”一位服务员冲着他大声问:“你就是丁大卫吧?就是来我们东乡帮助办教育的?前几天中央电视台里播过你,就是你吧?以前经常见你,还不知道你是干什么的哩。”“电视里的不是我,我是丁小卫,是丁大卫的双胞胎弟弟。”丁大卫的幽默风趣逗得服务员哈哈大笑。
      
        “丁大卫来东乡图个啥?他是美国来的活雷锋吧!”第二天,丁大卫仍然是熟门熟路地给我们领路。过了大夏河桥,向东行进,汽车巅簸在一条土路上。丁大卫一路上嘀咕着“不知道学校有没有人在?”丁大卫来这里义务助教,经常到一些乡村小学,许多学校所在地不通班车,步行最近的学校约30分钟,最远的有20公里的路,要走上大半天时间。一些学校仅有两三个教师,有的教师生病了,或遇到下雪路堵塞,或者谁家婚丧嫁娶,学校就放假了,常常让丁大卫扑个空。背来的捐赠物品可以暂时放在学生家里,而一些捐款资金、收条单据等必须要相关人员签字或填写方可。有一次,他找一位校长填写相关单据,连续跑了三趟,第一次校长不在,只好放下单据,第二次校长也不在,但第一次相托填写的单子却写错了,第三次才办理好。一些乡村学校没有电话,手机也没有信号,丁大卫经常在几十公里路上白跑几趟,但他却不厌其烦。
      
        我们沿着一条名叫椒子沟的沟壑向前行进约3公里,但见一面红旗很醒目地飘扬在寂静的山谷间。丁大卫说:“东塬乡牙胡家学校到了!”车到校门口,一群孩子围过来扯着嗓子大声叫喊“丁大卫!”学校校长、教师等人上前将丁大卫带来的捐赠物品卸下车。
      
        牙胡家学校坐落在山谷间的一处土台子上,3位教师,43个学生。这所于1999年建的教学点,当时由于资金困难,校舍残破,屋顶漏雨,学校没有围墙,没有大门,没有水,厕所仅仅是挖的两个坑,没有任何遮拦。几位晒太阳的村民围过来对记者说:“丁大卫来帮我们维修了校舍,修建了围墙、大门、厕所,打了水井,他可是个好人呀!”丁大卫耸耸肩、摇摇头说:“那是一些好心人捐的钱,你们出工出力修的墙、大门、厕所,我什么也没干。”采访中丁大卫一再表明:“一些慈善机构、企业、单位或个人,有的是我所熟悉的,有意想要捐钱建学校,听说我在东乡县,就委托我在这里具体操办,并不是我修建的学校。”2000年6月,还在西北民族学院任外教的丁大卫受甘肃省慈善总会、英国国际咨询企业、广东恩溢教育集团的委托,将他们捐的11.2万元,在东乡县免古池乡马场村建立了第一所小学———马场恩溢学校,目前已有250多名学生。
      
        第一所学校的创建成功,吸引了许多企业、单位、个人纷纷捐资捐物,共计捐款46万元,新建、改建了免古池乡马场恩溢学校、李牙小学、东塬乡牙胡家恩溢小学、包岭恩溢小学、春台乡祁牙小学共5所小学,解决了560名失学儿童上学的问题。目前丁大卫正与相关捐款单位协商准备建立第六所小学。
      
        东塬乡村民马又苏告诉记者:“我们这里生活得紧巴,人均8分地,靠天吃饭,凑合着能填饱肚子,没有其他收入。今年开学,丁大卫捐钱将我孩子马凤英的30元学费免了。”牙胡家学校校长穆占明感激地说:“丁大卫给我们学校送来了校服、羽毛球拍、图书、学习用具。有了他,我们这个学校才改善了好多。”丁桂兰教师和其他学校的几位教师也通过丁大卫的联系,于2004年6月份到北京师范大学实验小学培训学习。她对记者说:“以前我们经常拿起教鞭吓唬学生,丁大卫看见了很吃惊地吐舌头。我们很不以为然,出去后才了解到许多新的教学观念,才明白我们的教学方法很老套、很落伍。”丁大卫经常到牙胡家学校送钱送物,丁桂兰看到丁大卫穿着件深蓝色的毛衣,毛衣袖口的线头都破损出来了,所穿的牛仔裤也破了个洞。她常常与一些教师议论:丁大卫离开东乡到兰州、到广东,或者回美国,都比呆在这里强呀,他来这里究竟图个啥?丁桂兰说:“我想,他是来自美国的活雷锋吧!”“好心人寄来钱捐助学校,总要给人家有一个交待!”中午,我们赶回东乡县城,丁大卫领我们到街头一家清真餐厅去吃饭。
      
