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期待,期待有人在居住所在地开题,以便就近入学。终于,机会来了,感谢伟大的小胖子老师,开题出走丝绸厂——张家滩——盐矿。心中暗喜,并游说两个爱好徒步的同事加入出走社。事情往往出乎意料之外,谁知这个美好的周日却要上班。年底了,上上下下都在搞总结,检查计划完成情况,我总结来总结去,工作计划完成率还是100%,可自己的出走计划却大打折扣,加入出走社几个月,居然还是一名一年级小学生。于是,断然决定星期日轮休,就近入学的机会不容错过。呵呵,报名啦。
10:10分在丝绸厂和小胖子老师汇合,出走正式开始,途经鸡山山坳处的垃圾厂时,远望大旗山,郁郁葱葱,墨绿的锥形山尖傲立群峰,甚是养眼。我们沿大旗山半山腰的村村通一直前行至大旗村村部,然后沿乡间小路至尚未完工的二广高速之东常高速段的一个地下通道。穿过地下通道至道水岸边直线距离不足2km,可地貌变得复杂起来,并且没有明显的路痕,这时候只能凭感觉和经验探索开路了。走着走着,一会儿低山,一会儿丘陵,一会儿水面,一会儿岗地,一会儿草原,可就是望不到道水的踪影,隐隐约约感觉到这弹丸之地神秘莫测,特别是山坳的一潭碧水,再看碧水边那原始低矮的毛草屋,幽静中好似会蹦出一绝世高人——有如老玩童周伯通,亦或飘出一鹤发童颜的仙人,指点迷津。未见仙人的指点迷津,还是小胖子老师功课深,超强的方向感让我们走向道水90°拐弯处,豁然开朗,张家滩大桥立于道水之上,道水边成群的牛羊悠闲自在,我们忍不住要与牛羊来个亲密接触,可这滩涂地形破碎,稀泥软土,冲谷坳沟多,真是苦了小胖子脚上那崭新洁白的徒步鞋啊。
上岸就是张家滩镇,栉次邻比的街道和楼房,超市、餐馆、网吧、。。。。。。城市元素样样齐全,唯一区别的标志就是每家每户门前晒着雪白的棉花——当季农作物。
我们过张家滩大桥后沿道水往北,道水水面不宽、平静如湖,很难分辨出水流方向。两岸地貌炯异,东岸是隶属津市的岗地——大旗山余脉,西岸是隶属澧县的平原——澧南平原。一路走过,领略不一样的田园风光,享受着大自然赐予的神奇和妩媚。然而,行走并非总是诗意,当走到一个并非渡口的地方坐小渔船过河到牛头山脚下时,看到纯朴憨厚的渔夫,穿着沾满湿泥的简易防水背带裤,满脸风霜,突然有种沧桑的感觉,想起苏东坡那句“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不禁感慨万端。
仰望牛头山,似乎无路可上。于是,我们沿着陡峭的黄土坡慢慢爬行,手脚并用,偶尔有较小的根枝可抓,但几乎没有树木草丛。终于到半山腰了,回头一望,真是“极目楚天舒”,辽阔的澧南平原,像绿丝带一样的道水,悠闲的白羊黄牛,白墙红瓦的楼房,还有那自豪的渔夫和他们的小船,这样一幅和谐优美的大自然图画,一览无余,尽收眼底。突然觉得刚才的沧桑感慨,似是无病呻吟,那吃的是草挤出来的是牛奶的叫嚣者,谁敢说他不幸福?那麦田里的最后一个守望者,谁能说他不幸福?那小舟上勤劳善良而自豪的渔夫,难道就可说他不幸福?一如我们出走,迎着风雨,跋山涉水,依然快乐无比。
接下来是一片野树林,手指粗的树干,光秃秃的,像迷宫一样无规则,但用手掰掰就可穿过去。之后是一片荆棘刺蓬,这是最艰难的一段,因为没戴手套,手指两处被刺。穿过刺蓬就到山顶了,山顶是一片高大的松树林,地面是一层层厚厚的松针,似柔软的地毯。茫茫的松树林,没有下山的路,也看不到外面的风景。我们是从牛头山西边上来的,试图从东边下山。往下走一段后居然有一荒地,荒地周围居然没有路,看来这地荒废的时间还真不短。后来是一片葱茏茂密、低矮细小的竹林,竹林旁终于找到下山的路了,沿路下山,到达东常高速澧水特大桥的桥头,挖掘机正在拼命地破坏牛头山的生态环境,原来的半山腰变成现在的山脚了。横穿在建的高速公路,进入关山村境地,沿着熟悉的土路,经关山村、烟山村、卢家峪,到达湘澧盐矿,出走结束。
哑剧后,一个人又沿孟姜女大道徒步回家,已是18点多了。一路上,思绪万千,真希望小胖子老师在津市乃至常德发展壮大出走社,就近入学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