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程】
通往松蓬寺的路是从880的丛林社会开始的,我一边感叹着文明之脆弱,非暴力无以维持,一边遵从弱肉强食的法则挤上了车,且毫无愧意接受了独行叟给我占的座位。硝烟弥漫的旅程,不断重复上演激烈的战斗,售票员一句中国人素质就是低激起邻座某大叔的反弹。确实,以素质论掩盖运力不足调度失当管理缺位,即使不是推卸,也至少是迂腐。
作为名义终点的华侨农场离事实终点华侨陵园还有300米,这段奉送的车程或许是陵园的营销策略,但我们很像来扫墓的吗?这个陵园很大,围墙周长接近5公里,按癸哥的说法,比梵蒂冈大。我们接受了不言愁的建议,没有等此时还在八达岭的他,打着伞开拔。
我们一脱离陵园的范围就开始上山,那是这一组山系中延伸最远的一条侧脊,第一个几十米的山头上方有一个电信基站,路是毫无迂回直直沿着山坡向上戳的,一点儿迂回也没有。一口气走上去。上面这道梁基本上是平的,但跟后面的山脊基本上脱节,走到头,还要下降刚才上升的高度,然后再由对面的一条小路上山,这一次,就要连续上升二百米了,仍是像冲沟一样的小路,没有迂回。这样的上升、下降,以后还要重复多次。
一切运动都在光天化日之下进行,沿途的灌木高不过1米,绝无半片阴凉,唯一的盼望就是可遇不可求的风,毫无预警的袭来,又毫无先兆地消失,偶尔飘来的云把太阳遮住片刻,那就要烧高香了。走着走着,怀念起排凤坨的松林来,这样的天气,为什么不去有树的地方?我边走边觉得有些对不起同行的伙伴们了。
一种粉红色的浆果,表皮有蜡质,在草丛中随处可见,尝了一下,味道微甜,这就是勉强的物质刺激了,要直到松蓬寺才能看见杏树。山不高,造型也平庸,灌木稀稀落落,值得拍照的景物极少,勉强可以入镜的是野百合。海拔上升到800米以上,风渐渐强劲起来,山体变得浑厚,路也越发平阔,这是此行中最爽的一段。转过最后一座山峰,看见左侧山谷里的房子,那就是松蓬寺。
一个小院,门已经摘掉了,墙也塌了半截,但房子看起来还不错。一根木棒横放在原来是门的位置。我跨过木棒,靠近房子,听见里面传来收音机的声音,吃了一惊,我本以为这是无人居住的房屋呢。听到外面的动静,主人掀开竹帘走了出来,是个五十多岁的黑瘦男人,留着小胡子。
他告诉我们,松篷寺新村就在华侨陵园东南脚,旧村现有三个老光棍定居,他是今天早上过来放驴的。村里没有井,最近的井在村子下方3华里,靠近龙宝山村,井深8丈,没有辘轳,打水要自备绳子,他们一般都是用牲口去驮水,然后储存在水窖里。家家户户院内都有水窖,肚大口小,四周用水泥浇铸,上面扣一个盖子。那口井只是备用水源,水窖里常规的水源是雨水,有一整套雨水采集管道接到屋顶,下雨时雨水都集到到水窖里。
他拿掉水窖的盖子,我往里面瞧了一眼,黑洞洞的,隐约看到离窖口约1米距离的水面。雨水?水质能保证吗?他看出了我们的疑问,一笑,请我们到他屋里,把水缸揭开,拿水勺舀了一勺,我对着门口的光仔细看了一眼,水很清,没有任何固定杂质。
“这水可以直接喝?”
他笑说:”没问题“。
看着大哥诚恳的笑容,到了这份上,不喝不足以表达对这位大哥的信任。我想,不就是拉肚子吗,何况,拉肚子本是我的常态,也不多这一口雨水。我喝了不止一口,灌满一个饮料瓶之后,我喝光了。在到达村子之前,我已经在烈日之下喝了一瓶悦活和一瓶写着”学妹“字样的可口可乐,山蚁说悦活是志玲姐姐代言的,我不知道这事。阿燚同学的两升水已经见底,但不敢喝生水,向我们的东道主讨了开水。
在我的榜样作用下,安佳贝和阿旦把雨水灌满了空瓶子。跟松蓬寺大哥告别后,我们几乎在村子里迷了路,上次走的路长满了半人高的蒿草,我的记忆完全失效,一番折腾之后,去庙里找我的锅煮挂面的兴致下降到冰点,其实在得知村里没有井之后,我就知道煮面的计划要泡汤了,即使小庙旁边那个院子也有水窖,我也没有打水的绳子,即使阿旦和安佳贝灌了足够煮一锅面的雨水,我们剩下的时间也不够生火煮面再吃面了。
在我看了一下手表发现时间已到两点之后,我毅然决定立刻踏下归途,连去参观那两个小庙也省了。沿着一条石板路升上村子西侧的高处,看到一个写着门楣上写着”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大礼堂,门窗已经摘掉,里面堆满了柴和草料,这样的礼堂在一个村子里出现还是很罕见的,可知松蓬寺此村当年的繁荣。那位大哥说松蓬寺的老祖宗很发达,他们村的田地一直扩张到龙宝山的村头,此言应该不虚。
礼堂附近的杏树稍稍延迟了一下我们的行程。
然后,我们出现在一个垭口上,由此向下是一条通往南窑村的山谷,这里是通往880车站最近的一条路。缺点是要经过一个砂石厂。
起初的一段路是在沟右侧横切,然后,路进入沟底。我把本打算用来煮面的大西红柿吃了充作午餐,山蚁说空腹吃西红柿不好,让我吃点士力架,可他的士力架在烈日下已经变成了半液态,这时阿旦拿出两块鸡蛋饼给我,我不客气地吃了一块。
那个砂石厂没有想象中的可怕,可能是石材的质地比较坚硬,空气中没有太多粉尘,地上只有小石子。我们过了砂石厂往外走,也没有运砂石的大卡车经过,也许最近业务不多。不久我们就看到一条通往东北方向的岔路,就此与砂石厂的势力范围诀别,进入一片果园与农田交织的区域。
果园里基本上是海棠树、杏树、苹果树,海棠还是青的,苹果的个头跟海棠差不多,长成的只有杏,但那不是用来吃果肉而是用来取杏仁的品种,水份很少,口味干涩,只有一棵长在玉米地里的杏树貌似不同的品种,我本想验证一下,被独行叟一句非礼勿动喝止。
穿过南窑村,后面一段都是公路了,约4:30,到达华侨农场,见到了独自在这一带转了几个小时的不言愁。
后来,有一件奇怪的事需要补记一下,我喝了那么多雨水,竟然没有拉肚子,确切的说,竟然不拉肚子了,直到今天。这算是以毒攻毒吧。
【开销】
880往返:16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