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达甘家山山顶,见一户人家,小胖子把中餐安排在此。进得院落,房屋虽是泥砖砌成,也有些年份和苍老,但屋内屋外清扫得干干净净。出门迎客的是一个年近7旬和气的老人,急忙搬出了家里的所有凳子,然后拿出红薯饭、橘子和开水招待我们,待我们还刚把行李卸下,屋中步伐轻快地走出一位非常慈祥的95岁的高龄老人,而出门迎客的大叔就是他的儿子。大叔介绍老娭毑是上海人,后来老娭毑自己介绍是上海南通人,当年南通离上海最近,所以就叫上海人,但上海人一般叫南通、盐城一带都叫江北人,以前在上海工厂里打工做苦力的全是江北人。大叔介绍他父亲是黄浦第十六期的,当年在国民党做了上校团长,后来投诚到解放军,母亲随父亲南下到长沙。大叔还翻出了当年保存的一份投诚证明,投诚后也没有得到政府合适的安排,历史中也受到了一些难以想象的磨难,老团长在80多岁时已仙逝,连大叔至今都未婚,守着年迈的母亲相依为命,过着清平的生活。听着他们的介绍,大家对他们的身世和经历深感同情。望着可爱的老娭毑,大伙儿争抢着跟老人照像留影,并记下了老人的生日是每年的农历3月初5,我当着老人的面承诺每年的农历3月初5上山为老人家祝寿,满100岁时更要来为老人家庆贺。老人听后很高兴,当留下大叔的电话时,没想到老娭毑自己从口袋里捣出手机,随口说出了自己的手机号码,我记下了大叔和老娭毑的电话,来年的每年农历3月初5一定上山来兑现自己的承诺。待我们准备下山时,大叔怕我们走错路,足足把我们送到了另一座山头,在我们一再谢绝下,才止步前行。祝二位老人健康长寿,我们出走社的伙伴们也一起来关心关心这样的老人,沾点长寿的福气吧。
天空飘起了细雨,下山后的唐家洞水库,雾蒙蒙的,冷风吹拂,细雨飘逸,寒气逼人。只有一小胖子俩口子和小鱼乐乐下水游泳,心里痒痒的教授虽带了跟屁虫但还是没下水,而我们没下水都感到整个人都在冷得发抖,哪还经得这冷水浸泡。没游泳的这些人只好找到水库下的的一户人家喝茶。见我们都离开了水库,小胖子他们三个游兴正隆时见缺少了观众,没几分钟也只好草草收场。
此次出走,虽天气预报有雨,天上也时不时飘下几颗小雨,但没有把行走的路面和草木打湿,所以一路上在小胖子和小满的带领下,上升和下降都很快,走友们大家都很牛皮,总体感觉也还轻松。就是刚才开始上升时,路有点陡,速度太快,走起来有点吃力。但越上升雾气越大,温度开始下降,行走中的我们只要一停下来,身上冷唆唆的,不敢过久停留休息。只是最后几公里的水泥路确实难走,没完没了总不到尽头,脚底板走起来有点痛,上次跟小胖子的题下山后我跟教授脚上都打了泡,没想到教授说这次脚又打了个泡,看来教授还得换鞋换袜子了。只有小满和小胖子在前面一路走一路蹦蹦跳跳的,永远也不知疲倦,不得不令人叹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