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化了,为什么不爽?   

  • 黑白 2014年1月12日
    分担课题走十次,我欣然点击“升级”按钮,看见公告:“热烈祝贺黑白归化为出走社公民!”。说实话,才走了10次,出走社许多纲领性文件还没看完呢,就“归化”啦!?有点不爽,原因如下:

     

     

     一、受众不明

     

     

     

     

    众所周知,由于社会生活与文化背景的不同,致使传统上共同拥有汉字文化的国家(地区),在词语使用上差别较大。同宗同祖的海峡两岸,大陆普通话与台湾国语,在这几十年互不沟通的情况下各自发展。光复前的台湾社会一般的青少年都不识汉字听不懂更不会讲汉语,光复后的台湾为了清除日语影响, 采取了一系列推广标准“国语”的措施,也是以三、四十年代的北方官话为基础,几十年间仍然未改变。加之难以撇清的日语、英语等外来语种的影响,就形成了现在的台湾国语。如北京(大陆)和北平(台湾),如台湾“花圈”一词, 包含两个方而, 白色的花圈指祭奠物品, 红色的花圈则是指用来向先进人物敬献的花环,大陆则单指祭奠物品。

     

     

     

     

         书到用时方恨少,归化是个啥?手头没有《康熙词典》,只有《现代汉语词海》(《光明日报》出版社,2002年11月)。里面收现代汉语通用词近三万五千条,其第2册(共4册)411页,查到字头是“归”的大量词语,就是没有“归化”……

     

     

     

     

         出走社从事语言文字研究工作的社友不多,台湾同胞、港澳同胞、海外华侨也不多,但可以确定的是,用词统一规范,语言文字导向符合主流文化、符合主流的社会心理这一点,是无论哪个国家、地区和受众群体都必须倡导的。

     

     

     

     

     

     

     

     

     

          二、大而不当

     

     

     

     

        庆幸的是,当代社会,网络发达。

     

     

     

     

    从大家百度来的“百度百科”、“维基百科”、”搜搜百科”等各种百科来看,该词的三个解释:1.归顺,归附,2.同化,3.旧谓甲国人入乙国籍。汉语文化形成的一个特征,就是有援引和出处。检索一下,筛去翻译领域对该词所衍生出来的专业用词,其他无不与故国家园、民族大义有关。

     

     

     

     

    “欲知大道,必先知史”,若论中国古代民族关系史,长城内外、刀光剑影,即便历史学家,面对如此恢弘浩瀚的课题,此地此时,也是三言两语说不清道不明的。需要说明的是:1954年4月25日,我国组建内蒙古自治区,弃“归化城”不用,改名为“呼和浩特市”,中华民族泱泱大国气派和胸襟,可歌可泣,可圈可点。

     

     

     

     

    哪怕是无家可归的犹太民族,也有一个复国的梦想。鲁迅 《伪自由书‧王化》中说: “这些久已归化的‘夷狄’, 近来总是‘哗啦哗啦’, 原因是都有些怨了。”撇开具体历史事件不说,如果”归化”是一个温暖、平等和友善的词,不带任何指向性,怨从何来?如果不管三七二十一,自我定义,定完就用,不管是否合适,是否被理解和接受,就跟买鞋一样,长短大小一概不顾,自己觉得合适就行,那是新版皇帝的新装,也是典型的拿来主义。

     

     

     

     

     

     

     

     

     

          三、主客倒置

     

     

     

     

         所谓“主客倒置”,就是将客观现实中存在的施予与接受、主动与被动、原因与结果、认知与被认知等关系弄颠倒了,从而造成关系的错位,伦理的荒谬,表达的混乱。出走社网络升级程序上的瑕疵,带来的主客倒置,已经逐渐被争议双方形成共识,无须赘言。

     

     

     

     

