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的第二天,按照课题的要求,前往易县城西的清西陵。我们到达清西陵的慕陵时,恰好是约定的集合时间。
今天天气不错,空气特别新鲜,不经意做了几次的深呼吸,感觉好极了。
慕陵埋葬的是道光皇帝,陵区没有神功圣德碑,规模比较小。在穆陵旁的几棵松树下,集合,清点人数后,开始向昌陵进发。在陵区的旅游路线行走,不敢走的太快,路中间的雪已经成了冰,路旁的积雪大部分还保持着原样。在走上坡路和下坡路时候,更是小心翼翼。大约3公里的路程,到了昌西陵,是仁宗嘉庆皇帝的孝和睿皇后的陵墓,印象最深的是有回音壁,听说全国只有两处。 没有做停留,向东经过西陵中心小学,眼前的松树越来越多,透过林间的空隙,看到红墙黄瓦,昌陵出现了。嘉庆的昌陵,修的中规中矩,这座陵和别的陵最大的不同时,隆恩殿里的地面是天然的紫花石,而别的陵寝都是金砖。我们把泰陵做为了行进的重点,来到泰陵的最南端,我们依次走过石牌坊、大红门、具服殿、大碑楼、七孔桥、望柱、石像生、龙风门、三路三孔桥、小碑亭等建筑。一路走来, 诺大的泰陵,只能感觉到冷清,除了我们一行人,只看到五六个游客。那些被践踏的破损地砖和脚下叽喳作响的残雪仿佛在诉说历史沧桑巨变的无奈。泰陵的建筑规模最大,也最宏伟,从这些建筑上,你能感受得到一个王朝的兴盛与衰败。
从泰陵东行,沿着小路,来到泰陵东偏北的忠义村,在一个农家院落脚时,已是12:30了。
品尝了农家院的美食后,原本计划要爬的蜘蛛山,改爬泰陵西侧的二道沟的土梁。其实我们就是围着二道沟这个村走了一圈,出来一看,是昌陵的小碑亭的东北角。
向西行走在昌陵的小路上,只碰到一个卖糖葫芦的买卖人,流浪是牛买了几个,给小同学们分了。一个买卖人,一行游客,在昌陵面前,更衬出王朝的落寞。
车行驶在回城的路上,仍能隐隐约约看到那一片片红墙黄瓦,掩映在苍松翠柏和群山的怀抱中,东方的华盖山,象在向我倾诉着那一段沉重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