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确定是不是农历甲辰年的最后一次出走,却是我们2025年的第三次出走了。我决定写一个不开题的报告。
今年是暖冬+不酷热的夏,实在是一个出走的好年头,但是我们仨人小队在盛夏的一次出走后,嘎然而止。
原因我也说了很多次,公司刚刚买一套办公房,就遭遇业绩下滑,老板面临巨大的压力,不得不各种折腾要盘活,自然我没有时间来开题和写报告了。
转眼到了年末,我和小伙伴们一直出走的路上,心态和方式都发生不少改变,同时女儿面临三年级的作文挑战,作为浅浅的一些记录儿女成长的平台,我决定减少开题+继续记录。
一开始铆足了劲儿想要在宁乡走出一支队伍来,轰轰烈烈开题,加上各种妈妈的微信,朋友圈宣传,到后面把这些人又默默删除或者屏蔽,我们来来回回认识了很多不同的孩子、父母和家庭。
早上五点起床我给孩子孩子准备路餐,八点匆匆叫孩子出门,路上疲惫不堪一定要补一觉才跟得上队伍。
而同行的伙伴们显然也是准备很多吃的,吃不完,根本吃不完。
一开始我要深入到孩子中间,去为他们准备游戏,四处探险——当然我自己也是喜欢这些的。后来垫子上一躺,孩子们打起来了我也旁观了。
一开始我很努力的张罗,私信父母邀伴,寻找玩的地方,安排各种,到后来我们想到哪去哪,想几点出发几点出发。
一开始我会要标榜什么,树立什么,后面发现用一颗谦卑的心面对孩子和大自然就好。
所以愈到后面,我们走得愈松弛和随意,在这中间,也许过程会产生矛盾,孩子们闹情绪,大多后来开开心心回到了家。
我女儿因为头三年被奶奶的保护和宠爱,在人际交往上面是有一些怯的,后来一次次的出门,接触不同的孩子,性格变得更为开朗大方,接纳自己,她在团队中成了类似一个之前我的那种角色:“要组好一个大家都开心的局”,这样她就会很开心。我婆婆和孩子爸爸也接受了这样带孩子的方式。
我儿子倒是越来越皮,在跟小朋友们相处中,因为仗着姐姐和姐姐的朋友们都是他的朋友,他很大胆,皮实,不退让,经常把别的孩子弄哭了。这个因为孩子们也看他小,看他好玩,不跟他计较,也就没有太好的办法去改变了。只能一步步看着来。
昨天孩子爸意外加入,我们随公交车到一个地图上的小岛旁边,很快找到了小岛的入口——直直的40米左右四车道的一个桥。我们疑惑的过了桥,一看前方,一条直路冲向远方,我们俩都不愿意打开地图,难以置信这会是一个岛。犹豫之间,我们坐在别人家干净的前坪吃了点东西,往前走了一些就离开了那个小岛。
回家我再翻出地图——还真是一个岛,只有两条路可以进出,主干道就是我们走的这个桥。
我心里默默的说,这个岛,我们可以环游好几次了。下次有地方来了。小岛是个太有诗意和想像的地方,我们上次走过一个岛过,一直有探访小岛的想法。
离开小岛,我们在河滩上随意玩起来。天高地阔,山清水秀,冬天的阳光暖暖的洒在身上,我们就在这枯草丛里,找芦苇,灯笼果,草籽和植物——我们的快乐都很简单。——本来我们的计划探访小岛或者沿河一路走到泥湾里,但是枯水期的河岸和大堤之间宽阔的树林,草丛完全吸引了我们。
我们就在这片树林和松软的草丛里各种寻宝。神奇的是这片地方,居然是人蛮罕至,连垃圾都很少,但是我们走着走着,在一个弯道,护河林上面挂满了各种衣物,塑料,乐乐问垃圾怎么挂到了树顶上,我说是猛涨的水把各种垃圾带到了这个弯道里,被树留下了,永远留在这里了。
因为爸爸喜欢各种树植,很好的影响了孩子们对树植的热爱。他们不管在哪个小树林,带着满满的好奇,新鲜和满足感,找各种种子和花朵,树枝,可以找上整整一天。
所以我就要感慨一下:每个人,足够谦卑,低物欲和坚持做一个事,在这个物资充裕的时代,一辈子需要的那点点东西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享用一生的。
希望我的孩子过的就是这样充裕平安喜乐的一生。
附我们这半岁的出走之路。没开题的铁杆社友。
到了这里,补充三句:1.宁乡是个宝藏县城。可以玩的地方太多了。2.小朋友们的成长好快好快,记录都来不及了。3.我家娃娃比我好看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