    我要说的是,当我们成为公民后,管理者应该怎么样经营、全体社员如何维护好这个大家庭。比如说到语言,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是文化的载体,出走社特有的语言体系,折射着出走社独特思想和文化。但是,出走社语言社群的形成,不是谁发个《某某词典》强加给大家的;不是谁规定《新华字典》里的哪个词不能用,哪个字必须说,那就真成文字狱了;也不是谁坐在办公室里闭门造车,设计杜撰出来的。如出走词典中的哑剧饭醉砍柴TKM丽丽轰子私奔等等,跟《诗经》、《楚词》的形成至少在一点上近似——不是一个人的作品,它们缘起每一次出走路上,路餐的间歇……结合了地域文化,又符合出走社主流文化、群体心理,口口相传并固定下来的,是集体智慧的产物。

     

     

     

     

    由此看来,如果将“归化”一词纳入出走词典,就是主客倒置,就有点天外来客,蛮横不讲理了,我首先表示反对。举这个例子,仅仅是给大家提供一个看问题的视角。

     

     

     

     

     

     

     

  • 黑白
    @小撮  
    1. 我也是看见了争议,才开始关注和研究这个汉语词汇,并表达公民观点,没有指责管理层违逆众意强制采用的意思。出走社有一套完整宪章和办事程序,这我了解。
    2. 来自于有强制力正式机构的提倡或禁令那一部分语言社群,亦应属于出走社价值观的一个方面,比如我们争议的“归化”一词,按照宪章,公民有权提出质疑。
    3. 在我具体做“升级”操作的时候,“归化”就上了公告,做为才参加出走社不到半年,只走了10次的新公民来说,没有足够的思想和心理准备,犹如天外来客。至于对一些禁忌词汇,建议系统“不与通过”而不是"自动修改”这样更人性化,不会有“人的思想被电脑修改”的挫折感。如今,我在走了20次、加入这个社区大家庭将满一年的时候,我终于发现,作为一名出走社公民,光爬山是不够的,无论它的昨天的历史还是今天的现实,需要围观,更需要改变,爱一个社团没有理由,责无旁贷。
    2014年1月13日
  • 南瓜叶
    @黑白 我只是在说一种事实,至少出走社目前的法度是这么规定的。
    2014年1月12日
  • 小撮
    1、“归化”一词是我在出走社行宪之前的开明专*制时代,以出走社创始人、独裁者身份采用的行政术语,参考了《中华民国国籍法》等文献中对归化的定义,迄今不短于6年,已成为出走社传统之一部分,并非宪政时代违逆众意强制采用,尽管是刚刚有人提出异议。根据宪章之规定,这一习俗有出走社宪章所认可的合法性,即令有人希望革除,也须经由正式立法程序,由立法机关议决通过方可。
    2、语言社群的形成,词语的兴衰,词义的流变,一部分是语言使用者自发秩序演生的结果,一部分则来自于有强制力正式机构的提倡或禁令:你列举的归化城改名为呼和浩特,就是****政权贯彻其马克思主义阶级斗争民族理论而发布的政令;而1928年国民政府建立后,禁止用“大人”称呼政府官员也属于此类;发展到极端的则是对整个语言的强力推行或禁用,如德国在阿尔萨斯强推德语。
    3、镜头拉回出走社,出走社对户*外圈习语的强力屏蔽,就是掌握技术权力的创始人决断的结果;归化一词的采用,也是同样的道理。当出走社创始人采用“出走”这个社名、禁用户*外圈的习语、采用“归化”来作为升级为公民的同位语,都是自觉地将这些语言决策作为创建出走社语言社群的计划,它并非天外来客,而是出走社的历史,也是出走社的现实。这是任何一个来到出走社、在出走社生存下来、并逐步获取影响力想改变出走社的人所不得不面对的历史和现实。
    (虚拟主机服务商居然屏蔽“专*制”这个词,我不得不作了一点技术处理)
    2014年1月12日
  • 黑白
    南瓜叶老师:伤人的话,可以休矣;归不归化,不由你我。
    2014年1月12日
  • 南瓜叶
    @独立寒秋  
    感觉不爽可以不归化,任何人不得强制。
    2014年1月12日
  • 穿山癸
    鉴于本文涉及社本社价值观、基本制度、风俗习惯,已将本文归入『出走会所·公民大会』栏目。
    2014年1月12日
  • 独立寒秋
    同感!对归化一词感觉不爽!
    2014年1月12日
2208 浏览   7 回复
关键词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