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墙有耳   

  • 路郎 2014年5月28日

    家有琴童  隔墙有耳

          上周末,闺女回家说,在学校报名了一个钢琴比赛。我问她,准备的什么曲目。说,和老师商量了,弹肖邦。
         又到栀子花开的季节,飘荡着清香的小区,听到楼栋里不时的飘出略带生硬却又质朴的钢琴声,比平日更加频繁,便不由的莞尔:又到一年一度的钢琴考级季的备战阶段。
         家有小女初长成,当初骑着单车带她往来琴房练琴的岁月、坐在琴旁看着她稚嫩的小手夹生地敲击着黑白键、听着“一个远未长大成人的琴童最为本真和淳朴”,宛如昨日,回味起来仍甘如饴。
        当初有朋友问我,让孩子学习钢琴有什么用吗?我的孩子合适学习钢琴吗?忍受陪练岁月中母女为练琴而不断发生的争执带来的苦恼烦不烦啊?……
         音乐的旅程对每个孩子会有所不同。有些能够达到音乐会的水平,有些会参加学校乐队演出,而其他的则学会了钟爱聆听音乐、欣赏音乐。不管你的孩子选择什么道路,享受这个旅程,最终欣赏她所到达的目的地。虽然这个旅程看起来有艰辛,但对经历这个旅程的人来说,收获却是难以估算的。
         如今,在无事的周末,我端着咖啡坐在桌边聆听古典音乐时,完成了功课的闺女也会过来静静坐下来,一起感受上帝籍着古典音乐的和谐带给我们的抚慰。对于我,这便是陪伴她练琴岁月的最美的回应了。
    ============================================================
     
    转摘分享《隔墙有耳——给记忆里的琴童》,道尽琴童的心怀情愫:

    隔墙有耳——给记忆里的琴童

    曲目:C大调12段变奏曲(小星星变奏曲)
    作曲:莫扎特

          陈丹青谈音乐时曾聊到,邻家一琴童,初学,听稚嫩的小手努力弹奏着巴赫的《小步舞曲》,于他而言,隔墙有耳,何等动听——是比任何钢琴大师的演奏都来得动听的。动听吗?索性在琴上囫囵摸索一阵,没差啊,怎么就动听了呢?那么,你的生活里,是否也存在着对琴童们的点滴记忆呢?每个八月来临,街坊四邻几台钢琴齐齐聒噪着发出集体轰鸣,你是否对这副“破釜沉舟”的架势还心有余悸呢?或者,曾经的你,根本就是这样别致而小巧的琴童一枚:小小的人儿还端坐不稳,脚下踩着小凳儿,左手握着奖励的棒棒糖,右手每一根手指不断反复敲击着同一个中央C,只为让自己努力专注在指尖的“立”跟每一指关节的起和落上。这样回环往复,路途是有多长,谁明晰得了这黑白键上将要铺陈出一个懵懂孩童怎样的琴童生涯呢?
          小时候,曾跟一学琴的男生临桌,此君聪明十分且蔫儿坏不辍,找个由头让他胆寒一下实属不易,但唯独惧怕“回课”俩字,每个周五,看着这家伙忙忙叨叨整节课整节课拿来私底下空比划指法,近在咫尺的我对他的处境根本无法感同身受, 那时,心中只有一个疯狂的念头,就是必须灭了他!自此立志,绝不招惹学琴的“神经质”。
          上了中学,同样遇到老师家这样一个学琴的男孩儿。在误打误撞博得了老师的信任之后,我成了这个十岁琴童极不专业的看护加陪练,说白了,就是充当了一回翻谱器。在这段短暂而零碎的记忆里,那支没完没了的《海顿奏鸣曲》像是一具被无辜肢解了的残骸,始终支离破碎的到处散落着,谱子上凌乱的勾勾画画,像是在时刻提醒,孩子,你弹得有多么的不完美,仿佛在永无休止的纠错重复、重复纠错里,延续的是我和这个男孩共同的精神梦魇,直到我看见男孩褪下长衫时,小臂内侧遗留下来的一组已经泛青发紫的清晰牙印,才真切体会到,当顽劣的性格遭遇极端的母爱之后,衍生出的是怎样一场交恶的较量,孰是孰非已经不重要了,我只想尽快逃离这个令人窒息的地方。跟老师匆忙道别后,奔出楼梯道,我又听见那个不断反复的第一乐章,当时特别想跟男孩儿说抱歉,可我当真救不了他,此情此景,我猜,即使海顿爸爸在场也爱莫能助的吧。后来,男孩儿闲暇里偶尔会被老师派来給我们作基训课的钢琴伴奏,偌大的排练教室里,俨然被分割成两个世界,我不甚清楚他是不是可以在抬手落键的时候同步阅读音符,但很显然,在他的思维过程里和每一次抬手呼吸间,完全与我们这帮不停旋转跳跃着的飘移活物无瓜葛,明明是共舞一个主题,却被隔绝在两个完全迥异的领域里,这种共存方式现在想来颇有些喜感。
          再后来,我有幸目睹了一个前来报考钢琴专业的怯生生的女孩子把一首《A大调军队波兰舞曲》弹奏得激情澎湃,她在琴键上疯魔,而我,只能偷偷躲在暗影里兜兜转转,慌忙捡拾着惊散一地的七魂六魄……直到今天,我还是特别热衷找出这支曲子的不同版本来听,并且也央求过别人现场弹奏过,但总归悻悻然不及初识,一种华丽丽的轻盈,但,也华丽丽轻浮,说不清为什么,每次听完,我总是特别怀念当初那副羞怯表情下隐藏的巨大能量,忘不了那次使人灵魂出鞘的短暂旅程,忘不了那种毫无腔调的恳切之意,或许,这种“无腔调”便是一个远未长大成人的琴童最为本真和淳朴的动听之处吧。
    延伸阅读:
         还记得《爱丽丝梦游仙境》里那只肥硕的小睡鼠把这首《小星星》反反复复唱个没完的描写吗?得罪了时间可不得了,如果惹得时间发了毛,那爱丽丝岂不是要永远停留在那个无聊的下午茶会里把这首跑调的《小星星》听到吐吗?作者怎么没把莫扎特写进故事里呢,或许这样的话,孩子们认识的莫扎特,首先会是一个技艺超群的魔术师,一个能制造出奇妙音符的魔术师。最起码,他是让这条简单的旋律产生出魔幻般生命的魔术师。
     
    本文章版权属于文章作者所有,转载请与作者联系并注明出处:邻居的耳朵 http://ear.duomi.com/

    本文章版权属于文章作者所有,转载请与作者联系并注明出处:邻居的耳朵
    以及链接地址: 隔墙有耳——给记忆里的琴童

998 浏览   0 回复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