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4日出走上口-片石梁-碓臼峪总结报告   

  • 小撮 2007年8月06日

    【过程记录】

     

    7:50 昌平新世纪车站,人到得很齐,包括连续迟到5次创出走社纪录的某老社员。一如既往,到场的还有不速之客,其中一位因为不知是因为激动还是心虚,记错了集合时间,提前一小时就到了。

    8:00 小5路如期而至。

    车过下口,路边新添了广告牌《大岭沟自然风景区》,我暗暗庆幸,制订这次计划时曾经考虑从下口经大岭沟进碓臼峪的路线,后来觉得一是路程太短,二是很多人走过缺乏原创性,放弃了这一设想,不料歪打正着,躲过了一场景区拦路的劫难。

    9:00 到达上口,下车,穿村北行,上昌赤公路。很安静,半天过一辆车。云雾低垂,山色隐约,时而落下几个雨点。

    9:30 到达前往松树沟的路口,那条岔路位于大秦铁路与昌平公路交汇处南侧,是一条两车道的土路,路面坑坑洼洼,泥泞不堪,有大卡车的轮胎印。向里走不多远,过大秦铁路,沟两侧就出现大规模的采石作业面,有的断面已经采成了仰角,我们经过时不禁胆寒。

    松树沟村属于延庆,这条连接松树沟和上口的土路属于跨区县的乡村路,象任何边界地区一样长期遭到遗弃,路况很糟。

    10:00 到达一个岔路口, 来过此地的大明子指着右侧的岔路说,这是通往松树沟村的,我打开地图对照了一下,决定不拐弯继续往前走。路渐渐变窄,两边的草木茂密起来,然后,路缓缓弯向西侧,进入另一条沟。

    这条沟入口处有一段小堤坝的遗迹,主体已经坍塌,不知什么人在溪流之上用水泥筑了一个龙头,水从龙嘴里流出。从艺术上说,那个龙塑造得相当拙劣,如果不是作者用红油漆搞了一些后期制作,恐怕看不出来是龙。

    龙头以西约30米处,是一个小院,院门紧锁,门框上用稚嫩的纂书书写着楹联,上联:“合日月同光神仙府第”,下联:“与天地同在不老人间”,横批:“天地人合一”。口气很大,令我肃然起敬,一瞬间产生了遇仙的错觉。说来诡异,我在那门前拍的两张照片,回来一看都不翼而飞。

    大路到小院为止,院南侧有一明显小道深入草丛,草长势良好,枝叶上挂满雨水露水,每一棵都是一微型水库,一碰便滴水,不是下雨,胜似下雨。人在草中过,焉能不湿身。

    穿过这片草地,树丛后依稀露出房屋的轮廓,这就是地图上标的“片石梁”。这是一个被遗忘的地名,在这里隐居的大叔没听说过,他只知道这儿是松树沟村的一部分。他来自清河,5年前花4000元买了这个小院。这个小院很清静,旁边相邻的只有一栋空房子。隐士说,来松树沟买房的城里人不下十来户。他退休后每年夏天在这儿住一两个月。院里院外种着菜。他家里人每周开车过来送一些生活用品。车可以一直开到房子后面的小山梁上,这片沟沟坎坎里分散着车岭、松树沟、慈母川等村庄,都有水泥路相连。

    临别时,在隐士的坚持下,我们收下了他从菜园里特意摘的几根黄瓜。

    往北往西各有一条路,北边的路草很密,西边的路比较干净,看上去常有人走,隐士对碓臼峪的方位不清楚,毕竟他不是当地人,他只知道向北可以到车岭。可惜车岭已经超出我们地图的范围,所以无法确定它与规划路线的方位关系。

    踌躇一番,决定先往西走那条宽一点的路,过路口不远,进入一片栗树林,山坡上有人在干活,但只闻其声不见其人,我们在一棵树下发现了他的工作餐。怀着喜悦向看不见的老乡问路,却招来他一通训斥,对我们在这种多雨草长的季节钻山沟冒迷路的危险并弄湿全身不爱惜自己身体的行为表示困惑和愤慨,老乡的话很密,我几乎插不进嘴,我最迫切的问题——这儿是不是片石梁,好不容易提出来,他竟然一无所知。看来这个地名太古老了,因为老乡的声音听上去很苍老,如此苍老的老乡都没听说过的地名,竟然出现在我的地名数据库里,我只能怀疑搞这个地名库的人是一位历史学家。

    我们狼狈不堪,汗流浃背,从老乡的声讨中夺路而逃,四处轻雾迷茫,也弄不清东西南北,只有趟着路随波逐流,灌木很高,露水从树叶、枝条上灌进衣服,全身都湿了。时不时落下几滴雨,不过雨具已经用不着了。