        我们执意请客,丁大卫才同意。他用东乡话与店小二熟稔地打招呼,用东乡话要了手抓羊肉和面条。一路上,他也是流利地用东乡话与当地群众交谈,令我们很是惊讶。
      
        在东乡,人们都知道有个很引人注目的高个子外国人叫丁大卫,但大部分人不知道他究竟在这里干什么。
      
        “你来这里具体做些什么工作呢?”记者问。
      
        丁大卫略略沉思后回答:“目前有各种捐款用于落后贫穷地区修建学校,许多学校外观建得很漂亮,但往往学校建成了,挂个牌子、拍个照就走人了。学校的‘软件’并没有改观,如教师的培训问题、学生的入学率问题,如何提高教育质量、如何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等等问题,需要长期的投入。除了参与修建学校,我来这里就是尽自己最大努力做这些工作。”他说:“我是个打工的,来帮忙的,就比如你家里水管坏了,我志愿来帮忙修好,而你家里如何规划发展、如何计划打算,那是你们主人的事,我不能越俎代庖。”2002年,丁大卫辞去西北民院工作后,想专心在东乡的教育上做点事。
      
        临夏州师范等单位希望他能去做外籍教师,可他的兴趣在基础教育方面,东乡县一些初高中学校希望他去当外语老师,他也不愿去。
      
        “我明白,你们这里的农村孩子通过上高中、上大学,才能找到工作,这对他们的一生都很重要,但这不一定需要我去帮忙,我关注的是许多无法上学的小男孩、小女孩。”东乡县免古池乡马场村,是个从未有过学校的地方,丁大卫受委托在此建校后,辐射周围7个村,解决了250名儿童就近上学的问题,而这里的四五年级学生年龄普遍偏大,有的已十五六岁了,一些过了十岁的孩子才上一年级。
      
        马场恩溢学校坐落在一处地势较高的山峁上,是座米黄色的二层教学楼。
      
        丁大卫领我们到学校后,一见到大喊着他的名字、包围过来的孩子们,一改被采访时的严肃谨慎、不苟言笑,开心地笑了,与学校的孩子们玩闹成一片。
      
        丁大卫随后将180元钱交给女校长马兰英,马兰英写好一张收据:今收到丁大卫180元钱,是给学校电视买电视卫星锅的费用。盖好公章,交给丁大卫。丁大卫察看了已买的卫星锅,将收据细心地放在他的背包里。
      
        丁大卫常背着一个磨得发旧的帆布包,里面装着5大本记账本,上面详细记录着捐款数额及用途。这些账务一式三份,学校一份、县教育局一份、他自己保留一份。寄来的捐款,从5元到上千元钱,其数量、用途等都有详细记录。
      
        他将捐款各种用途的收据、票据等收集好,又反寄给捐赠者。他告诉记者:“上个星期,我给捐款者复了40多封信。”记者随口说:“没必要这般仔细,太麻烦了。”丁大卫高声叫起来:“哪怎么行?
      
        别人好心寄来了钱,总要给人家有一个交待!”正因为如此,募捐者对丁大卫十分信任,全国各地企业、单位、个人纷纷寄来捐款,有的捐款者反复捐款达10多次。
      
        目前共收到来自全国各地的捐款10多万元,用于东乡县一些学校建立图书室、买书籍、免学费、配备电脑、电视、办公桌等,以及教师外出培训活动等。
      
        马场恩溢学校女校长马兰英与教师们对丁大卫赞不绝口。“有了他,才有了这所学校。他做事细致,很切合实际。
      
        2001年教师节,他给我们9位教师买来被套,去年送来钢笔。我们这里经常停电,他今年又给我们买了手电筒。还给我们订阅了《小学生周报》、《中国地理杂志》。”“我们感激丁大卫,可他却说,不是他捐的钱物,不要谢他,是别人捐的钱物。”2001年,丁大卫带着马场恩溢学校的几位教师、学生到广东珠海恩溢学校培训、听课,这些教师与学生们第一次出远门。丁大卫细心周密安排,乘汽车到兰州,又转乘两次火车,到了广东珠海恩溢学校。
      
