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9日出走青龙桥-清河汉城遗址-清河桥

  • xulaoshi 2012年6月04日
    集合时间:2012-06-09 09:00
    解散时间:2012-06-09 12:00
    报名截止:2012-06-09 08:59
    开始地区:北京市海淀区
    集合地点:331青龙桥车站
    课题属性:访古
    徒步里程:11公里
    累计上升:63米
    课题强度:撮氏15
    课题名额:8
    年龄限制:≥12
    嘉宾报名延时:100小时
    人均费用: 2元
    物资装备:胸卡 结实的鞋 水1升 饭0顿 /
    课题状态:已结题 (查看实际情形)
    【路线分析】

    本课题走清河之一段,并探访汉代古城遗迹。

    【进程估算】

    09:00  青龙桥

    10:30  朱房村汉城遗址

    12:00  清河桥

     

    【补充事项】

    网上相关资料:

    (1)清河汉城遗址
           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海淀区东升乡朱房村。20世纪50年代共进行过5次发掘,较为重要的是1954年、1955年和1958年3次发掘,出土大量兵器、农具。城平面呈正方形,东临朱房村,南临清河,南北向,边长约500米,周长约2 000米。城垣保存完整的仅西南角,由西南角向北断续保留115米左右,由西南角向东一线完整保存150米左右。东南角濒河,特别隆起,上有一近代墓葬,保存了城角基点,东面隆起,为城垣基的残迹。北面及东北、西北两角无存,部分城基夯土仍保存。城基宽达11.85米、夯土残高3.15米、顶残宽1.4米。夯土层厚薄不一,最厚的20厘米,最薄的10厘米。夯窝直径6~7.5厘米。夯土内含遗物有夹砂粗红陶片、夹砂粗灰陶片、泥质红陶片、泥质灰陶片4种。前2种是北京地区典型的战国时代或战国以前的遗存,后2种是战国时代的遗存。城垣断崖处有柱洞3个,洞内残存大量木炭,似木桩遗痕。1954年发现汉代铜铁冶坊遗址1处。其炼炉已不完整,有铜、铁炉渣,残碎的炼炉壁,铜镞等,还有汉绳纹砖砌的残墙1堵。在其附近清理出铁刀、剑、戟、锄、铲、缨、镜、车轴瓦等铁兵器和农具。在城东北角发现汉代陶井10余座,井底均有高领罐及五铢钱等,陶井圈外壁印有绳纹,内壁为卷云纹。城内有大量汉代筒瓦、板瓦和瓦当,瓦当花纹有卷云纹、“卐”字纹和“千秋万岁”篆体字。地下埋有整行的墙基和房基。

    (2)朱房村

          据史料记载:明代设有光禄寺,主要掌管祭享、宴劳、酒醴、膳差之事。明万历年间编著的《明会典》中记载:“令……清河猪房现养花猪、黑猪,照旧听光禄寺取用”。故猪房村在明朝时是专门为皇宫饲养猪的地方,以用于各种祭祀活动。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出版的《京师五城坊巷胡同集》中也称“猪房”。据传,当年的猪房占地十余亩,建有数十间猪舍,有十余位太监在此养猪。当宫中有祭祀等活动时,便派人将宰杀好的猪肉、猪头或整只猪奉送到宫里。大约在崇祯年间“猪房”被取消,而附近逐渐形成的村落称“猪房”,清末时谐音为“朱房”。

    (3)清河镇

          清河镇金朝称清河馆,元朝称清河社,明朝称清河店、清河铺、清河社、清河村。宋、辽交战时,杨家将曾与辽兵大战城北高梁河,交战时辽兵的大本营就在今天的清河。元朝末年明将徐达和燕王朱棣带兵打到了元大都城下,元顺帝妥帖睦尔于1341年仓皇出逃,带领十八骑人马就是从清河桥上,如丧家犬般逃回了蒙古老家。三是明末皇太极带兵打到了北京城下,明兵部尚书卢象升率领明军与其展开了激战,主战场就在清河至沙河一线。四是明末李自成的农民起义军攻破居庸关后,大军直指明崇祯皇帝的大本营北京城,在进军北京的途中,曾在清河扎营,这也是清河小营的由来。

