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和医院东门对着东单北大街,街对面胡同叫“外交部街”,民国和新中国老外交部都曾在这条胡同里,用的是清末国宾馆“迎宾馆”的老洋楼。楼一直到1974年还健在,后来外交部迁址,这里沦为宿舍区,要住人,就拆了。一座清末颇具规模的西式宾馆大楼,就这样无声无息消失了。它旁边胡同口的协和医院别墅楼群,至今保存完好。我对孩子们说,私有产权太重要了,一旦房子不再是私产,就难免任人处置沦落潦倒了。
协和住宅楼的院门开着,我们跟着一个住户进去,到院子中,看门大爷过来告诉我们不能进,我说就看看,拍张照片,大爷没轰我们,站一旁等我们拍照,时不时聊两句。出来后,还跟着我们,指着路南的中式小楼说,那边也是协和的,据说当时是领导住宅,所以是中式的,比这边专家住的洋房还要气派。
协和住宅建于1920年代,和北大燕东园差不多同时,这两处美式住宅群,由于一直属于两大文化机构私产,难得都保存至今,记录了北京城市建设史当中,中美交往的独特一章。也成为代表北京国际都市面貌的小小两处活的功能体,弥足珍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