        马兰英告诉记者:“丁大卫给我们做向导,东乡到兰州的班车司机都认识他。我们到广东,丁大卫一路上给我们做讲解,别人见了都很惊奇。我们长年生活在群山包围中,不知道外面的世界呀!到广东见识了一下发达地区的教育状况,对我们教学方法的改进很有启发。”当时上一年级的妥小玉也幸运地去了珠海,这位13岁的小姑娘闪动着机灵的大眼睛告诉记者:“当时我8岁,记得最清楚的就是第一次见到了大海,特别广阔,无边无际,我特别高兴!希望我以后能考上大学再去看看大海。”2003年6月,丁大卫与北京师范大学实验小学校长吴建民联系,组织东乡的孩子与该小学“手拉手”活动。
      
        在丁大卫周密细致的安排和带队下,整个行程十分顺利,7位东乡族学生来到北京,吃住在北师大实验小学的7位回族孩子家,东乡与北京的孩子们手拉手、心连心,举办联欢晚会。孩子们逛了北京的颐和园、北海公园、天安门广场等,一个个玩得十分开心。
      
        “丁大卫扶持了一个民族,我们将继续聘用他在我们东乡做助教。”2004年1月,丁大卫正式受聘于东乡教育局教学研究室顾问,聘用时间1年,月薪500元钱。一年时间过去了,500元工资至今未领。县教育局人员解释道,500元工资要上县长办公会,2004年5月上会通过后,已过了本年度的财政预算,2005年1月将予以补发。
      
        没有工资,丁大卫并不在意,靠以前在西北民院当教师时攒的积蓄生活。
      
        1995年在西北民院是月薪950元,1997年涨到1200元,2000年离开前上涨到1500元。
      
        他的生活很俭朴,不抽烟、不喝酒,除了吃饭、邮寄、交通等,没有其他花销,每月平均花费三百多元钱。
      
        丁大卫很少给自己购置衣物,经常见他的人都说他一年四季穿着那件墨绿衣服。丁大卫告诉记者:“用你们中国人的话讲,我现在是穿百家衣。”他身上现穿的衣服来自亲人和世界各地朋友的赠送,墨绿色上衣是他妈妈送的,毛衣是韩国朋友送的,帽子是巴西朋友送的,裤子是兰州基督教会一女士买给家人嫌太长而送给他的,脚上的一双鞋,是一次在北京做讲座时,人家专门给他买了双48码大小合适的鞋子。
      
        丁大卫在东乡已义务助教4年时间。他告诉记者:“作为教育工作者,一直要往前走,要为下一节课做准备,要为下一次考试做准备。东乡的一些小学经过援助,虽然改观了许多,但要走的路还很长。不知道我在这里能呆多久,但只要东乡县教育局续聘,我愿意继续留下来。”曾在东塬乡当乡党委书记,刚刚上任两个多月时间的县教育局局长马恒光表示:“丁大卫来这里所做的工作,不仅扶持了我们一个县,而且扶持了一个民族———东乡族。他的精神着实令人敬佩,我们2005年将继续聘任他,目前正着手办理相关手续。”星空布满的夜晚,丁大卫也常常怀念自己的故乡和亲人。
      
        他满怀深情地说:“我的兄弟多,现在老大、老小都在父母身边生活,正是他们为我创造了条件,我才能来中国。”他的父母都已是60多岁的人了。
      
        2003年10月份,丁大卫的父亲等5位美国老人专门来东乡看望丁大卫。
      
        整整3天时间,丁大卫给这几位六七十岁的老人安排的活动是为东塬乡包岭小学修砌围墙。当地人很奇怪,而丁大卫不以为然:“父亲很支持我在这里服务教育事业,他们当然愿意给学校干点事了。”丁大卫的父亲离开时留下了883美元,丁大卫后来在中国银行兑换成7250元人民币,全部用于这里的教育。
      
        尚未结婚的丁大卫,心中也期望着爱情,他期望中的姑娘是不分国籍,不分种族,不分地域。但是有一点,所相爱的姑娘不仅仅是心仪的,而且要能接受他在东乡援助教育事业的现实。
      
      

    作者:天高地远魂飞苦 回复日期:2006-2-21 14:12:22 
     
      
      
