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7日出走传媒大学“搞艺术”代价惨重   

  • 小撮 2007年12月13日

    12月7日上周五,陪老枪去看了一场电影。

    其实不是很想去,老枪说是大师作品,文德斯和赫尔佐格,免费,这两条都吸引不了我。大师,尤其是欧州大师,都比较闷,至于免费,这些年来,我看电影还从来没买过票。这句话听起来很牛,象《小兵张嘎》里的胖翻译官说自己在保定城里下馆子从来不付钱,其实不是我牛,而是北京的免费电影资源实在供过于求。我看电影,主要是去捧人场,是去赞助艺术。

    然而最终还是去了,一是抹不开老枪的面子(我不做跟班许多年),二是还没乘过八通线,没去过传媒大学,只当是一次体验吧。夫人说我想去传媒大学看美女,实在很冤,想看的话,也不会选在月黑风高的寒夜啊,而且还叫上她同去。

    夫人本想去,却没去成。我和老枪出发时,她还堵在回家的路上。我也很狼狈,为准备周日公务员考试的考场而楼上楼下、鸡飞狗跳,还对一个动作迟缓不积极配合的小班主任发了火,老枪最后是在广播室找到了正在调试广播系统的我,那时距电影开演还有一个半小时。

    步行15分钟到五道口城铁。13号线-2号线-1号线-八通线,一路转下来,北京的地铁线路,只剩5号线没有尝试了。那天晚上,有很多人行色匆匆挤地铁,但象我们这样从西北角到东南角一条线接一条线转过来,不会太多,而为了两部注定很闷的“大师”电影这么折腾的,恐怕更是绝无仅有了,这么执着而自虐地“热爱艺术”,连自己都要被感动。

    下地铁已过了开演时间,又自作聪明走了一个特绕的偏门进传媒大学,一人一张鸡蛋灌饼权作晚餐,黑灯瞎火地边走边问路,摸到综合楼,找到大报告厅,才发现这儿放电影不是免费,10块钱一场两部。

    心里暗暗愤青一下。这个德语电影展已经在电影学院搞过一轮,是德、奥、瑞三国驻华文化部门赞助的,指明是公益活动,不得售票。传媒大学这么干,对得起德奥瑞三国朋友吗,对得起我们这样跑断腿来捧人场的票友吗?

    抗议的声音不必发出来,老枪一说我们是电影学院的(),看门的小姑娘就心虚了,讪讪地放行。

    影院里很暗,象是洗照片的暗房,银幕上微微有点光线,画面昏暗不堪,不论白天黑夜,全象是夜景,唯一明亮的中文字幕。画面是16MM的,30年前比较常见。但看看介绍,是1994年拍的,文德斯的《里斯本故事》,据说是向世界电影100年献礼的作品。为什么要用16MM胶片来献礼?影像质量这么陈旧,是胶片老化了,还是故意做旧?

    剧情始终没搞懂,其实就没什么剧情,通篇是一个老头子在那儿满城溜达着录音。没有起承转合,没有高潮,没有悬念包袱,没有噱头幽默,没有煽情,有的只是黯淡的画面,似是而非、莫名其妙的旁白,凑够了104分钟,篇尾字幕升起,一部大师作品就结束了。

    我看了不到半小时就开始犯困,但这一觉睡得很难受,座椅不舒适,脑袋胳膊腿不知所措,一会儿躺成180度,一会儿坐成90度,一会儿趴成45度,怎么都不舒服,暖气严重不足,隔壁两个邻座的女孩子紧挨斜躺着,外套横过来盖着两个人的四条腿,缩成一团,仍执着地看着银幕。

    我做梦了:多年以前的一个寒夜里,作为儿童的我,孤独地坐在广场上,看一部露天电影,寒风呼啸,雪花飞舞,我想回家,却怎么也动不了。。。。

    好不容易,灯亮了,耳边响起了掌声。竟然有人在鼓掌。如果他们在表达对作品的赞赏,而不是庆幸一部闷片的放完,我真要愤怒了。

    没看到好电影,觉也没睡好,饭也没吃,风尘仆仆陪个大老爷们斜穿北京,还要在脑门帖上“不懂艺术”的标签。我图个什么?

    我唯一的希望,是下一部不再这样拿我开涮。

    第二部是赫尔佐格的《海市蜃楼》,纪录片。灯一灭,第一个画面出来,我的希望就破灭了,又是16MM,不是16个美眉,而是16毫米,光线之黯淡,比前一步有过之而无不及。

    更令人发指的是:

    第一个场景:是一架大型客机面向镜头缓缓降落;

    紧接着切入第二个场景:同一架大型客机,面向镜头缓缓降落;

    紧接着,第三个场景:同一架大型客机,面向镜头缓缓降落;

    第四个场景:同一架大型客机,面向镜头缓缓降落;

    第五个场景:同一架大型客机,面向镜头缓缓降落;

    第六个场景:同一架大型客机,面向镜头缓缓降落

    第。。。。。

    我已经数不清了。我只觉得所住的并非人间。好几百甚至上千名青年的宝贵时间,本来可以用来看书、做作业、上网、谈恋爱,哪怕是用来打扑克,却被这一组组拿人开涮的无聊画面无谓地浪费,谋财害命,却又以艺术的名义。救救孩子!

