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坊-十八盘-拉海沟-曹营-岔道口
solarfe乘第二班京滦快客抵达滦平时,我们刚好拦到一辆开往巴克什营的面包车,乘客除了我们4个,还有一对母子。车到平坊就拐弯南下,我们只好下车,从平坊开始徒步。比计划里程多了2公里。预报的雨开始下了,但不是中雨。我打着伞默默走在前面,听好友和solarfe讨论后面的出走计划,耳边飘过庐山、太白、大五台等关键词。
十八盘村就在公路边。那条辽国驿道经过十八盘之后右转,与我们脚下的公路重合。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我们从滦平出发以来一直走在这条驿道上,只不过当年的路面被板油路覆盖了。由村子左转,这条机耕道也是驿道。
出村500米就看到了那个文物保护碑,上书“十八盘古道”。如果没有它,谁会知道这条看上去司空见惯的山间小路会有这么大的来头呢。
路上铺的石板,勉强能识别出是人力所为,上面的痕迹据说是车辙,但我表示怀疑,对于车来说这种坡度有点大,主要还是牲口在走吧,辽国皇帝要么骑马,要么坐轿,绝不会在么陡的路面乘马车。
上山的这一段很短,先在沟里然后自然延伸到坡上,一个迂回也没发生,一个盘也没有啊,不知道这十八盘的名称从何而来,是契丹民族独有的计数法吗。
这块写有“番字”的残碑,位于垭口东南侧横切路段,在路外侧的灌木下面,很容易发现。网上查到的另一块,我们没找到。也没觉得太遗憾。文物古迹对我们来说不过是个噱头。假装是考古而已,其实我们懂个P啊。solarfe说她去敦煌,对那些壁画也没什么兴趣。
路边有两处残垣断壁,不知道是什么年代的,我估计不会是辽代的,否则他们早就吹出去了。
这段作为本次课题“卖点”的古驿道,从文物保护碑开始算,到我们走到梁根村头,走了36分钟,1.7公里。“考古”到此结束。
与村民攀谈了两次,一个大爷,一个大妈,都很以古道为荣,又不无遗憾地说,早就听说要修庙,一直没修。意思是,如果修了庙,古道就名副其实了。
德胜岭村南侧岔路口的路标,气势磅礴地写着“宋辽古驿道”,由这个方向慕名而来的游客看到这个碑,一定会被吊足了胃口,兴冲冲地要去领略“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泣下”的思古幽情。不知道他们花30分钟走完这段1.7公里的古道,会是什么样的心情。
这座远看以为是庙的建筑其实是村里的成功人士在老家建的豪宅,主人在北京怀柔做生意,不常回家。
富贵而不还乡,如衣锦夜行。乡回不来,就在家乡建一所豪宅。这是我们遇到的第二所豪宅。
第三所豪宅更加张扬。或许再过十年,这里就会被“旅京滦侨”的豪宅占满,就像广东开平南洋华侨建的雕楼那样。
拉海沟中心校,还挂了一个牌子“明德寄宿制小学”,估计是与拉海沟小学合作的高端私立学校。
石头上刻着“孙营”,蓝牌上写着“曹营”。吃饭时问在小花园里玩的孩子,这个村子叫孙营还是曹营。一个孩子说叫孙营,另一个说叫曹营。
走到不知道叫什么的村子,左转,穿村而过,一条死狗躺在路边,苍蝇飞起落下。路穿过村外的农田,沿着山谷左侧渐渐上升,路上不时看到零星的垃圾。
这里的垃圾已经成堆了。
走到这里,才明白沿途垃圾的来源。这个露天垃圾场位于山谷尽头的,村子的水源头,非常不科学。路上的垃圾是垃圾车遗落的。
垃圾场之后,这条本该是心旷神怡的林间路恢复了它该有的面貌。
翻过最后的垭口,都是我熟悉的区域了。我们14:14到达岔道口村。除了与垃圾相伴的一段,总体上还是愉快的。下一次还想来滦平,但以什么做“卖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