      作者:爱逃跑的秋千 回复日期:2006-2-21 13:54:59 
        图片不是很多啊:)
      -----------
      不好找啊
      

    作者:天高地远魂飞苦 回复日期:2006-2-21 14:18:49 
     
      人物简介
        丁大卫,1968年生于美国。在弗吉尼亚威廉马莉大学获得国际研究专业学士,在肯塔基艾斯贝利研究院获得古典文学硕士。
      
        1995年—2002 年:在西北民族学院任英语老师;
      
        1999年:获甘肃省政府颁发给有特别贡献外国人员的奖项———敦煌奖;
      
        2002年6月:专职到甘肃省东乡族自治县做基础教育义务助学工作,被东乡县教育局聘用。
      
        他是个十足的“东乡人”
      
        丁大卫和他的新婚妻子韩诗蝶都是虔诚的基督教徒。中午在东乡县吃饭,第一道菜东乡土豆片上桌后,大卫和韩老师闭着双眼、双手合拢默默祷告。
      
       丁大卫对前面几道菜不太感兴趣,手抓羊肉上桌后,他才开始吃饭。丁大卫手抓吃得非常地道。他先提前剥好几瓣蒜,然后伸出大手抓起一根不肥不瘦的肋条,用食指沾上粗盐,一点一点地抹在肉上,就着大蒜,用手把羊肉一点点撕下来,一小口一小口地把肉吃完。吃完手抓,再来一碗羊肉面片,还是斯斯文文一口一口地慢慢吃。
      
       丁大卫告诉记者,东乡成了他的第二故乡,他也算得上个“东乡人”。他们平时很少吃肉,每天三餐主要以馍馍和洋芋为主,在饮食上和东乡人没什么区别。
      
        大卫成了东乡的“摇钱树”
      
        大卫已经不再代课,他现在是东乡县教育局的顾问。他的工作就是为东乡引资建学校,他开玩笑说:“县里把我当成了‘摇钱树''。”从流露出的表情看,丁大卫还是喜欢和孩子们在一起,他很怀念教书的日子。
      
       谁都知道丁大卫是“洋雷锋”,正是冲着他,国内外的助学捐款才会源源不断地汇到东乡。在东源乡赵家村,丁大卫站在崖头上指着下面一排排还未完工的砖房说:“村里的孩子们再也不用到6里路外的山沟里去上学,明年开春,他们就可以有自己的学校了。到东乡6年了,通过自己引进的助学资金已有60万元,其中2005年就有20万元。”丁大卫扳着指头算:“60万元资金用到了7所小学的建设上,除马场恩溢小学,还有春台乡的祁牙小学、石家沙小学,东源乡的赵家小学、包岭恩溢小学、牙胡家恩溢小学、李牙小学……”
      
        记者问大卫:“7所小学都建成后,打算不打算离开东乡?”
      
        大卫说:“那要看政府要不要我?”
      
        他继续说:“如果不需要我,就换个地方。”
      
        “回美国吗?”“不,还在中国。”
      
        说这话时,他的蓝眼睛纯净平和。
      
        大冬天丁大卫没穿袜子
      
        第二天晚上是圣诞平安夜,是基督教徒一年中最神圣的日子。丁大卫和韩诗蝶夫妇相约到兰州山字石教堂去做礼拜,正好搭乘拉书车返回兰州。临行前,丁大卫说要拿点东西放到兰州的朋友家。
      
       记者跟随丁大卫来到他租住的地方。那栋小楼房可能有30年了,木门木窗、过道里的墙皮都快掉完了。进到他家里,看到卧室里有一张双人床,客厅里有旧沙发和桌子,没有电视、没有冰箱、也没有洗衣机。丁大卫却说:“这里非常好,有暖气、有自来水,非常好。”
      
       搬了一个玻璃茶几和一摞书下楼,丁大卫不小心将茶几面撞破了一个小角,有人开玩笑说他是“马大哈”,丁大卫听了后一脸的真诚说:“谢谢,我错了!”
      