    我腾地站了起来,但没有发表慷慨激昂的演说,只是对还意犹未尽装做欣赏的老枪说了一声:“走吧。”

    回来的路上,竟赶上了地铁2号钱堵车,从朝阳门开始,每站停十几二十分钟,直到雍和宫。好不容易到了五道口,却看错了站名,没下,一下给拉到了上地,赶紧下楼再上楼到对面,一问,还有最后一班地铁。

    第二天,嗓子开始痛。三天之后,嗓子痛有所减轻,问题转移到了支气管。我打这篇小报告的时候,还一阵阵地咳嗽。

  • 米格21

    看你们侃侃而谈,唯有我是俗人,本人最爱《第一滴血》1和《英雄本色》1。

    2007年12月14日
  • 小撮
    PATCH,听你那么一说,《里斯本故事》倒也不是那么糟,其实我一开始也是用心看的,毕竟文德斯的《德克萨斯州的巴黎》也是我少年时代最喜欢的电影之一,可惜那胶片太令人失望了,完全败坏了我的观影心情,唯有打盹以示抗议。
    2007年12月14日
  • 小撮

    北京的免费或变相的免费电影还是挺多的。除了不定期的影展活动之外,定期的,据我所知有:

    1、电影学院每周一晚上放两部国产电影,每周二晚上放两部外国电影(每周三晚上重放)。国产片一般是不太热门的新片,外国片一般是老片,但也不是特别老,多是几年前的片子。票价一般是10元两部,可以在开演(18:00)前到影院门口买二手票(卖主都是学生,不加价)。一般第一部开演10分钟后就不查票了,随便进。所以至少可以完整地看第二部,可以不太完整地看第一部。

    2、影响—放映组织每周都搞一个公益放映,专门放不出名的导演独立制作的片子,多是低成本,反映下层社会、边缘人物,影像质量较差,非职业演员出演等等。详情见http://www.m-thinking.com/html/Preview.html

    2007年12月14日
  • 咚颜

    你说的抑扬顿挫,我笑的前俯后仰

    免费的电影供过于求?我怎么不知道?都有哪些地方?

    看的最多的最便宜的电影,是在大学期间的多媒体教室里,每个周六晚上,每人2块钱可以看两个片子,顺便还可以自己去小卖部买些花生瓜子糖果饮料啥的,通常情况下有对象的和对象两个人卿卿我我,没对象的几个小丫头片子扎堆叽叽喳喳咳几个瓜子看两眼电影小声说几居悄悄话也不闲着。。

    后来毕业了想看电影就只能跑到影院看,最便宜50块最贵80块,买个饮料爆米花还要再花几十。。。

    以前那种2块钱两个片子的日子小鸟一去不复返了。。。

    2007年12月14日
  • 武林阿混
    我周六一个人出走798工厂去了,是否也要交个什么作业之类的东西上来呀?
    2007年12月13日
  • 独行叟

    人家那是艺术,就象西画的抽象派和国画的大写意画法,我辈和一般人是欣赏不了的

    啥时能在荧屏上见到老枪的大作啊

    2007年12月13日
  • patch

    哈哈哈,看这为艺术献身的精神!

    那个飞机降落的片子,我看的碟,看到第三架就受不了关掉了。

    里斯本故事我看过胶片,也下载了AVI,后者可能是比较好的拷贝制作的,比北京放的胶片好很多,起码鲜亮。
    很多胶片,时间没多久就会变得跟老电影似的感觉。哪怕仅仅是一年中的第二轮放映。电影学院的孩子们执著地迷信胶片,让我很是不解。
    我看这片子时还是挺有兴趣的,一个典型的为电影而电影的故事。可以叫,电影人的自娱自乐。

    开始一段公路片,坏车,搭车,路边风景,这些是典型公路电影的影像和故事。大卡车驶进里斯本的时候,那个长焦镜头,朝阳初起,卡车茫然在纵横交错的无数路口拐来拐去的画面,漂亮而有趣。

    其实片子不仅开头套用公路片形式,实质上我觉得也是一个公路片的内涵,一个不断在路上追寻电影是什么,要怎么拍的故事。路上总会遇到些意想不到的人和事,这些都毫无计划可言。又有很多兴之所至的地方,也许会触发新的灵感。
    那个乐队,那个唱歌的姑娘,是另一条路上的大篷车,和音响师的大卡车不期而遇在里斯本。然后又开往不同的地方。也许,他们会在下一个城市相遇,也许,会搭上同一辆车,走很远很远……

    那些小孩子,拿着小摄像机到处乱拍,音响师自言自语说,vidiot,大概是他发明的新词:video idiot。暗笑。我们身边也有很多这样的vidiot吧。不过,傻不傻的,自己高兴就好。

    最后终于找到走火入魔的导演,说服了他不要像vidiot一样拍电影,电影到底还是要给人看的。总拍白痴电影,就没有人会下班以后横穿整个城市跑来看啦:)

    电影在欢乐的拍摄场景中收尾,又是长长的长焦镜头,电车驶来,三脚架收音器还有两个手忙脚乱的男人,观众看的哈哈笑,我想文德斯和他的演职员们心里在说,“电影,一百岁生日快乐!”

    2007年12月13日
  • 小海

    专门跑去看欧洲记录片电影啊,崇敬啊……

    法斯宾德还不算太闷吧……呵呵

    社长始终不改理想主义文艺青年的本色啊,景仰啊……

    2007年12月13日
  • 脑袋胳膊腿不知所措,一会儿躺成180度,一会儿坐成90度,一会儿趴成45度,

    2007年12月13日
3274 浏览   10 回复
关键词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