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晴秋远闯百花山 遗小憾速降野猪谷
这些道路对我来说应该很陌生,可每个路口,我都觉得好像遥远的记忆复活了。
——石黑一雄《被掩埋的巨人》
百花山是京西名山。
慕名而至者,有松柏相搀的老伉俪,也有莺燕相昵的小情侣。脸上挂满期待,眼里闪过一丝狐疑,困惑于苹果园892路车牌下,街语于攘攘候车人群中。他们听闻M11只到张家铺、不到百花山后,仿佛被雷劈中,惊怔半晌后,缓缓复苏过来,无所措手足又心有不甘。
6:50车来了,我和@独行叟 @胡林 逐着人流登上了车,迟疑的人们也拥了上来。车只开出几站,车厢里就拥挤不堪,达到了超饱和状态。车子也像吃撑了的肥汉,哼哼着挪着步子。每停一站,过道里一阵蠕动,肥汉忍不住又夹起一筷子菜。
车至斋堂总站,很多人终于到站下车,又上来了几乎同样多的人,就有人抱怨去清水的人该坐去江水河的车。车到清水仍有一些人上来,过了塔河才显宽松,大概是有不少人赶集罢。至双涧子路口时,已比通常时间迟20分钟。我们下车过公涧铺桥西南行,基建狂魔把山沟沟里的路也都新修成了高标准的柏油路。
(图:公涧铺桥)
(图:公涧铺桥下)
(图:张公路)
一路上青山巍巍,流水潺潺。至双涧子村,看到左手有进山口,查地图,是条少有人走的轨迹。我们商议着是否就此上山,决定走前面更成熟的路,谁知无意间已经种下了因,懵懂不觉将来的果。
(图:村边进山口)
循张公路东转西拐,抵达计划进山口。一只脚迈出公路,野意便撞怀而来。藤蔓铺道,青苔画石,枯枝横卧,繁叶蔽天,溪水忽左忽右,壤土或实或虚。
又到了每次出走必然出现又难以预测的小环节——我们不经意偏进了左边的沟底路。最初错走的一小步,很快变成了峰渊相隔的许多步,演化出穿梭求索的一大圈。
溪尽途穷,大道在右侧山脊,几次欲硬切攀上,都无功而返。其中有一次,崖边似乎有小路可通,我援枝而登,垂壁兀立,下临深谷,终不可上。前面传来@独行叟 @山桃木 强突到顶的消息,我循声尾随至脊上坦途。
这段行进山歌的小插曲、寻常路途的小转折、平淡经历的小调剂,算是本次出走的第一次考验。
钻出丛林,始见蓝天无云,登上山脊,方觉四野开旷,晴日千里,铁镢岭当于前,远山历历,东灵山望于后。
(图:铁镢岭,亦称铁镢坨)
(图:远处为东灵山)
(图:大黑林)
山路一直很明确,只是时而蜿蜒于清风松林,时而匍匐于蔽野蔓草,时而跳跃于凸露岩石,大抵都是在山脊上行走,小脊连上中脊,中脊搭向大脊,这一段是本次出走的精华。
(图:山脊路)
(图:山脊路)
(图:山脊路)
(图:有一处可登难回,不得反顾)
乔木有意挽风频,
青山无雨自濯新。
枕石覆日图一醉,
客梦醒来无处寻。
由于前面行进较慢,各种耽搁,至13点时还没有抵达百花山定位塔,时间过半,行程未能过半。鉴于此地海拔才1760米,要登顶百花山还需要相当的爬升,经与同伴商议后,决议另选小路回撤。
(图:至此而返)
很快路迹不再明显,我们沿着野猪拱踏的路向下,沿着雨水冲刷的蹊向下,沿着灌木倒伏的径向下,路走丢了再找,榛封死了便钻,有时散做几路,有时并成一队,俄而前后不见而齐呼唤,俄而左右不明而查地图。
@独行叟 不断念着第三式金句——“就要到底了”、“还差10米到沟底了”。前两式金句分别是:在小路似有似无时的“有路”、“路还挺好”和爬升时的“马上登顶了”。
我们在他循循善诱的情绪抚慰、正面暗示和心理干预下,下到了沟底,走回了山路,回归了人寰。
(图:下至沟底)
赶上回城公交已无悬念,我们在山民蓄水池边简单填了肚子,其时已经15点。饭后回到双涧子路口候车,16点10分M11开过来了,一路乘客不多,20点左右到家。
(图:蓄水设施)
(图:回归人寰)
百花山,我还会再来拜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