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郊山区星罗棋布地散落着众多古庙,不仅刻录了不可复制、难以估价、正在消亡的宗教、民俗、历史、社会、文化、经济大数据,也成为出走中修身养性、怡情悦神、洽闻博识的重要物质载体和精神源泉。对古庙的研究应该尽快提上日程。
毋庸置疑,这是一项浩繁艰巨的工程,需要长年累月的深厚积累、方志史籍的案头工作、跋远履险的实地探访,远非个人独力所能完成。谨在此提出几条不成熟的猜想,抛砖做引,请高识茂才者指正。
猜想一:【崇高其事原则】寺庙为崇高其事、离群避世,相对于民居往往海拔更高。
猜想二:【远近适宜原则】寺庙距离民居不宜过于僻远难至,不致庙宇建设成本失控,不使拜佛上香过于艰难。若寺庙有僧道常驻,生活方便要考虑;若寺庙有山下产业,实际管控要保证。
猜想三:【溯沟而上原则】寺庙往往溯沟而上,即后建的寺庙在早建的寺庙的沟上方。
猜想四:【外固中宽原则】寺庙选址循沟而进,必择外固中宽处而止,综合考虑水源、空间、地质、光照乃至风水、建设等因素。
猜想五:【官民两分原则】寺庙大体分为两类:上层社会的精英文化庙和底层社会的民间文化庙。两者遵循不同的建庙缘起、选址标准、生命历程、途尽归宿等规律。
猜想六:【偶发寄托原则】精英文化庙通常规模较大,以皇家寺庙为典型代表,通常坐落于面城或距城较近的山谷中,交通便利,信息通达。其精神虽也讲求出世,但内核和传统庙堂文化是一致的,游走于体制和边缘之间,与体制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其兴建固然植根于广泛的社会环境、深厚的文化背景和流变的价值氛围,但很大程度上又与少数人的偶发事件、精神寄托等因素直接关联,亦随着其动力源泉的衰竭而消亡,或转移嫁接到新的动力源上。其内容来源于宗教文化思想体系,具有明显的整体性。
猜想七:【人口基础原则】民间建庙须有一定人口经济基础。一般来说,规模以上村落才会有庙,即小村无庙,大村有庙。通常,十户以内的村落应该不会有庙,三五十户的村落或者辐射周边百户以上的地方才可能建庙。民间庙相对更为稳定,只有遭遇剧烈社会变动时才受到冲击。
猜想八:【信仰知识原则】民间庙宇的精神基础是民间信仰,主题基本是生老病死、福祸贫富。知识基础是民间戏曲、故事传说之类。
猜想九:【切近生活原则】基于第八条猜想,大河(如永定河)两岸必多龙王庙,塌方、泥石流易发地区常见山神庙,长城一线、御敌拉锯地区或建杨家将主题庙宇,商道上多财神庙。负责其他共性问题的有观音庙、娘娘庙、药王庙等。
猜想十:【行动核心原则】民间庙虽不讲求偶发原则,但其兴建、运营仍然要有行动核心,以发起、推动、维护整个寺庙,也要有一套基本规则。
目今,这些古庙或“古为今用”大肆开发,或消无声息任其湮没,或内部控制内部征用,或一封了之无人问津,令人唏嘘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