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秘乐谷》
2025年02月20日禄劝
玉带缠峰,丹壑藏幽,赤崖幻瞳。
看流云漱石,赭屏倒挂;
清溪裁锦,碧藓横纵。
天鼓回音,地扃锁雾,秘境迷踪万古封。
惊回首,诧青峦举焰,欲灼苍穹。
千阶悬壁凌空,恰龙脊蜿蜒向远穹。
任苔痕漫履,扶藤探穴;
松涛拍鬓,踏月听淙。
九曲羊肠,三生蝶梦,踏破层岩意未穷。
炊烟起,正坎登村外,霞染归筇。
———出走阿一羊-秘乐谷-坎登村结题报告
【阿一羊:云雾中的彝寨】
08:25参加活动的队员(出走社+两步路组合)各自在撒营盘镇吃过早餐后乘车前往徒步起点阿一羊,半小时不到阿一羊村的山门已出现在眼前。石碑记载"阿一羊":"彝语'阿依'是云雾,'羊'指台地——这儿是云海歇脚处。"其实阿一羊是个嵌在红层台地上很小的彝族村寨,现有农户47户,乡村人口171人,主要收入以玉米、大豆、洋芋和养殖业为主,田间地头可见不少人在地里劳作,此时海拔显示2,355.00米。
09:00登山杖叩响村口的青石板,抬头望去天气晴朗、春光明媚,牛羊成群,牧歌声声,屋顶晒架上铺满紫红花椒,空气里浮动着松脂与苦荞混合的辛香。我们一行人迎着春日的暖阳一路向山里前行。村道转折处,三只黑山羊突然横亘路中。牧羊老汉身披查尔瓦,腰间银酒壶叮当作响。他用地道的撒尼彝语嘱咐:"过阴元洞莫高声,惊了山神要落雨。"这并非虚言——GPS轨迹显示此处年降水达1200毫米,属滇中雨极。
09:30虽说是在乡间小道穿行,但路况较好、风景优美,时而上坡、时而下坡,几起几伏。群山连绵起伏,直插云宵,整个山坡都是苍翠欲滴的树木,山路碎石面上覆盖着厚厚的松针,踩上去软软的但滑脚,每个人都小心翼翼、专心行走。走得头晕脑胀眼睛发花的时候,猛然遇见谷底溪水潺潺,一股清流涌上心头,最美的风景,总是在经历过最辛苦的旅程以后,才能够看到!
【红层迷阵:丹霞地质走廊】
10:15海拔攀升至2420米。阳光灿烂、蓝天白云,红色砂岩、陡坡峭壁,青松密林、清清溪水,丰富多彩的景致,是初春季节一幅幅美丽的图画。赭红岩壁劈面而来,如同被巨斧砍开的血肉。石纹纵横如经脉,阳光斜切处,竟渗出细密血珠——实为氧化铁结晶。紫红色厚层砂岩如凝固血瀑,节理面上密布蜂窝状风化穴。地质锤轻叩岩壁,碎屑呈铁锈红色——这是三叠系嘉陵江组钙质胶结砂岩的典型特征。谷底溪水泛着铁锈红,却清可见底。
还有幸偶遇了秘乐谷里住着的唯一一户人家,一个老奶奶一个老爷爷还养了一头骡子。他们都是住在谷里看守庄稼和牛羊的彝族村民。
12:30队伍在N25°36'22"、E102°28'15"坐标点休整。大家相互分享着自带的午餐和零食。不经意间眼前突现双生奇观:只见两柱赤岩相对而立,阳元石昂首向天,柱状节理发育完美,垂直裂隙间距保持惊人的15cm等距,阴元石内陷处生着墨绿苔藓,洞壁波痕构造清晰可见,水蚀凹槽最深达2.3米,更令人称奇的是,两处地质奇观直线距离99米,与彝人婚嫁的"九"数之礼暗合。山风穿穴而过,竟发出呜呜咽咽的声响,恍若远古婚仪上的月琴。
暮春的天气,起风也像妈妈的手,温暖而轻柔。站在这草地间,如同依在大山的怀抱里,尽情呼吸着清新空气。仰望着好一幅浓墨赤彩条纹披挂于崖壁之上,疏密有致的自然大壁画,你看它像什么它就是什么。在空旷巨大的阴元石里,人们说话有回音,队员们拍照合影留念,兴奋异常!
【秘乐谷水库:静止的时空】
13:15穿过海拔2454米的制高点,秘乐谷水库如翡翠嵌于赤岩之间。为保护城市生活用水源头之一的掌鸠河,秘乐谷景区于2005年停止开发,从而返璞归真,再次成为很少有人涉足的自然风景区。秘乐谷水库的水面清澈、树林中松涛阵阵,透过树叶洒下的阳光闪闪烁烁、婆娑迷离,据水质监测仪测试,pH值7.8,电导率42μS/cm,属弱碱性极软水。
14:30水库东南侧惊现"树骨"奇观——七株胸径超80cm的滇青冈集体倒伏,树干呈放射性排列。年轮学家辨认出这是2000年霜冻灾害的遗迹,树皮脱落形成的白骨状木质,在潮湿环境中竟二十三年不朽。
【坎登村:信仰的褶皱】
15:00海拔降至1988米。坎登村的靛蓝土掌房群跃入眼帘,这种用板蓝根染制的墙面,对疟疾频发的河谷地带确有驱虫之效。村口基督教堂尖顶与毕摩祭坛比邻而立,石墙上1952年土地证与1910年法文圣经共存。
守村人阿朵的蜂窝堪称奇观:38个树筒蜂箱呈六边形排列,暗合"蜂窝猜想"最优结构。更绝的是巢框间距精确保持8mm,正是中华蜜蜂最佳酿蜜距离。老人舀出琥珀色巢蜜:"这是红砂岩区的特有品种,采的是火棘花。"
17:30返程车轮碾过掌鸠河大桥。暮色中的丹霞群山褪去嫣红,渐次化作青黛色的剪影。两步路显示全程徒步距离15.68公里,累计爬升228米,那些红层褶皱里的地质密码、信仰碰撞中的人文印记,连同山民烟锅里的火光,都在滇中高原的晚风中渐次隐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