       往车上搬东西时,我惊讶地发现,丁大卫光脚丫穿了一双运动鞋,没穿袜子。
      
       路上,大卫说:“能搭上顺车真是太好了,平时去兰州,为了省下40元的外国人交通保险费,总是在半路上拦车。”
      
       到兰州后,西野四驱俱乐部的负责人安排大伙到飞天酒店吃自助餐,丁大卫说:“今天可‘腐败''大了!”惹得大家都笑了起来。吃饭时,有人催丁大卫给朋友打电话安排住宿,他拿出手机却迟迟不打电话。过了一会,他见只有记者一人在,便小声对我说:“小田,能否借你的手机打个电话?”后来听他的朋友说,为了节省话费,大卫的手机从来不用来打电话,手机专门用来接收和发送短信的。这就是丁大卫。
      

    点击在新窗口中查看该图片

    作者:天高地远魂飞苦 回复日期:2006-2-21 14:21:54 
     
      图

    点击在新窗口中查看该图片

    作者:天高地远魂飞苦 回复日期:2006-2-21 14:31:05 
     
      谈起东乡中国名列前茅的文盲率,大卫一脸的忧郁

    点击在新窗口中查看该图片

    作者:天高地远魂飞苦 回复日期:2006-2-21 14:32:21 
     
      在大卫的办公室里,最显眼的是一面挂在墙上的五星红旗。

    点击在新窗口中查看该图片

    作者:天高地远魂飞苦 回复日期:2006-2-21 14:34:25 
     
       丁大卫的薪水,现在是每月500元,日常开支只有吃饭、寄信,这点钱在东乡足够了。“现在添了一口人,日子可能会紧张些。”大卫很幸福地告诉记者,今年7月他结婚了。
      
       大卫的妻子小韩,是个很迷人的美国女孩,以前在青海当英语老师,现在帮助大卫操持家务。结婚用的新房是“大卫办公室”,丁大卫在自己的单人床上加了块木板,刚好够两个人挤在上面。
      
       “工资够我们吃喝,我做着该做的事,不会觉得不快乐。”在大卫眼里,钱并不那么重要。1994年,丁大卫在珠海恩溢私立小学任教时,为了降低工资,为了不住带空调的房间,就曾经和校长发生过一次“斗争”。1995年,丁大卫作为外籍教师应聘到西北民院,学校给他开出的工资是每月1200元。他打听了一圈后,知道这个工资比一般教师要高,于是主动找到学校,要求把工资降到900元。
      
       自从大卫上了2000年中央电视台的《实话实说》栏目后,“甘肃东乡丁大卫”的捐款就不断。“总额有10多万吧,但我不想要这些钱。”他把这些钱拿去资助失学孩子、建设学校,一分钱也没用在自己身上。
      
       【倾听】
      
       记者:低收入、艰苦的环境,觉得自己在东乡生活得很苦吗?
      
       丁大卫:不、不、不,我到中国来是为了教育,别的没有什么,就好像美国牛排和东乡面片,我吃起来一样美味。人如果不奉献社会,活着还有什么价值和意义呢?
      
       记者:离开美国十多年,有没有想过回到父母身边?
      
       丁大卫:我不会回去的,因为这里还需要我。父母虽然反对我来中国,但他们能理解我,我两年探一次亲足够了。只是这里没有棒球赛,只能一个人挥棒锻炼身体。
      
       记者:有人说你是“洋雷锋”,觉得自己是吗?
      
       丁大卫:我只是丁大卫,很普通的教育工作者,仅此而已。
      
      

    点击在新窗口中查看该图片

    作者:爱逃跑的秋千 回复日期:2006-2-21 14:43:55 
     
      楼主辛苦了~;)秋千致以崇高的敬意,并经常关注

    作者:yutin99 回复日期:2006-2-21 17:08:54 
     
       丁大卫是一个真真正正感动全中国的人===虽然他未被中央电视台评选上感动中国的人物===但是被他深刻感动的人无处不在!

    作者:邓森 回复日期:2006-2-21 17:45:10 
     
      这么长的帖,楼主和楼上的几位兄弟姐妹如此认真和细致的整理和阅读,你们也让我感动!!

    作者:井木犴 回复日期:2006-2-21 17:54:07 
     
      一个纯粹的人,一个脱离低级趣味的人。

    作者:等待飞鱼 回复日期:2006-2-21 18:13:01 
     
      圣人……

    作者:镜花缘中缘 回复日期:2006-2-21 18:17:13 
     
      向大卫老师致敬。。。。感动。。

    作者:一切随风好了 回复日期:2006-2-21 18:39:51 
     
      好感动啊,从来没听说哪个中国人能这样!!

