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感谢当开题走延庆燕羽山到永宁镇。出了果树园村,我们走了南沟,东行至沟的尽头,为一陡坎(小壶状),考虑到需穿灌木绕上小壶,经商议,原路返回出沟。回家后看高德地图,传统路线在小壶北面和东面山坡上绕行了半圈。也就是说,小壶离传统成熟路线最近直线距离不到100米。如果我们先东南向爬坡绕上仅仅5米高的小壶,再北向爬升几十米,就能走上成熟路线。不过,我一点也不遗憾。因为这次出走,收获最大的是知道了一个在北京就可以体验禅修的场所。
(2)这个禅修场所是永宁南关关帝庙及附属禅院,始建于明正统年间。网上资料介绍:“南关村路西有一个宽阔的广场,靠北面自东向西并排着三座四合院式的大门,这就是永宁龙王庙和关帝庙建筑群,2013年修缮后改名为“永宁禅寺”。寺庙群最东边的是龙王庙,建于清代,存正殿三间,殿内三面墙上均有壁画,彩绘人物、花卉,清晰可辨。中间是龙王出行图,东西两壁是龙王行雨图和雨毕回宫图,南关关帝庙建在中间,在龙王庙的西边,清代所建。仅存正殿三间,殿内供奉着新塑佛像,除了关帝像外,还有千手千眼观音像。三面墙上有条屏式壁画。重修南关厢真武庙碑文记载:进士出身文林郎知...正德延庆州永宁...永邑南廊之阳旧有真武庙...殿阁貌鉴得其住持景...则不密寮且异也工竣则.于...旧为恩雨祈福野者之所建...共以曰我岂以矣余允君似宦后.佛像剥落殿宇之.敏惜兴能...神成之所...洛阳...明定.幽.承心.为...汉兵把总刘...守把总汤...把总张武...把总林煦...山千总刘川...平阳府石。原庙建于明嘉靖四十五年(公元1556年),明万历二十五年(公元1597年)重修。
(3)关帝庙西边的禅院,院正中是文殊菩萨雕像。我们进院,一位女居士和我们亲切地打招呼,建议我们进禅堂看看,说里面有香檀木的树墩。脱鞋进堂,28个树墩均匀分布在四面墙下,坐垫也是定制的。大慧宗杲的塑像坐于禅堂正中,说明这里的禅修之法属于临济宗杨岐派。看作息时间表,禅修生活从早4点半起床,晚9点半睡觉,其中止静时间有明确规定。
(4)以下内容来自网上资料,仅供参考:
在六祖惠能禅师把正法眼藏的如来慧命,传付给怀让和青原以后,禅宗的法派就从这二支发展起来,一是从南岳怀让禅师再传与马祖道一禅师(公元709——788年),二是从青原行思禅师再传与石头希迁禅师(公元700——790年)。又从马祖和石头二位大师以后,法水长流,智灯永耀。禅宗就分为五家宗派,闻名天下。一是临济宗,二是曹洞宗,三是沩仰宗,四是云门宗,五是法眼宗。这就是初祖菩提达摩大师所预先嘱付的“一花开五叶,结果自然成”偈语的道理。现在把禅宗五家宗派的形成和发展情况分述如下:
第一是马祖传百丈,百丈传黄蘖,黄蘖传临济义玄禅师,师住镇州沱河侧,这是临济宗。
第二是石头传蔼山,蔼山传云岩,云岩传良介禅师,师传瑞州洞山,洞山传本寂禅师,住抚州曹山,这是曹洞宗。
第三是百丈传灵佑禅师,师传潭州伪山,沩山传慧寂禅师,师住袁州仰山,这是沩仰宗。
第四石头传天皇,天皇传龙潭,龙潭传德山,德山传雪峰,雪峰传文偃禅师,师住韶州云门,这是云门宗。
第五是雪峰传玄沙,玄沙传罗汉,罗汉传文益禅师,师住金陵(南京)清凉院,南唐中主李璟谥师为法眼火禅师,这是法眼宗。
五家宗派的主要特点,天隐修祖概括为下面五句话:临济是“怒雷掩耳”;沩仰是“光含秋月”;曹洞是“万派朝宗”;云门是“乾坤坐断”;法眼是“千山独露”;这样看来五家在度生方便,随机接物的风格上,略有不同,而归根到底,同出一源,本无差别。
自从临济义玄禅师的最初法脉长沙楚圆大师以后,又分传出二个法系,一是传与南昌黄龙山的慧南大师。一是传与宜春杨岐山的方会大师。这二位大师都是禅门的宗匠,大弘法化,力阐宗风,盛极一时。因此黄龙和杨岐二家又成为二个小宗派。这样连原来的五家宗派,曾有五家七派的说法。特别是临济宗法系的杨岐一派,最为兴盛。所以库房里有“杨岐灯盏明千古”的佳话,流传至今;而临济一宗,真是灯灯续焰,源远流长。到现在中国有许多名山古刹,多属于这个法派。再说云门宗。在宋代初期净慈寺出了一个宗本禅师,此派也是非常旺盛。这个法统高僧大德人才很多,特别在中国北方更加得势。就是传承方面也比较长。到了南宋时期,这个宗才开始逐步地趋于衰微。最后就烟消云散了。曹洞宗这个法系本来是由洞山良介禅师与曹山本寂禅师,他们师徒两位联合创立,所以叫做曹洞宗。可是在南宋时代。才开始兴旺起来,道风远播,盛极一时。它对于法脉传承,是仅次于临济宗。
(5)净慧长老亲述学禅六十年体会:
要想参禅有进步,三个条件不能少。一是要有清净的道场,有道风、禅风和历史的积累,道场就有了灵气,就有好气场。有一个好道场,功夫容易上路。而是禅七必须要有人指导要有禅修经验的人指导,最好是过来人指导禅修。可惜时至今日,有禅修经验的人已经很少,过来人更是少之又少。三,最关键的还是自己要对学禅有信心。外因只是条件,内因才是根本。内因就是自己要有信心,要发心,只要自己肯发心,尽大地是个禅堂,尽大地都是诸佛菩萨加持过的地方,修行过的地方,所以只要自己努力,到处都可以修禅。...
禅的灵魂是体验,禅的灵魂是开悟,不明心见性,把禅说得天花乱坠,和自己的修行不相干,和自己的生死大事不相干。只有把修行落实了,在修行中体验禅,在修行中享受禅的喜悦和安详,再把禅的体验融入到生活当中去,融入到工作当中去,融入到做人做事当中去,禅才有实际的内容。生活与禅看起好像是两件事,如果把它们当成两件事,禅与生活就永远都不能融为一体。生活禅就是要使生活禅化,要使禅生活化,禅与生活紧密地融为一体,这才是生活禅的本质,也是从上佛祖心地法门的精髓。心地法门不能在生活中落实,不能指导生活,不能改变生活,心地法门就只有体没有用。体不能起用,体就变成了一个空壳子,就变成了枯木寒灰,不能开花结果。禅既要开花,更要结果,禅有体有用,从体起用,体在用中,用在体中,用不离体,体不离用,禅才会成为生动活泼的生活禅和禅生活。
摘自:http://bodhi.takungpao.com/sspt/sramana/2016-11/33852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