          《京师五城坊巷胡同集》称“清河南北”。是以清河为界分为南镇和北镇。清高宗弘历做《清河道中》诗:“始发清河道,将为塞上行。看山青觉近,问路景如新。”旧属昌平县。1949年底成立清河镇人民政府。1952年8月划归北京市第十三区,即后来的海淀区。镇上原有一条路,四条街和四条胡同。一条路即毛纺路,原是一条五米左右宽的人行路,1986年拓宽成十七米宽的柏油路,东与昌平路相接,西至清河毛纺厂。四条街是:东后街、清河大街、西后街和南大街。1949的依次改为一街、二街、三街、四街。一街呈“Z”形,东与昌平路相接,中与两街相交;二街在镇中心,南北走向,是清河镇的主要街道;三街原是一条水沟,1982年将明沟改为暗沟,改建成三米宽的柏油路,南北走向,南与双清路相连,北与二街相通。四条胡同即:蒋家胡同,石虎胡同、盐店胡同和豆腐胡同。这些胡同经拆迁已面目全非。

    (4)清河桥和清真寺

          清河镇南原有一座石拱桥,名广济桥,又称清河桥。建于明永乐十四年(1416),南北走向,桥长四十八点零四米,宽十二点四六米,是明代都城通往西北边关和明帝陵必经之桥。1983年将清河裁弯取直,把桥拆迁至清河南的小月河上,改为东西走向,1984年修复。此桥是北京地区仅存的五座古桥之一,属高级保护文物。二街的清真寺,建于清乾隆年间清河南岸(今四街),因地势低洼,每年夏季河水上涨,四周积水,影响教徒做礼拜,光绪二十七年(1901)该寺迁至今址。大殿为十字式重檐六角望月楼型,造型独特。“文革”中,遭到严重破坏,1980年进行修葺,现已开放。


     

    【风险声明】


    1、开题人所提交的计划中所涉及的所有信息,均有明确来源,非开题人臆造,但开题人无法一一核实材料的准确性,因此不为材料的准确性背书。
    2、开题人所设计之路线及行程,均为估算或前人实践之产物,本人并不保证可以准确无误地将其在现场还原,其强度不超过普通人的平均体力能够承受的范围,但不保证每个人都能够承受。
    3、开题人不对本次出走区域之景色、饮食、民风等因素作任何积极的承诺,也希望分担此课题者谅解并包容任何这方面的缺憾。
    4、开题人不承诺该路线能够绝对避免局部的、不可预知的险境,不承诺绝对不发生意外人身伤害,这些人身伤害甚至可能是致命的。
    5、开题人已将所掌握的所有课题信息公之于众,报名者均视为已充分掌握所有已公布的信息,在拥有的信息量方面,所有课题组成员是对等的,开题人没有任何信息优势,不存在信息不对称的现象。
    6、开题人不主动邀请也不挑选任何具体的课题组成员,任何成员都是在主动、自愿、自决的前提下参与课题。
    7、开题人没有借此课题营利或满足权力欲等动机,开题人对任何课题组成员均不拥有强制力和其他特权。
    8、课题组成员有相互扶助相互支持互相提醒的义务,应无保留地付出自己的热心、知识、特长和其他资源来保证课题的顺利实施。
    9、万一课题实施中出现意外,由整个课题组共担风险,包括可能出现的法律风险,开题人与同行者承担相等的义务。
    10、请在确认自己在体力、心理、经验、知识各方面有充分准备的前提下报名。
    11、所有报名者均视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所有报名者均视为同意上述条款。

    课题名单(7人,电话仅对开题人和本人完整显示):

  • 荷包

    谢谢米格,嘻嘻,给我普法了,可是课题结束报名之前,开题人是有权修改课题的吧,那个,留言什么的不也可以作为参考吗?

    2012年6月08日
  • 米格21

    荷包:嗯嗯嗯,那个,那个,私下联系开题人修改,这个,这个是不被允许的。----貌似俺上次和阿混出走的时候犯了这一条,以后一定会注意,所以这次才会有此提议。希望能引起有关部门重视,从善如流,修改为盼。

    2012年6月07日
  • 荷包

    米格的突发奇想我也觉得很好,或者,可以联系开题人修改课题,增加人数,也很好

    2012年6月07日
  • 米格21

    突发奇想:以后课题里面是否可以增加一个选项,就是在报名已满的情况下,还想要参加的人可以选择关注或者别的什么方式,当有已经报名的人在课题报名期限截止前退出的话,那些选择了关注的人就可以在登陆网站时得到通知及时报名。是否可行?麻烦社里考虑一下。

    2012年6月06日