    作者:blacknighter 回复日期:2006-2-21 19:19:48 
     
      感动

    作者:斜阳和黄昏 回复日期:2006-2-21 19:20:27 
     
      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

    作者:选调生的理想 回复日期:2006-2-21 19:39:30 
     
      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
      
      这还是个叫中国人感动的不知道说啥的美国人!

    作者:南昌十字街罗汉 回复日期:2006-2-21 21:08:06 
     
      这哥们绝对有资格感动中国!!!
      
      

    作者:南昌十字街罗汉 回复日期:2006-2-21 21:12:48 
     
      作者:一切随风好了 回复日期:2006-2-21 18:39:51 
        好感动啊,从来没听说哪个中国人能这样!!
      
      
      
      上面的你这就不对了,有个老师不是在休息的时候挖煤来着嘛!
      为谁!还不是孩子!

    作者:1云端的日子1 回复日期:2006-2-21 21:13:29 
     
      我被感动了

    作者:06横渡海峡 回复日期:2006-2-21 21:15:43 
     
      今天在<鲁豫有约>再次看到他,又被感动得一塌糊涂.神啊!

    作者:flycloud 回复日期:2006-2-21 21:32:32 
     
      就是他,在《实话实说》看过他的访谈,一个好人,一个令人感动的人!

    作者:逆水蛤蟆 回复日期:2006-2-21 21:39:26 
     
      我只知道好人要顶~~~~~~~~~~~~~~~~~~

    作者:BaggioO 回复日期:2006-2-21 21:53:19 
     
      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
      
      说的好~
      能坚持这么多年,真的太不容易了
      看<实话实说>那断被感动了
      不知道谁有视频的

    作者:昊天客 回复日期:2006-2-21 21:57:41 
     
      好!

    作者:taichu07 回复日期:2006-2-21 22:30:05 
     
      这个人太了不起了
      的确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
        
      敬礼
      而且中文说的真好

    作者:freeboy121 回复日期:2006-2-21 23:03:20 
     
      真的没有话说了,只能默默祝福他了,从自己做起了

    作者:longshisi 回复日期:2006-2-22 10:16:55 
     
      一个外国人能作到这样,很不容易了

    作者:arcticspeedwolf 回复日期:2006-2-22 12:06:32 
     
       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
       真的没有话说了,只能默默祝福他了,从自己做起了
      一个外国人能作到这样,很不容易了
      回头再看看我们中国人自己呢。

    作者:pandaplayer 回复日期:2006-2-22 12:10:11 
     
      感动中国

    作者:prettyisabel 回复日期:2006-2-22 13:13:44 
     
      这哥们
      值得尊敬!!
      

    作者:潮人 回复日期:2006-2-22 13:44:45 
     
      来自西方的菩萨

    作者:321654小 回复日期:2006-2-22 15:15:48 
     
      感动! 思考! 愤怒! 苦笑! 无耐……

    作者:xibuca 回复日期:2006-2-22 15:32:22 
     
      默默一个顶!

    作者:xgx0005 回复日期:2006-2-22 16:58:07 
     
      好人,除了敬配还是敬配,

    作者:xgx0005 回复日期:2006-2-22 17:00:02 
     
      打错了字,对不起,是敬佩,向你致礼

    作者:叶雪凝 回复日期:2006-2-22 17:10:31 
     
      看崔永元采访他的那期节目都看哭了.

    作者:狂叛 回复日期:2006-2-22 17:18:32 
     
      我很敬重他,但是也对我们自己祖国而悲哀难过,毕竟他是一个外国人尚能如此,而我们自己不应该反省嘛

    作者:此用户已存在 回复日期:2006-2-22 17:24:30 
     
      又被感动了~~
      
      

    作者:流血的太阳 回复日期:2006-2-22 17:54:17 
     
      这种事情居然是一个老外作的,我们的ZF在干啥呢?

    作者:hp571116 回复日期:2006-2-22 18:00:24 
     
      不知道我们的政府都在做什么

    作者:青青江水 回复日期:2006-2-22 18:05:30 
     
      大卫了不起啊!
      
      人家才真正的无所图啊

    作者:夭夭爱妖 回复日期:2006-2-22 18:31:04 
     
      敬佩他,祝福

    作者:期待第三天 回复日期:2006-2-22 18:49:48 
  • 武林阿混

    感动ing....

    真是一个诚实的人。

    2008年5月23日
  • 2580 浏览   1 回复
    关键词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