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程】
9:00 巴里巴盖
10:00 小黄山
11:30 锅底坑春秋牧场
14:00 盐池山口、路餐、爬山
16:00 下山,择路返回。途中搭车
19:30 巴里巴盖
【附录】
计划全程约8小多小时,22公里,结果时间和里程都略有突破。穿越条田、戈壁、牧场,到达阿尔泰山,一路向北,具体线路下面一张照片很直观:
虽然只有一个人,还在出走社网站开了题:“广袤的戈壁,绵延的阿尔泰山,寂寞的旅程,会有什么样的风景在世界的一角,独自美丽?”吸引不少社友关注。来自新疆伊宁的锡伯族大姐图图留言:“黑白加油!希望能遇到牧民,在毡房里喝杯热茶……”
阿勒泰地区已经下了几场雪,虽然不厚,但气温在零下14度左右,比网站查到的天气预报要低。冬季昼短夜长,我上午9点出发的时候,天色渐亮。脚下的积雪吱吱作响,自1989年离开新疆,暑假回来过几次,选择冬天回来,还是第一次。跌了两交后,我努力回忆并开始适应着这样的行走环境。楼下的邮电局,是181团市井繁华地。夏秋农忙时节,这里是劳务集散地,成百上千的外省民工汇集,等待连队承包种植葵花、哈密瓜、西红柿的“老板”来“面试”,身强力壮的就大卡车拉到一眼望不到边的田间劳作。几月下来,也能赚几万元回老家。
此时,团部大街清冷岑寂,只见邮电局十字路口停了一辆旧捷达。一哈萨克族青年在卖自家产的新鲜牛奶,5元一公斤。
一路向北。穿过良繁站的条田,就是小黄山了。条田是由白蜡、紫榆、沙枣树为主组成防护林的、条块分割棋盘般整齐的农田。这里到处都散布着儿时的回忆:春天摘刚发芽的苜蓿做菜蔬,夏天和秋天帮助大人捉害虫、收获,拾蘑菇,冬天沿着野兔留在雪地上的脚印(兔子习惯按着脚印走老路),布下铁丝做的圈套……小黄山其实就是条田北边尽头的戈壁黄土高坡,一片未开发的处女地。
小黄山与盐池山口之间,是辽阔的锅底坑春秋牧场。远远看见一哈萨克阿吾勒,彩色平房,被牲畜和牲畜圈包围。或者可如图图所言,有香醇的奶茶?两只高大凶猛的牧羊犬厉声狂吠着向我扑来。我即刻弯腰装摸做样作拣石头状,它们才止步。
途经“西水东引”工程指挥部,这是一项国家投资项目,将水量丰沛的布尔津河水引向克兰河、额尔齐斯河。将近年关,工地放假。
盐池山口是阿尔泰山脉的一支余脉的山口。靠近盐池山口处的低洼地,有泉水汇聚的一片海子,就谓是锅底坑。多年前的夏天来钓过鱼,摸过蚌蚵,蓝天白云下,橘黄色戈壁环绕下的一泓深蓝浅蓝,天鹅、野鸭子、鹭鸶、大雁、鱼雕等候鸟翩跹。遗落在世外的一爿净土,绚丽多姿,如诗如画。今天则是另外一种风采,冰雪覆盖,芦苇摇曳。
一条新修的东西走向的大渠拦截了我的去路,宽阔纵深如大河,这就是“西水东引”引水渠。大坝全部由水泥隔板防渗,蔚为壮观。一激动,我便从大坝南堤滑滑梯一样滑到水渠底部厚厚的冰床上,然后准备从北堤爬上去、然后继续北上到盐池山口。此时悲剧发生了,大堤太高太滑太陡,我根本就上不去,脱掉鞋子都不行。我在堤坝雪地上留下“出走社”三字为记号,沿着床西行。
一条仿佛永远看不到尽头的白色甬道,头顶是一道浅兰色的天空,静谧、洁白、纯粹……就像地球到了创始之初、人类回到了母体。人类在适应自然方面,有许多技巧,大兴土木工程就是一种。但愿能因循自然法则,不然就像我一样,作茧自缚啦。我没有一丝恐惧和担心,反而感觉坦然和享受,甚至忘记了时间。
直到行至一拐弯处,浮现一座石桥……桥身遮蔽了冰雪,很容易就飞跃上去了。豁然开朗中,盐池山口近在咫尺。
这是阿尔泰山系的一弯形余脉,绵延到天尽头。朝向向西的一面,为冰雪覆盖。看看表,已经是午饭时间。为了节约时间,能在天黑之前赶回家,我没有停下来路餐。边走边吃了3个苹果,一盒酸奶,随便选择一条峡谷,蜿蜒蛇形而上。
山上的岩石或风化得严重,片片倒立如刀,或怪石堆积,如城堡,如禽兽,或布满凹形冰漕,小如碗,大如锅。
这里曾是古代突厥人的领地,曾发现过古代岩画群、石人群。我的大学老师,研究西北民族史的苏北海教授,曾利用寒暑假,骑马来阿尔泰山一带考察采风。几年下来,拓下大量珍贵岩画资料,并给学生展示。多为古人狩猎、耕作和生活场面,线条质朴、抽象。印象深刻的是,其中有许多岩画上的男体,都长了多个生殖器。苏教授解读为:远古人类寿命很短,而劳动者是第一生产力……这体现了人类繁衍人口的愿望。我则翻阅道道峡谷和山岭,踏破铁鞋,一无所获。再次证明了学术道路是没有捷径,需要长期探索,不能一蹉而就,呵呵。
爬山2小时后,下午4点,我开始下山。
前车之鉴,找到引水渠的那座石桥,过了引水渠,我就迷路了……只能以夕阳为参照物。没有路,就随便走吧,只要往南走,就能找到家……积雪掩埋了整个世界,天地悠悠,凛冽无声。我呼呼喘着粗气,相机也收进背囊,气温更低了,我却一身大汗。
行至一地势稍高的坡地,我远远望见了西水东引工程指挥部。一台东风本田CRV朝我驶来,靠近我的时候,一50岁左右的中年眼睛男将车窗摇下来:
“喂,你干啥的?!”
“爬山的。”
“哦呦!你……是哪疙瘩的啊?”
“巴里巴盖。”
“口里(内地)回来探亲的吧?”
“恩。”
“日能的很嘛你……上车,我就去181。”
“谢谢大哥啊,您车跟我一个型号,我来开吧,嘿嘿!”
“……”
就这样,一个口里归来的、喜欢到荒郊野外爬山的人(不过之前他们以为我是一个对社会不满,寻衅滋事,乘放假偷偷溜到工地搞破坏的人),载着一位来自乌鲁木齐的工程包工头,在晚上7点30天黑的时候,到达巴里巴盖邮电局门口。
温暖老妈妈,以及温暖的羊肉汤,温暖的家。
【开销】0元
PS:浏览更多图片文字请移步:《西北偏北 羊马很黑》http://bbs.voc.com.cn/topic-5792440-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