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与行   

  • 南瓜叶 2008年3月10日

          罗古台的班车从起点就满员了,沿途村庄还有不少出行的老乡,又恰逢镇厂的集市,车上的拥挤状况不亚于北京的公交。车到罗古台,赶集回村的老乡主动担当起队伍的向导,赶路心切的队伍不一会儿就把遇见熟人略微停留的向导换岗为收队了,出走社的行进速度也不亚于久居山里的村民了。还没看到清泉寺,山上的泉水就下山迎接我们了,离开村村通的水泥路,沿着小溪溯源而行,清澈的泉水在卵石间轻快地流淌。

          踏着长峪沟洁白如雪的冰河,观赏着蓝色的冰缝。不知不觉就上升了五六百米,准时午餐,翻越垭口进入蔡树庵地界。停在村口的一辆农用机动车吸引了我好奇的目光。车没什么特别的就是最普通的那种三轮机动车,我对车上装载的东西产生了兴趣。车上装的既不是野猪之类的山珍也不是木雕石刻之类的古董,再平常不过的可回收物资----各类废弃的包装,纸箱、塑料桶一类的生活垃圾。在这么一个偏僻的山村,生活垃圾中具有回收价值的物资并不奇怪,能达到有回收价值的量可不简单。

          车主是镇厂的,往返一趟需要两升柴油,这一车的回收物资没有二十块钱的毛利就达不到商业的回收价值。生活垃圾中可回收利用的资源能够再次利用节省资源利于环保,出走社是大力提倡环保并在出走课题中身体力行的。不可自然降解的包装物从不直接遗弃在荒郊野外,一定不辞辛苦妥善携带到有专人收拾这类废弃物的场所,比如列车上的垃圾箱(估计很少使用列车上的垃圾箱,上车先得解决座位,有了座位还要争取能开会,即使不开会还要时刻看管车厢里吸烟的烟民)、公交站旁不属于摆设的垃圾箱(用的也不多,都在专心致志的等车,想不起来减负)、当然更多的是带回了家里最终扔进了小区的垃圾箱。我和所有的出走社成员一样每次出行都没在山里丢弃过任何塑料制品,可是,今天在食堂买早点一次就耗用了三个超薄塑料袋,看到树枝上挂的万国旗,没人喜欢,早上这三只塑料袋会挂到哪呢?我不敢说明天不再用塑料袋,但敢保证一顿早餐绝不再用三个,逐渐减少到可有可无的时候就可以和白色垃圾拜拜了。

  • 小撮
    个人认为,自己带入山的所有工业制品,不论是否降解,在无特别困难或特别用途的情况下,均尽可能带回,无法带回,尽可能弃至不碍观瞻处。我是从美观的角度考虑的,看到满地乱糟糟的,即使是瓜子壳,都觉得添堵。
    2008年3月11日
  • soso0

    双手赞同提倡把所有带进山的与塑料相关的制品带出山,所谓:除了脚印什么也别留下,除了相片什么也别带走。能不能提倡见到别人遗弃的,我们顺手拣出山呢?就我个人来讲,太脏的不愿拣,干净的还成。上回在山里拣了一只矿泉水瓶,出山后发现又掉在山里了,郁闷!

    2008年3月11日
  • 秦安

    向超强的环保意识致敬!

    2008年3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