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0日,农历七月初五,末伏结束的头一天,随手选了好日子出走,不过气温仍有35度。
最近几周没走野外,恰好微信看到云峰台,便围绕洞阳山规划路线。本计划从晏子坝村出发,走云峰台,过洞阳水库,最后返回晏子坝村,又发现大名鼎鼎的白石尖就在规划路线附近,据说是这片山中最高峰,也是徒步的经典路线,便把它也加了进去,考虑都是自驾前往,起终点改在洞阳村。
一、云峰台的风
起初去云峰台一路还是蓝天白云,风和日丽,大家想来这应该是个舒适的出走课题吧。在砰山村,开题人顺路摘到了一小串酸葡萄和三两颗红枣,虽长相一般,但别有风味,悠哉悠哉颇有“见南山”的感觉。
经过采矿场,有几家人在废弃矿场边搭着天幕露着营,周边没有树木,只有赤裸裸的石头,想来也是炎热;又经过一个云峰古井,水质看来尚可,但管理保护不善,周边环境卫生不好,倒是古井边的刺槐竟有200年了;沿路遇到位卖水果零食的大哥,骑着三轮车沿村叫卖,他主动与我们攀谈起来,说是从浏阳市过来,特意还给我们指了云峰台的路。
云峰台既是一个山峰,也是一个古庙。走中洞方向,约五公里路,就到了云峰台山脚下。上行不多时,遇到个蓄水池,外书云峰仙泉,应是村民修建,将山泉水蓄于其中。与之前的古井相比,这水明显更加冰凉洁净。继续上行,山势渐起,转过多个急弯山路,往高处看,竹荫后隐约有楼阁檐角,遇两位年轻人下山,问他们上面好看吗?答曰:空欢喜一场。这回答让开题人百思不得其解,这空欢喜指的是什么呢?
几分钟后,视野开阔起来,一座小庙立在眼前,庙前有提示,核心思想就是此处为云峰台通信土地祠,上峰求神君,请在此进香一注,敢情它是给这神君报信的!
云峰台庙在这山顶最高处,据传始建于唐,宋朝改建,最近一二十年间,在原基础上有加建,庙为三进,前殿楼阁峥嵘,可遥望洞阳群山,正面有“云峰台”三字,挂对联“云呈紫气,峰耸青霄”,后殿有神体佛像玉皇大帝殿、观音殿、财神宫、关公亭等。
我们对求神拜佛没有兴趣,便在前殿楼阁吹风纳凉,观景远眺惬意得很。上山时,当午太阳暴晒的疲惫和焦虑被那清风吹得一干二净。也是运气甚好,在楼阁坐下没多久,乌云蔽日,急雨骤至,山雀老师不觉感叹今天确实是到了个福地。
二、沿途的意外风景
站在云峰台向南眺望,远方有两个更高的山峰,其中靠西的就是白石尖,众山起伏,影影绰绰,心中豁然开朗。为了节省路程,开题人决定将下山自东侧绕行的计划,改为直行连续穿过两个垭口,就可抵达九溪村部,也就是白石尖的山脚。
两个垭口都有以前的山路,只是一段时间人走得少了,茅草竹枝长起来,找路就要费劲些。途中见到一湾溪水,汩汩流动,潺潺水声,听起来也有凉意了。还有一片很大的水杉林,藏于山坳中,阳光投射进来,明暗交错,那感觉是相机拍不出来的。
穿过第一个垭口的时候,开题人无意间回头,只见两山之间,一峰矗立,那庙在山顶遥望,随口来了一句,前行途中,不要忘了来时路,回头处处皆风景。山雀老师后来却说,不要留恋身后的风景而忘了前行的路,相当有哲理!
还有一段路,走着走着说到了猕猴桃,开题人出走多次,一直没有记住那叶子和藤蔓长相。山雀老师作为资深出走社员,心明眼亮,一下就看到了灌木丛中的猕猴桃,现场进行教学,只是那些果子还颇小,有缘人可秋天去找找。
三、曲折艰难的白石尖
出垭口,过九溪洞村村部400米后右拐,路口标牌“白烟”,即通往白石尖上山路口。沿途遇到三个天然山洞,有的被封住,外设警示牌,禁止人员入内。我们在路上向一位大爷问路,答复需继续前行3公里才有大路上山。根据分析混大师之前轨迹,开题人觉得此处应有山路可通往山顶,遂决定继续按计划执行。
两步路上混大师的行走轨迹,是在一户村民家的西侧,但是碍于有狗,我们放弃了,选择从东侧绕行,而且确实也发现了一条上行的小道,沿途还有村民引接山泉水的管子,可是爬升80米后,道路终止在山泉水蓄水的岩石处,而此处偏离混大师原来的路线约100米。
当时面临两个选择,一是横切,回到预定路线上,二是斜上强行突进,争取与预定路线回合。看了下时间,下午4点20左右,据山顶预计两公里,开题人冒进了一下,决定选择第二个方案,事实证明,此举甚是艰苦。由于山势很陡,必须手足并用,抓住各种能抓的东西,不然就会滑下去。天色渐暗,开题人也不免内心急躁,一段长度100来米、爬升约 40米的路用了尽半个小时。幸运的是,大方向的判断是正确的,最终我们重新走上正轨。
在经过最后一段心力憔悴的硬爬后,我们终于登上了传说中的白石尖。开题人的鞋子在途中踏入水中,袜子不平整,导致一路走得脚底生疼,终于也可以整理一下了。大家抓紧把背包里的食物消灭掉一些,以免再背回长沙。
四、失而复得的下山之路
在休息了二十分钟后,下午 5 点 40 左右,我们开启最后的返程之行,说是返程其实还有近10公里。信心满满走了500米后,在穿坳坡居然丢失了预设路线。原计划走是果敢二十四洞赛道的一段,但是折返两次都没有发现那个路口。
夕阳虽未落下,但已躲进厚厚云层中。考虑到时间及安全问题,开题人建议走防火道,尽快下山,找到村庄再想其他办法。山雀老师颇为淡定,全程镇定自若,让人刮目相看。
防火道上,满是沟壑砾石,一路下坡滑得很,不留神就会屁降,大家走得小心翼翼。情况在25公里处终于出现转机。根据两步路路网显示,周家冲附近有一条右行轨迹可抵达山下的小洞村,虽只有一条,却鼓舞人心。
果不其然,晚上7点左右,我们在天未黑之前,成功找到了那条下山之路,并安全抵达小洞村。之后,全程大路,与原计划吻合。走到观前村时,天已全黑,四下里大山黑黢黢耸立着,像是要压倒下来,开题人才想记起带了头灯,没想到未雨绸缪竟派上了用场。
经过最后一个多小时夜路,出走课题最终结束。全程33公里,爬升1400米,耗时10个半小时。
事后群里有人讲马上七月半了,走夜路会如何如何。不过山雀老师说,此行有惊无险,看来大家都是有福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