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4月20日。星期四。多云。
严格来讲,这当然算不上一场真正意义上的出走。
没有爬山,没有涉水,没有路餐,也没有置身野外的各种新奇。
这只是一段每天必走两次的路程,一个最平常不过的早起。
步行。1.2公里。18分钟。是从家到学校的距离。
往返之间,日复一日。
6点40,是闹铃响起的起床时间。
小欧不赖床,不管前一天晚上是9点睡亦或是十点,他都能在音乐响起的时候动起来,尽管有些睡眼惺忪。
但总有一些磨蹭。穿衣+发呆,刷牙+发呆,洗脸+发呆,换鞋+发呆……也许,我应该换个词儿,冥想?对,冥想这个词,比较友好。
我问过家有同龄伙伴的宝妈,一年级的娃儿们,多半对拖拉磨蹭满擅长。
他一次又一次“冥想”,我一次又一次打断。
我说:“我的耐心原本有西瓜这么大,现在它只有苹果这么大了。
“我的耐心大概只有鸡蛋那么大了”
……
终于,在我仅有的那么点耐心只剩下芝麻点儿大的时候,他完成了针对自己的起床洗漱一条龙服务。
7点50在校早读,8点迟到。
现在是7点过3分,我们计划7点20出发。
如此看来,我们的时间倒是很充足的。
呵呵……我大概是焦虑型妈妈,总喜欢把空间预留得足够多,才更安心。
我们在桌子旁坐下来,他开始剥水煮蛋,每天早上一个。尽管在学校已经订了早餐,可我还是希望他能先垫补一下。当然,他也非常乐意。
打开《帆书》,和他一起听樊登老师讲《山海经》。上古的神话,各种神仙怪兽,天南海北,包罗万象。未必听得懂,但我们都听得津津有味。毕竟,一日之计在于晨,磨磨耳朵也是可以的。
书没有听完,出发的闹铃响起来。戴好口罩校牌,我看着他的水杯还在桌面上赖着没走,于是指了指门,门上贴着温馨小提示,他心领神会,貌似尴尬地笑了笑,拍了拍自己的小脑门,把水杯装好。书包确实太重,我会帮他背一段,快到学校了再还给他。这样其实不太好,应该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才好,但比起被书包压得弯腰驼背,我还是乐意帮忙的。毕竟,形体也很重要。
今天天气不错。微凉,有风。
我很庆幸不用带伞,要知道,在下雨天接送娃上下学是件令人头疼的事儿。而春天,大多时候都是飘着雨的。
我说:今天幸运+1。小欧附和着。
我们不急不缓地走,一边走一边聊天。
忘了是谁先起的头,我们从城市的高楼大厦聊到村居院落。又从住在房子里的人们,聊到已故的爷爷奶奶。更离谱的,我们还从“入土为安”四个字,聊到了土葬,火葬和花葬。孩子的思维总是很容易发散,只要肯陪他们聊,各种话题层出不穷,意犹未尽。
楚沩中路走斑马线过马路。这是医院门口,人多车多,熙攘嘈杂,通常过马路都得打起十二分的精神才行。但,今天,往日川流不息的车辆恰好被前方路口的红灯锁住,我们顺利通过,没有耽搁半分半秒。
小欧说:今天幸运+2。我们相视而笑。
路旁绿化带里的月季开得肆无忌惮,玫红色,花很大朵,大得过一个成人的拳头,很是吸人眼球。小许遗憾的是花期已近尾声,很多花都摊了大饼,不再有花型紧凑的美感。可远观,不宜近瞧。
带来惊喜的是一朵蓝色的喇叭花。很显然,她只是绿化带里的一株杂草,与修剪得方方正正的红桎木以及花枝招展的月季相比,她随意洒脱却不招摇,藤蔓自由地生长着,无拘无束。她静静地绽放,仿佛只是为了自己而开,又仿佛在为一个懂她的人而开。真好呀,我刚好路过,你恰巧盛开。我欣赏你的不争不恼,你毫不吝啬,赠我满心欢愉。
一环西路的紫荆花早已经凋谢,结出了很多皂荚样的果实,薄薄的,扁扁的,拿起一片来迎着光照瞧去,里面细小的种子清晰可见。有那么一段时间里,整条街满树红妆的样子曾是我每每路过都要发出惊叹的一道风景线。现在,她们褪去了浓妆,长出绿绿的叶片来,郁郁葱葱,生机勃勃,也是几好看的。于是,我想,花谢花开,各有使命,各具韵味罢。
快到校门口的时候,我们对聊天内容做出总结:
1:城市人口密集,建高楼大厦是为了节约地面空间。乡村地广人稀,所以不需要建那么高的房子。
2:房子大小高低不重要,重要的是住在里面的人,要和睦,要相亲相爱。
3:不管哪一种葬,都是活着的人对逝去的生命寄托哀思的一种形式。
期间,小欧注意到有好几辆车停在了盲道上,他若有所思,停下来,认真地问:“妈妈,这样是不对的。是吗?如果有盲人路过就找不到路了。”我欣慰于孩子的细腻善良。
很快就到校门口。他挥手说再见,我目送他进去,说“学习愉快”。
回家路上,我哼着老歌,脚步轻快,心情愉悦。我想,我应该记录。每一个有生命力的日子,都是值得被记录的,对吧?
愿无数个晨起日暮的光阴里都充满着阳光和爱意。那些细小的感动,它们就藏在平凡岁月的烟火尘埃里啊!
本该知足。本该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