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得这么体面一回—3月29日出走车道峪-古北口结题报告   

  • 小撮 2014年4月01日

    贵都永和在我孜孜不倦的代(peng)言(sha)之下,终于还是关了门。我和社长只得在马路对面的成都小吃买早点。

    四位女将比我们仨男的早一趟车,却多坐了两站,在车道峪村委会下的车,还被沈水香忽悠着往东走了一段。我们会师比计划晚了十分钟。久违的糖耳朵和社长欢呼雀跃着打招呼,我建议他们索性来个拥抱;初次见面的小球主动跟我握了手,这个有些太正式的动作我响应得比较扭捏,虽然之前在车上收到的问候短信让我对小球同学的知书达理有所准备。小球说她昨晚给我飞信加微信都没有回音,我确实没收到啊,她想咨询的是公共装备中的药品是指神马,还想告诉我注册成功的欢迎页面中出走社公众微信漏了一个字母。这么认真,可以评为年度最佳新人了。

    由车道峪沿着松曹路往密云方向走,穿过很短的一段峡谷,面前变得开阔时,右侧出现一条岔路,这就是我们的路线,也是过往的大卡车的路线,满载着驶出,空车驶入,一路黄尘滚滚,如此热闹,出乎我意料。我们一路猜测着这些大卡车的来路和用途,直到看见下面的牌子:

    铁矿后面的村子就叫头道岭,忽略掉隔壁铁矿的乌烟瘴气,仅就视觉而言,这还是一个算得上宁静秀丽的山村,房子多以石块砌墙,与环境颇为和谐,其中稍显突兀的是那一排阳光浴室,作为形象工程,较大程度提升了山村的档次,对此我们已经司空见惯,而小球同学见什么都觉得新鲜,特意就浴室的使用情况去采访了村民,某大妈在确认她不是记者后,坦承这浴室只用了20多天就坏了,再也没人来修过。两位村民大哥问我们是不是爬村东那座高耸的石头山的,我有些惭愧地说不是,他们告诉我,那两个山尖,南侧的叫大石门,北侧的叫小石门。

    如我所料(是不是有点不谦虚),大小石门之间有一条路,从头道岭向西,过二道岭(其实这个才是真正的头道岭,挂着村委会牌子的那个是二道岭,我为了区别,把它们叫反了),一直延伸到大小石门之间的垭口,在山桃花掩映之下,被不知名的好人(或许是田螺姑娘)刚刚修剪过灌木和荒草。修路运动只进行到垭口,由此向东,到下一个更高一些的垭口,是这次课题中最密的一段灌木。我把之前已经脱下、搭在挎包上的外套蒙在头上,在下巴下面打了个结,连阳光带灌木,一并对付了。沈水香说这装束像惠安女。

    最高的垭口过后,沟里仍有灌木,密度小了许多,我仍是被一棵酸枣小臂上划了一道血口子。自然,越往下走,灌木越少,梯田却是久已抛荒。出了这条东西向的峡谷,面前是一条南北向的稍宽的谷地,谷中有一条机耕道,自南侧垭口延伸而来,我看看地图,山南侧应该是东庄禾村方向。沿路下行百米,路西稍高处有平台,遍植松柏,一个牌子上写着骨灰林。

    路边的溪流水质清洌,远远看去略呈蓝色,近看,水底有白色的矿物沉淀。某人联想到九寨沟,将这条沟命名为小九寨。下图是一个小瀑布,落差约5米,下面的潭水仍结着厚冰。丰水的季节这里应该还是有些气势的。

    午餐是在一个烂尾的桥上吃的。桥面已经铺好,桥栏却只插了两排钢筋。桥跟路是垂直的,桥的一侧是路,另一侧是荒草丛生的河滩,路始终在河的左岸,并没有跨到对岸。因此这座桥是横空出世,令人莫名其妙。短短的不到1KM,这样性质的残桥有三座。我不由得怀疑这个桥梁工程目的只是为了洗钱。

    地图上标着这条沟里有三个村子,我们只经过其中一座,叫下井峪,除了村南头一座房子和村东高处一座房子,其余的房子都不同程度的拆除了,流经村西侧的溪水里有很多鱼,掀开井盖,可以看出水量很充裕,这里地势平坦,离外面的公路约2KM,拆迁的理由貌似不是交通不便或吃水困难,不由得不让人阴谋论一番。离开村子时,社长的包里多了一个“考古”发现——一个七八斤重的石臼。某人建议做成出走社的社玺,用来盖在社员证上(可惜我们还没有社员证这种东西)。

    绕过一个写着护林防火标语的屋子,我们踏上了一条柏油路。这条路南通司马台,北至密古路,路旁这条河叫小汤河。接近密古路,河上并排着两座桥,西侧那座通行密古路,东侧那座连接村道。桥东还有一排石头搭成的漫水桥跨越约30米的河面。我们必然是沿着漫水桥过了河。

    河对岸的村子全是整齐划一的新房子,我问一位大爷叫什么村子,大爷开始回答叫新农村,在我追问下,他才说叫汤河新村,是从山里面搬出来的,我忘了问村民是否包括原下井峪的居民。我的计划路线,应该是穿过村子右转,我稍微一走神,就错过了右转的路口,继续向前,走到了密古路上,右转,沿密古路走了几十米,社长纠正了我的错误,引我们上了一条小路,上升不到十米,翻过小梁,回到了汤河村背后的水泥路上。

