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足常转山》
周五晚间的异常情况
2013年7月5日是周五,和往常一样,在19:00之后获得了上机机会。但打开机位上的电脑之后,却出现了一些异常情况:点击浏览器打开默认的百度网页都慢如蜗牛。随后,照例在网址框中输入“mail.qq.com”,想直接跳过默认的百度网页进入QQ邮箱的登录界面,但仍然是慢如蜗牛。
出现此情况,原可以向现场的工作人员反映,以便获得解决,但当时手头上有一项工作可以不受影响地进行,即通过“开始”“程序”“附件”打开“记事本”将以手机短信(以草稿)形式保存的文字重新录入到电脑中的记事本里,(按想这样的异常情况,不会持续得这么久(比如2个小时)吧)准备在异常情况消除之后,再粘贴保存到QQ邮箱的记事本里。因此,也就没有向现场的工作人员反映。
一边往电脑“记事本”中录入文字,一边也尝试着在打开的浏览器的网址框里直接输入“www.chuzo.org”或是“mail.qq.com”等,查看异常情况是否已经消失。
该日(2013年7月5日是周五),异常情况持续的时间比我想象的要久——直到我做出放弃将录入电脑“记事本”中的文字粘贴到QQ邮箱中的“记事本”里保存的选择而下机离开国家图书馆四楼数字共享空间时——该异常情况仍然顽固地占据着我所上的机器。
受此影响,该日(2013年7月5日是周五)晚间没有能够再次登录“www.chuzo.org”,由此,自然放弃了分担次日(2013年7月6日)某个出走课题的报名机会。
周六的转书山
次日(2013年7月6日)是周六,仍然决定到国家图书馆。话说“书山有路勤为径”,各位在自然界中转山,我就在国家图书馆里再转转书山吧。
在自然界中转山,转山而不迷失方向,随时知道自己所处的位置,明白“我在哪里”是很关键的。这一点,在书山里转也同样适用。
在自然界中转山,这条路通向哪里?那条路从哪里延伸到这里?在岔路处,我们常常会驻足或是在头脑里将前面这些问题在脑子里打几个圈,直到有了令自己信服的答案。这一点,在书山里转也同样会遇到。
在自然界中转山,走散的你可能会面临这样的困境,你无法准确地将“我在哪里”传递给希望知道“你在哪里”的同伴(或是援助者等)。这一点,在书山里转也同样存在这样的困境。
在自然界中转山,在岔路处,由于时间等的限制,通常我们一次只能选择一条岔路行走(实践或出走),但心中却会将岔路中的其它路径留待下一次(或下一个课题)去探个究竟。这一点,在书山里转也同样会有这样的选择。
当然,两者(自然界中的转山和图书馆里的转书山)之间相似的地方还可以有很多,当然两者之间不同之处也可以举出个一、二、三或四点来。或者,两者相似或是不同的地方,不同的人(即使是相同的人在不同的时间)可以以不同的方式进行表述。这些都是常见的现象。此外,上述现象,有些人会觉得太杂了,乱哄哄的;有些人会觉得太精彩了,多热闹呀。
无论你是喜欢热闹还是向往宁静,也无论你是希望再次来转此山还是仅此一次转此山,自然界中的山,图书馆里的书山,他都在哪里,这却是实在的。当然,山转多了,总有一些你特别喜欢的出走线路。书山转多了,也有一些你特别想分享的图书。
今天的分享
今天(2013年7月7日)是周日,此时(12:20)想与你分享的图书有三:
一是成书于公元前326年的《政治学》(亚里士多德著);
(由于时间关系,分享理由就省略了吧。此外,分享并不代表分享人赞同所分享书目中的观点)
更广泛的自然或社会
自然科学,或者自然是一本书;
社会科学,或者社会是一本书。
于自然而言,我们将一如既往地带着敬畏之心去转山,并在此过程中获取方方面面的知识(含幸福和快乐)。
于社会而言,我们也将一如既往地带着敬畏之心去转山,并在此过程中获取方方面面的知识(含幸福和快乐)。
更长远的时间或更广阔的空间
某日(比如2013年7月6日周六)我们没有在一起转山?
于更长远的时间或更广阔的空间而言,这是一个问题吗?
嗯,又到了收笔的时候
人们常说,知足常乐。亚里士多德在《政治学》里表达了这样一个观点:自足成(城)邦。
经历过2013年7月6日的我们,我们是否可以这样说:“知足常转山”(无论这个山是处于自然界中的山,也无论这个山是处于图书馆里的书山)。
或许,不久的将来,《水晶交互(含水晶物池)》项目正式运营的时候,我想是时候了,可以在“知足常转山”之后添上一句“自足在水晶”。
2013年7月7日12:55收笔于中国国家图书馆四楼数学共享空间121号机位的电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