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的本意是墙,长城就是长长的墙。每次经过长城,我都会想起一句话:Across the Great Wall we can reach every corner in the world.(越过长城,走向世界。)
自从1990年代初接触互联网,我就知道了这句话。各种介绍早期中国接入国际网络的文章里,都说这是“中国互联网之父”钱天白先生从北京发往德国的中国第一封电子邮件的唯一一句话。为了准确引用,我查阅了 维基百科,还找到了邮件的截图,上面有6个中国名字,还真没有钱的,钱当时还在美国学习。
早期的网络的确是自由,真的能到达世界上每一个角落。但后来有了墙,GFW — Great Firewall of China,并且还越来越高;要想看有人不想让你看到的第一手消息,就得学会科学上网。上个月开2会,官方人民网发微博展示记者们携带的采访设备,所用手机主页上就有 一个著名科学上网的图标。
矗立在中华地面上的大墙,几千年来的作用有多大,自有方家评说。但,战国六国修筑的长城没能阻挡秦皇一统天下的战车,明太祖朱元璋到明神宗朱翊钧200多年间的重修也没能羁绊住满清人的铁骑,却是不争的事实;一二百年前的西方(甚至几十年前的苏修)视 长城为中国的边界;又有多少关内人因长城障碍而不能越墙拓荒?
2014年4月26日,几个人出走爬山,从(司马台)小岭(当地人称作八队)出发,目标是山那边的巴克什营(把式营或博士营,见开题人 小撮的考证),山上也有一段长城。我们只想翻山抵达目标,但因为这段长城,只有两人付出高昂代价才完成计划,另五人被迫折返回到起点。
点击看大图
【补白】
1、“欲速而不达”路段。从山脊左转下去,沟底是非常好的路。我开始沿路而上,发现路偏右上坡了,以为要回到小撮走的山脊,没深入探路就回来了,接着走应该直达台阶处,结果失去了领先抵达长城的机会。折返顺路而下,正式抄计划近路的方向,又放过了一个直接抵达敌楼的侧脊(小路开始有点儿陡),到下一个支沟口,刘全发现小路,开始挺顺,结果临近大墙时不得不跟灌木搏斗一番。
2、回撤之路应该一直走山脊,可以直达水库。但到了一个垭口时,前行之路模糊了。向左不远沟底就是大路,便先走侧脊后进支沟下去了。支沟里灌木是大花溲疏,比较友好不扎人,两个2两米左右的陡石坡也还顺利。
3、沟里大路也有岔路,向右上坡,开始向左试探,却是断头路,再折返就到水库跟前了,走给承德人民送气的施工道路返回小岭。
4、小岭等候约20分钟,15.40密38支到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