    秋千峪村,一座房子旁边倒吊着一只大鸟的尸体,令队友们有些伤感并愤慨,小球扬言到野生动物保护部门举报。我认出这种鸟在密云很常见,方言称为长尾巴帘子,不知学名是什么,是否名称野生动物保护名录,姑且存疑。

    又过一村,名为上庄子,便逼近北侧的丘陵。按照我手机中的规划路线附近的田间小路走到头,是一片玉米地,三面是茂密的灌木,而右侧山谷中也不见规划线路中描绘的小路,这是我唯一一处预言误差。后队变前队,返回最近的一处节点,由此向北,与规划路线相邻、东侧的这条有溪水的山谷,岸边有路直通山谷深处。我们没走到山谷尽头,就顺着左侧山坡上的一路小路上升,爬上山脊。对面呈150度广角,自左向右铺排着卧虎山长城、金山岭长城、司马台长城,右侧司马台的望京楼,像一座灯塔俯瞰着波涛汹涌的群山。这幅壮观的画卷,我没有拍摄下来,不足之处请自行脑补。

    下山之处就是上次来过的村子,我却忘了它的名字,回来查了一下,叫五里坨。那条高大上的新马路,已经不能躺在上面晒太阳,有三蹦子驶过,看来已经开始试运行。2:30,班车已经开走,没有任何理由阻止我们徒步前往古北口。沿途经过一个神奇的大院,墙上画着卖萌的宣传画,文字却让人百思不得其解。

    接近古北口民俗村,路边立着一个纪念碑。碑文记述了1933年长城抗战中,国军第二十九军七名烈士在古北口阵地毙敌176名的壮举(关东军的战力居然如此之弱),事后,日军收敛其遗骨,隆重安葬并致敬。在瞻仰碑文时,我的移动音响中一直播放日语歌曲,遭到沈水香的嘲笑。这个纪念碑是古北口村委会和承德实验中学长城考察队合立的,我认为碑上如能刻一青天白日徽章,纪念效果更佳。

    终于,我们走到了沈水香老师翘首以盼的古北口民俗村。一条水泥勾缝的石板路贯穿东西,据说是古御道,关于御道何解,我们讨论了一番,有说是清朝皇帝去热河避暑所行之路,有说是皇家下令所修之路如皇家海军之用法,莫衷一是。临街是成排的农家旅馆,有些以女主人名字命名,有些则取一些貌似古香古色的名字,这个居,那个堂,并有对联相配,只是对仗有欠工整,文意也过于直白敷衍。社长和小球边走边对那些对联施以毒舌,我很奇怪村民们怎么不恼羞成怒。重修的关帝庙、药王庙,都是要票的,庙门外坐着收钱的村妇。通票20元一张。我们当然不会花这个冤枉钱,想当年,老子在保定下馆子都不花钱。。。。对吧。

    唯一让我们赞一下的是村外一个废弃的旧房子外面挂着以英文写成的广告,图文并茂,可惜我忘了拍下来。旧房子旁边还有一套生锈的木工设备包括一个电锯。旁边居然有两截铁轨,我在一本书上看到,民国时代曾修了一条从承德到古北口的铁路,这应该就是最后的遗存了。

    穿过一条隧道,我们抵达25路车站,一辆刚刚出站的车并没有理会我苦苦的恳求绝尘而去。车站后面,潮河裹着泥少流向密云水库方向。坐在车站长凳上,我才隐隐感觉到脚趾上传来的痛感,每次走完都是,鞋买小了,可我很喜欢它的面料和造型,不舍得换掉。据说王三姐跟我是同命相怜。除了这点不适,总体还是圆满,走了20公里,特别是钻了灌木,居然没有灰头土脸,难得这么体面一回。

    更多图片,请猛戳:http://xiangce.baidu.com/picture/album/list/3ddb2be94f36ab350b562daa583fa14ec718e58f

    这是路线+照片的聚合效果:

  • 小诗
    最后那部分一直转啊转啊转啊转,我只好自行脑补了。
    2014年4月03日
  • 小撮
    @沈水香  
    主要原因开始用gpsies制作地图,连带反应是用手机记录轨迹和路点,顺便也就拍了照。
    2014年4月02日
  • 看景
    @小撮,是啊,以前只有文字,现在文字图片,Flash大全啊。
    2014年4月02日
  • 小撮
    @沈水香  
    改风格是指什么?图片和flash插件?
    2014年4月02日
  • 看景
    另,我觉得胸牌也可以叫社员证吧,名字不同,实质一样。
    2014年4月02日
  • 看景
    小撮改风格了?这也是新年后变化之一?
    2014年4月02日
  • 穿山癸
    我原来以为汤河新村是秋千峪新村呢。查地图,溯流而上有个很大的汤河村。
    百度相册的标题:<20130329出走车道峪-汤河村-古北口>的照片,穿越了哈。
    2014年4月02日
  • 小撮
    @小球  
    手机一直在自动记录着轨迹,路点则当场手工创建,走到哪儿记到儿,不是我记性好,实在是工具比较先进。
    2014年4月01日
  • 小球
    @小撮 
    明白了,原来你是对我们的人品信心不足。
    2014年4月0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