    12:30 到达一个垭口。停下来吃饭。垭口那一侧传来火车的鸣笛。看看地图,根据铁路的走向,弄清了目前的所处的位置。从这个垭口下去是大岭沟,我们已经严重偏离了规划路线。我不死心,在山脊上左冲右突,想找到从山脊掰回正路的途径,挣扎一番,不得不在现实面前低头。回到片石梁已不可能。只有顺沟而下,杀奔大岭沟了。

    14:30 到达景区石板路。我们从天而降的态势差点吓着一位口齿不清的护林员。从他口中听说了里桃园、外桃园这样的地名。他说,作为自然村的大岭沟村已经整体搬迁到山外了,现在的行政村大岭沟村包括里桃园、外桃园。

    从景区出来时,注意看了一下售票处,有点扫兴,竟然还没开始售票。

    一路得到多位老乡的指导,终于在大秦铁路南侧,找到了那条岔路,竟然是水泥路面,往西深入沟里。水泥路辅到几间农舍就消失了。后面都是野路。到达山脊之前,经历了两次走错然后矫正。

    16:00 到达山脊。翻过山脊下降,本以为会直下水边,不料小路被一条山腰的防火道给截断了,那条防火道南北走向,与下面的碓臼峪沟平行。我们沿防火道向北,横切,间以迂回下降。看到沟底的溪流、草地、树丛时,我们呼啸而下,在水边迅速脱下湿重的登山鞋,换上凉鞋,顺流而下。

    喜悦的心情没有坚持多久,就被新的意外毁掉了。印象中碓臼峪景区的北界是一个落差不大的小断崖,中间一条裂缝,溪流由缝中泻出,注入一个潭里,人也可由那条缝通过。而现在,一道石墙筑在断崖上方,横断了山谷。看得出,刚筑不久,水泥还有点潮。显然,这是用来对付我们这些人的。

    我们从旁边翻过石墙,由北侧翻过去并不困难,但问题石墙南侧,墙基下面是大石头,大石头被水冲得很光滑,底部悬空,石头边缘与潭水相距两米,从这上面根本无法安全着陆。我们被困在石墙上,一筹莫展。

    我正在考虑撤回防火道,由那里出山。墙下景区里一位中年男子趟过潭水向我们走来。他关注我们很久了,一直在研究地形,给我们支招。此时,他胸有成竹的建议:我们依次趴在石头斜面上,慢慢顺下来,他在下面接应,留在上面的人抓住下降者的一支手作为心理安抚。

    这个方案实施的很成功,第一个人下去之后,下面接应的人变成了两个,随着“营救”工作的开展,下面接应者越来越多,动作越发的安全。我最后一个下来时,是被四五个人小心翼翼地托着放下来的,那种众星捧月的待遇以前从没享受过。

    给我们提供无私援助的大侠网名叫“老大”,以前在绿野玩过,聊起来,我们还有共同的熟人。真是缘份哪。我以前就说过,我们出走社总是冥冥之中有如神助,每当遇到困境,那位保护神就给我们安排一位天使般的人物,帮助我们度过难关。这次又是例证。不过,千万不可因此沾沾自喜,反而更应三省吾身,心存感恩,心存敬畏,谦虚谨慎,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17:30 出景区,与“老大”告辞。10分钟后,小5路进站。上车走人。

    【有关评述】

    1、昌赤公路与110国道之间的昌平延庆交界地带,类似于望宝川-海子-慈悲峪一带,也是干净多水的花岗岩风化残丘地区,面积更大,更有纵深,其间村庄不少,道路纵横,犹如蛛网,走起来很有趣,这一带可以多走几次。

    2、这次偏离规划路线的关键问题是地图上的地名太旧,与实地脱节,造成地图判读的困难,另外,制图范围过小,辅助性的定位标志如车岭村超出图外,错过了很好的判断机会。

    【财务记录】

    北京-昌平345快:0.4元

    昌平-上口小5路:3元

    碓臼峪-昌平小5路:3元

    昌平-北京919大站车:3.2元

    合计:9.6元

  • 荒野行牛
    是不是看成近几年的课题了。
    2020年8月14日
  • 南城_eva
    @棉芯 2007年啊?
    2020年8月14日
  • 棉芯
    其中事件及进程怎么我都没印象?好像我没参与似的……再回看发布时间......啊~~我是没参与
    2020年8月13日
  • 小硕007
    今天我和大芳也遇到这个水坝了,只不过是反过来走。安全起见,没有翻越。幸好东侧有条比较陡的沟可以爬出去,否则就得沿景区路原路返回了。
    2020年8月08日
3521 浏览   4 回复
相关动态
  • 2020年8月14日 荒野行牛 回复了话题
  • 2020年8月14日 南城_eva 回复了话题
  • 2020年8月14日 右尼 赞了话题
  • 2020年8月13日 棉芯 回复了话题
  • 2020年8月10日 Soul 赞了话题
  •  
关键词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